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412

分节阅读 412(1/2)

目录

d语气已经轻柔了起来,面对这么一个任劳任怨,还全心全意为他着想的女子,张正书真的硬不起心肠来。

“我爹爹他他思念家乡,想近日回老家一趟”

郑月娥吞吞吐吐的把情况一说,张正书就明白了。

原来,郑时弼想家了,或者说是想落叶归根了。也是,这么一个老人家,临老了才家破人亡,已经很惨了。再辛苦把郑月娥拉扯大,郑时弼可谓是老态龙钟。人老了,就想着从前的事,哪怕回去看一看老家,也是好的。

“这事简单,我立即安排四轮马车,让郑老伯路上轻鬆一些。对了,我再给郑老伯五十贯钱,让他能在路上花销”张正书知道,郑时弼是从新郑县逃亡过来的,一路上也不算紧,花钱是必须的。

“小官人,这钱太多了,奴家不能要”

郑月娥脸都红了,她连连摆手说道。

“有甚么不能要的,这是你们应得的。”张正书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说道:“我都没感激你把京华报社撑起来呢,这些钱算是给你们的奖金吧”

然而,张正书这亲昵的举动,让郑月娥的身子都僵直了,就好像被人点了穴一样,甚至还“嘤咛”了一声。

张正书都吓到了,他没想到郑月娥的身体居然这么敏感

“那个我不是故意的”张正书都语无伦次了,他这动作就好像是上级对下级的鼓励,在后世那是很寻常的事,可放到宋朝,那就不简单了。这简直是在调戏良家妇女啊,张正书这会心道:完了,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更要命的是,后面传来了一声冷哼

张正书哪里能不熟悉这声音,不用回头看,都知道是曾瑾菡

“那个姝儿,我说这是误会,误会,你信吗”

张正书可怜兮兮地扭头说道,“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没有其他意思的,就是姝儿,姝儿,你听我解释啊”

“小官人,你也太孟浪了”

郑月娥怔怔地瞧着张正书追上去的背影,心道:“如果你想的话,奴家奴家从了便是,但你这样,让奴家好生难堪呐”

幸好周遭没有其余的人,也就是彩袖把这事瞧在了眼中罢了。郑月娥越想越是羞赧,忍不住捂着脸,一路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听着自己“砰砰”跳动的心声,忍不住一阵幻想。

“姝儿,你开开门啊,我有事对你说”

这会,张正书的后院失火了,悲剧地被挡在门外,进都进不去。

“小官人,小娘子身体不适,已经睡下了,你今晚睡书房吧”

彩袖毫无感情地声音传出来,让张正书有种很不祥的预感。

“姝儿,有话好好说嘛,夫妻间有什么不能说的”

“姝儿,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姝儿,你给我机会解释行不行”

第九百一十四章:治理地方

倒不是说曾瑾菡是真的恼了,只不过是夫妻间的耍花枪罢了。这不,张正书的态度一正确,曾瑾菡就心软了,让彩袖开启了房门,放了张正书进来。

先是把情况解释了一遍,再花言巧语哄了几句,曾瑾菡就回心转意了:“果真如此”

“真的就是这样,我都是做县令的人了,能骗你吗”

张正书拍着胸脯保证道,果然转移了曾瑾菡的注意。

“做县令这是怎生回事”曾瑾菡讶然问道,她怎么会不明白“县令”代表着什么

把今天面圣的事情一说,曾瑾菡立即把那些不快抛诸脑后了:“郎君,你是说,你要做县令了”

“你咋这般高兴呢”张正书傻眼了,“我都要郁闷死了,这管理一个县啊,哪怕不大,人口也不算多,可到底是一个县呐,什么都要我管,什么都要我一肩挑了,这都愁死了,你还乐”

“怎能不乐”曾瑾菡笑逐颜开地说道,“郎君,这可是文官呐”

“文官又咋了,你还以为我能陞官呐”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那群文官们,会把我当成同类吗用脑袋想想都知道,他们根本不会拿正眼瞧我的”这是实话,且不说张正书的出身,又不是进士,也没有赐同进士出身,就连风评都是“不学无术”的,那些文官会把他当做同一类人吗这么说好了,这进士出身,就好比后世的文凭,那是存在的鄙视链的。比如博士瞧不上研究生,研究生瞧不起本科的,重点本科的瞧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瞧不起大专的一样的道理,这进士前一百名,瞧不起后面的,更别说赐同进士出身了。

张正书连“进士”的头衔都没混到,怎么得到文官阶级的认同

再说到文采,张正书是公认的“不学无术”,是被文官嗤之以鼻的,怎么会认可这样的人是他们的同类

文不成,武不就的张正书,注定是官场的孤独者,曾瑾菡还笑,确实不太适合了。

“郎君啊,别管其他甚么,做了县令就好。”曾瑾菡憧憬地说道,“官家给了你权力,在李县里,你就是一手遮天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得想想看,我被多少人盯着啊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弹劾了”

张正书烦着呢,这会赵煦没“死”成,也不知寿命几何了。

赵煦在的时候能保住他,可要是赵煦不在了呢

曾瑾菡有点恨铁不成钢了:“郎君,你怎么这么想啊,这做官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再说了,你若是让治下子民都交口称讚,谁人能动你”

张正书一愣,想了想,倒是这个理。

“唉,若是官场如此简单,那就好了。”张正书郁闷地说道,“有时候不是你去惹事,而是别人给你惹事。一旦摊上事,事情就大发了”张正书说的是历史上各种官场倾轧事件,别人处心积虑对付你,你再有能耐也是避不开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再加上张正书的各种施政理念与宋朝格格不入,想要炮制把柄,那太容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