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84

分节阅读 384(1/2)

目录

d跳出来。事已至此,吕娘再劝也是没用的了。因为不给李师师赎身,那她可以拒绝接客,把自己关在闺房之中。吕娘用强,也是无法得逞的。换而言之,李师师可以自己扼杀自己的“前途”,以此来要挟吕娘的“钱途”。

到了吕娘这个年纪,又是娼籍出身,已经没有心思再往其他方面想了,只想赚够养老的钱。

至于百年归老后谁送终

吕娘都不会想这个问题,因为她都闹不准那会是谁在身边了。反正谁在身边,这钱就留给谁吧这会啊,趁着还有资源,多赚些是一些。

“这女大啊不中留,小官人,日后你可得好好待师师,她是个极好的小娘子。”吕娘有点落寞,培养了这么些年,说没感情那是假话。“钱的话,奴家也不多要,就十万贯吧”

张正书倒是有点惊讶了,他在商言商,已经习惯了讨价还价的套路。不曾想,这老鸨居然讲起情义来了,这都是什么世道啊这是

“这样吧,吕娘,多谢你的成全,不管你要不要,休闲会所里我永远给你留着十万贯入三成股的约定。若是你不入股,我就每年送你百分之五的红利。当然了啊,如果你入股了,这红利就没了。”张正书的想法是,既然吕娘对李师师有养育之恩,那么给点钱她养老也是应该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吕娘也很意外,像是第一天认识张正书似的:“小官人果真是变了个模样一般,那奴家就却之不恭了。”

这就是吕娘的厉害之处,明知事不可为,她绝不会强求。但如果别人送上门来让她赚钱,她也是不会拒绝的。

张正书很有信心,如果她见识到了休闲会所的厉害,第二年保管就入股了。

峰回路转的谈判,让张正书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末了还征求了李师师的意见,她自愿留在和乐楼,等休闲会所建成之后,她才过去。吕娘也摸不着头脑了,按理说李师师该迫不及待要做张正书的侍妾了,立马跟着回家才是,怎么好吧,吕娘猜想,是张正书那边搞不掂。

确实,张正书在回家的路上,就头疼这个问题了。

该怎么说呢

有道是“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曾瑾菡那么聪明,说不定已经猜到了

“头疼呐”

张正书捂着脑袋,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活该”系统这会幸灾乐祸了,“还想学人家三妻四妾,这回头疼了吧”

“没你的事,滚蛋”

张正书正烦着呢,这种事系统也是帮不上忙的。“只好赌一赌了,跟姝儿说实情了吧,最多最多给她打一顿消消气”

正思考间呢,张正书已经回到“京华报社”了。他这一回来,不得了,整个“京华报社”都鸡飞狗跳的。没办法啊,小官人从一大早就出门了,说是进宫面圣,这会天都黑了,都吃过晚饭了,小官人还没回转,指不定出了什么意外呢

张正书自个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不意外。

很快,就有家仆过来,给他端上还热着的饭菜,曾瑾菡也得了消息,来到了偏厅,看着正在吃饭的张正书,笑眯眯地坐了下来,半天没说话。

张正书心里有鬼啊,感觉不对劲了,只能闷声扒饭。

“郎君,吃菜啊,怎么干吃饭”

温柔的声音传来,让张正书差点没噎着。坏事了,曾瑾菡要是用这等语气说话,证明她已经知道是什么事情了。“还好,我本来就打算说真话的。”张正书都佩服自己,这辈子的聪明才智,全都用在这上面了。

曾瑾菡温柔地盛过一碗汤来:“郎君,羹汤在这,小心烫嘴”

张正书还噎着呢,接过羹汤喝了一口之后,才算是把一口气给理顺了。

“姝儿,我有话对你说。”

张正书很坚决地说了这句话,“我今天犯错误了。”

“我也有话对你说。”曾瑾菡很平静,张正书却慌了。

第八百五十二章:背黑锅

“要不你先说只要你不离开我,什么事我都能答应你”张正书是真的喜欢曾瑾菡,他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渣男,怎么心这么博爱。但是,此爱不同彼爱,张正书对曾瑾菡是一种灵魂伴侣一样的感情,和李师师的互相欣赏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如果这世间有谁最懂张正书,那定是曾瑾菡无疑了。对于这样的一位妻子,张正书爱她,敬她,怜她,想护着她,保着她,永远不让她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但是,张正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曾瑾菡倒是奇怪了:“我为啥要离开郎君啊是因为郎君答应官家出仕的事么”

“嗯”

张正书的脑筋转了一下,这剧本好像不对劲啊难道赵煦那小子,这么快就派人来宣旨了不成

很不幸,张正书猜中了,赵煦就怕夜长梦多。毕竟赵煦也怕啊,怕张正书这小子不受控制。要知道,五百万贯在张正书手中拿捏着呢,赵煦再怎么信任一个人,也不值当五百万贯吧

所以,招安,是赵煦唯一的手段,也是张正书不得不屈服的手段。

虽然张正书一直认为,做了商人就不要碰权力。钱和权这两样东西,就好比火药之于火,碰上了肯定是山崩地裂的。奈何,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张正书,没有一个大商贾,是能脱离得了政治的,或多或少,你都要被卷进这个漩涡之中。你不主动出击,那么别人就出击打你。待得把你打得半死,好,可以瓜分钱财了。

这样的人少吗

不少,相反还多得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元末明初的沈万三了。沈万三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吗并没有,相反,沈万三还是个老好人,相传南京建城,沈万三出了三分之一钱银呢。但朱元璋为啥要把他发配充军呢说白了一句话,沈万三这头肥羊有点不听话迹象了,还牵扯到了蓝玉“造反”案之中,朱元璋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啊

一样的道理,还有历史上螨清一朝的胡雪岩,厉害吧红顶商人呐那是,结果呢被革职抄家了。为啥呢因为胡雪岩太风光,同僚眼红了,对他的钱庄开始挤兑,还受到洋人的欺压,最后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