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74

分节阅读 374(2/2)

目录

到了后来,高丽终于出兵了,越过千里长城,征讨女真,占领曷懒甸之地,修筑东北九城,但因不堪女真的反扑与骚扰,最后还是将九城归还女真。再后来,辽金大战爆发,高丽趁机发财,夺取保州,改名义州,至此高丽的疆域抵达鸭绿江。

这就是高丽和女真的关系,说不上血海深仇,但也摩擦不断。

对了,这里得说说高丽也学着汉人建起了千里长城,只不过当初是和契丹交恶,才匆匆忙忙修筑起来的,怕契丹人打过来。但后面嘛,高丽忍让了,所以这千里长城也没啥作用。不过嘛,也正是有这千里长城的存在,女真才没狠下心来灭了高丽。一是长城难打,二是高丽也没啥资源可以贪图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张正书说高丽有玉石,宋人还特别喜欢。

现在女真缺人,缺钱,缺粮食,什么都缺,怎么可能不打高丽的主意

要知道,高丽也就一个小国,比起辽国、宋朝来太容易对付了。如果能把高丽的玉石资源,变成钱粮,穷疯了的女真人是很愿意的

“呵,小官人,你可真狠”

周铭对高丽还是挺有好感的,最起码高丽是唯一一个仰慕中原,且历来奉行交好宋朝的政策,算得上是一个还不错的隔海相望的邻居。

但张正书却不这么看,高丽现在人畜无害,是因为它没有人畜有害的本钱。

野心这东西,到底和实力有关。要是宋朝这会武力足够,早就把西夏打下来了,还用得着和西夏对峙就是因为后力不继,才只能和西夏耗着。不过耗着有耗着的好处,最起码钝刀子割肉,人也更疼。

“这算得了什么”

张正书不以为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他们打生打死,对大宋有好处。”

“也对。”其实,周铭对大宋也没啥归属感,他还记得很清楚,如果不是朝廷无能,他又怎么会沦落成孤儿但为了报答张家的恩情,张正书说要帮大宋,他也就照做了。

听出了周铭的敷衍,张正书也不勉强。归属感这个东西难以说得清楚,说实话张正书也对宋朝没有多少感觉,只不过他觉得宋朝的百姓是无辜的。勤劳善良的汉人,不应该被异族这么糟践。“尽快去做吧,我怕女真崛起太快了”

没错,女真人崛起太快是不符合宋朝利益的。

宋朝现在需要时间消化一下从西夏那里获得的利益,同时积蓄力量,准备一举灭掉西夏。

当然了,这是张正书的一厢情愿,至于赵煦是不是这么想的,张正书就不知道了。甚至赵煦的意志,也不是宋朝唯一的。如果满朝文武都反对,赵煦也不可能乾坤独断。

“小官人,那交趾”

周铭欲言又止,他是知道的,张正书最恨的就是背后捅刀子的交趾人了。

张正书皱了皱眉,说道:“交趾又不安分了”

“倒不是,李乾德此人对儒家极为推崇,并不打算兴刀兵。但是,交趾国内有人叫嚣着让大宋付出代价”周铭也觉得好笑,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张正书冷冷一笑,他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大抵上是因为宋朝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也是,谁叫之前是交趾入侵的宋朝呢后来叫宋朝打怕了,才不敢吱声。

“这也好办,让大理国去制衡交趾吧。”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大理和交趾恩怨颇多,虽然大理国尊崇佛教,但我观那大理国,也不是完全没有野心的。”这是实话,如果没有刀兵,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存在呢

“小官人,你可真的是坏啊”

周铭也知道张正书的风格,忍不住笑道。

张正书却叹了一声:“如果大宋的武力强悍,我用得着这么费心思一路碾压过去就是了,还需要什么阴谋诡计任何计策,在绝对力量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张正书想到的,却是萌古人横扫欧亚的威风,在灭了宋朝的途中,还顺手灭了好几个国家,其中就包括大理。

至于萌古为什么不打交趾很简单,因为交趾密林丛生,萌古人根本进不去。

直到明朝明成祖朱棣时,交趾不听话了,明朝就把交趾收归版图了。再后来,因为路途遥远,管理不到,交趾又脱离了中原的统治。可以说,交趾一国和中原牵扯太多,张正书是早就念念不忘了。

不曾想,他一句感慨,却让周铭沉默了起来。

说实在的,大宋孱弱,感触最深的就是周铭这种走私商贾了。

在边境上,异族肆意地欺辱,让这些宋朝商贾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好几次,周铭都是死里逃生的。这样的宋朝,早就让周铭失望透了。这也是为什么周铭对大宋朝廷不感冒的原因,实在是喜欢不起来啊如果宋朝实力够强,好像汉唐那样,这些异族人敢这么对他们

也正是因为几次的死里逃生,周铭才会变得如此腹黑,以及精通各种化妆潜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黑客”的头头。

“好了,这种事不是你我能操心的,我们挑动各方混战,不过是想让我们的货物卖得更多些罢了。这样一来,我们就更有利润可图了。”张正书见周铭的脸色不对,连忙安慰道。

第八百三十一章:养马场

这是实话,周铭也是走私惯了的,他自然知道发战争财是多么轻松愉快的一件事。

当然了,前提是自己有能力去做这种事,不然的话,只会成了散财童子。这时候,有渠道走私的,那就成香饽饽了。可以说,周铭早就了解到了这方面,这几年来一直在致力打通这个发“战争财”的渠道。可惜的是,因为宋夏战争开启,周铭原先想“资敌”的,但被张正书否决了。要是这么做了,这和明末的晋商行为有什么区别都是在挖国家墙角,资敌做汉奸。

可以说,如果没有晋商资敌,明朝还亡不了这么快。

一样的道理,正因为周铭等人眼中只有金钱,没有国家,他们才会下意识地去发“战争财”。

事实上,“战争财”也不是不能发,但也要区分时候。比如女真和高丽打生打死,这就可以去发战争财了。要是大理和交趾发生冲突,这样的战争财也是可以发的。但是,身为宋人,却要在宋夏战争期间贩卖粮食给西夏,这就是明显资敌行为了。

周铭虽然对大宋没多少感觉,但既然张正书执意要帮大宋,他自然也只能支持了。

“小官人说的是”

周铭明显兴致不太高,张正书也明白的,白白失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