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1/2)

目录

d一个发财的机会,任谁都不会开心的。

“周铭啊,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区区夏国,能有多少经商价值且不说人口稀疏,地广人稀的,百姓还穷。而如果大宋把夏国拿下来了呢别的不说,如果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还愁赚不到钱吗”张正书知道拿下西夏的意义所在,不在于拿下河套,而在于打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这一条古老的黄金之路,虽然路上尸骸累累,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这条丝绸之路,中原王朝就失去了补充血液的来源。

这个血液,就是战马。

很多人都以为大宋没有养马地,所以才一直对外软弱的。其实不然,中原的战马,在宋以前大多是来自西域的良马混血而产下来的。这会宋朝并不缺马,甚至宋朝官员上朝也好,去点卯也罢,大多都是骑马的。当然了,也有一些年老的官员为了贪图享受而坐轿子。

四轮马车兴起之后,马匹突然又受欢迎了。

无他,因为四轮马车平稳,骏马能更大限度提高四轮马车的速度。

就好像后世的豪车一样,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车辆的价钱高低。好像什么跑车,绝对是比一般轿车要贵的。为何因为人家跑得快啊

一样的道理,你买得起四轮马车,却配不上一匹好马,这算什么事

因为市场的需要,民间自发起来养马的人就多了。其实养马并不算难,主要还是缺少动力罢了。张正书原本也以为,中原是没有养马之地的。殊不知,他一开始就错了。宋以前,战马都是在中原养的,也不见得比北方草原部落的马匹落后什么。反而因为经常喂养大豆等精饲料的缘故,爆发力反而更胜一筹。

到了宋朝,为什么就不能养马了呢

其一,是宋朝马匹没有经过优选优育,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其二,就是养马亏钱。亏钱的事谁做啊,哪怕是朝廷,也不想做了。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崇文抑武

没错,就是因为崇文抑武,宋朝才不想养那么多好马,万一被野心之辈拿来造反,那宋朝岂不是要很头疼出于种种顾虑,所以民间养马兴不起,官方养马又是得过且过的。这样的大宋有好马才怪了。其实,宋朝不是能不能养马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养马,会不会养马的问题。

就好像张正书自己在大名府那边圈了一个马场,也不大,只有区区百来亩薄地而已,还是丘陵地带,除了能种粟米之外,就只能长草了。可张正书愣是让周铭走私回来了苜蓿草,种牧草配合鼓动开封府百姓种植的大豆,仅仅一年时间,就得到了不少好马了虽然还只是小马驹,可前来预订的富贾巨绅,已经不计其数。

这也要归功于周铭,如果不是他有渠道,从辽国那里愣是搞来几匹没有阉割的蒙古马,甚至还有河曲马、西域马等等。数量也不多,大概就那么十几匹的模样。

经过了优选优育,总算是出了一点成果。

张正书估摸着,如果给他几年的时间,保不齐能弄成一个产马数千的大马场了。

虽然现在的马场还是亏钱在弄,可已经让人看到了曙光。

特别是枢密院麾下的安抚司,已经不止一次派人来沟通了,希望能引入良种马。

张正书的回答模棱两可,没办法啊,才刚刚得到一点种子,给朝廷养马场,这是糟蹋了好东西啊当然了,如果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西域良马还用愁吗

周铭自然不知道张正书的打算,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在周铭看来,宋朝有海贸就够了,得利不在丝绸之路之下。甚至海贸的风险,比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小多了。毕竟是近海航行,最大的危险就是触礁。可宋朝又有隔水密舱的技术,不怕触礁。瞧瞧后世发现的宋朝沉船,虽然略比历代要多,可对比起宋朝的出海比例就知道,这样的沉船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也许是看到了周铭的不在乎,张正书耐心地说道:“海贸是要发展的,但丝绸之路的得利,也不在海贸之下。西域有大小国数百,百姓数百上千万户,如此庞大的市场,是海贸所去不到的”

周铭总算是来了点兴趣了:“西域有这么多人”

“就算有出入,也差不了哪里去的。”

张正书算了算,西域各国加起来,应该也是有几千万人的,但到底是一千万还是九千万,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确实还算是有利可图”周铭盘算了一下,如果是这样的话,丝绸之路上贩卖丝绸,好像确实挺赚的

就在他们密谈的时候,门房又来禀报了:“小官人,不得了了,宫里又来人了”

第八百三十二章:花样作死

张正书和周铭对望一眼,大抵上都猜到是谁了:“他来作甚”

“不知道。”张正书哪里知道赵煦哪条筋抽了,又来找他啊不是开始建城了吗,进度也还可以啊,难道这也不符合赵煦的意思反正张正书是摸不清赵煦到底想干嘛了,感觉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像熊瞎子掰棒子一个,掰一个扔一个,就不会沉下心来做一件事。

“比我还不靠谱,这皇帝”

张正书心中吐槽了一声,但他也知道此刻不能多想了,连忙对周铭说道:“你且回避一下”

周铭也知道来人可能是皇城司真正的头,本着王不见王的原则,周铭肯定是要回避的。

刚刚让周铭回避了之后,张正书就迎了出去:“彭内官,这回你可不算稀客了,这几天你净往我这跑”

来人确实是彭元量,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你准备一下,跟咱家进宫”

“等等等等等”

张正书大惊失色:“卧槽,彭内官,你不会在开玩笑吧我还没子翤,你叫我进宫”

“嗯”

彭元量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毕竟宋朝说的进宫就是进宫的意思,可没有后世进宫当太监的意思。不过,结合张正书的表情和话语,彭元量也黑了脸:“张小员外,这并不好笑。是官家要见你,这两日官家龙体抱恙,且不能前来,才叫你进宫的”

“好吧”

只要不是做太监,张正书就放心了。

看着张正书松了一大口气,彭元量怎么心里就堵得慌呢

“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