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288

分节阅读 288(1/2)

目录

d以吧

“那你带我去找一处,能开造船作坊的土地,钱银少不了你的”张正书财大气粗地说道。

张正书这么一说,七巧玲珑心的曾瑾菡也立马会意了,心道:“郎君的念头转得可真快,这么快就想明白了,这造船作坊金贵,可建立一个造船作坊也不算甚么事。关键就是那些工匠,花费些钱银,自然能找来工匠”

牙人一听,还有生意做,也立刻来了精神:“小官人,不是我说,这杭州城里,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恰好,在钱塘县就有这么一块地,十分适合拿来做造船作坊的”

张正书自然不会相信,这些“黑中介”能把死人都说活,把一块平庸的地方夸成世间仅有,那不过是寻常之事罢了。

“带我们去看看”

听了张正书这话,牙人就知道张正书是很想买地了。至于买地来是做造船作坊,还是拿来建风月场所,这有他什么事

要知道,一般不想买的人,根本不会说出这句话的。这个牙人虽然年纪轻轻,但也是“老江湖”了,知道这事多半能成,立马殷勤度高了几分。之前,他还以为是富家公子哥,受了什么刺激,或者想学人家附庸风雅,造一艘船来威风威风。反正有钱人嘛,脑回路清奇,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这个牙人心中想着:“要想耍威风,学那隋炀帝么这个富家子真的是不知所谓不过嘛,能赚钱,随他了”

钱塘县,其实并不大。

说是一个县城,其实就是一个小城镇,连城墙都很低矮。也许是杭州人觉得,根本没有城防的必要。想想也是,像隋灭陈一样,渡过了长江天险,那就是无险可守了,一路平推过去,江山易色。那时候,别说什么高城深池了,再高的城池没有天险,在进攻方眼中不过是可以围困至死的死地罢了。

当然了,钱塘县没有高城深池,杭州城可是有的。要不然,正史上南宋就不会定都杭州了。

这个牙人腹诽着,又带着几分羡慕,带着张正书他们来到了钱塘江入海口前面的滩涂。

“小官人,你瞧见那处高地没,原先这里是一个脚店,只不过经营不善,垮了。那东家无奈,只能出售了。小官人,不是我说,你要建一个造船场,还不如建一处脚店哩。虽然此处不是市舶司附近,但如果价钱实惠,也能揽得不少客人的”

张正书倒是觉得好笑,这个牙人倒是好心,居然劝他做酒店生意。

不过也是,不管是哪个朝代,吃喝住行都是稳赚的。

但是,如果张正书只做吃喝住行,倒也不是不行。可他这么做,岂不是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了

“开脚店就不必了,我在汴京城都有一家。倒是你去问问,有哪家脚店也好,正店也罢,想学炒菜的,我可以免费教授。对了,忘了告诉你,在汴京城,这炒菜技术就是我传播出去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他知道一项技术不会传播得很快,即便是公开了炒菜的秘密,可也只是在北方流传开去而已。至于长江以南,还没那么快传播过来。

这个牙人倒是很惊讶,虽然他猜测张正书是一个富家子,却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大商贾。

要知道,能在汴梁城中开店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这个富家子还懂得炒菜,就是商贾子无疑了。可他为何要传授炒菜技术呢,留着自己用,赚大钱不好吗牙人暗中嘲笑张正书傻,要是他的话,是绝对不会把技术示人的,这可是能传儿传孙的吃饭技术啊

但是,他又怎么知道张正书的心思呢

炒菜技术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总是会被人窥知的。历史上到了南宋末年,炒菜已经通行全国了。

可见,即便张正书没有推广炒菜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炒菜技术还是会被传播出去的。张正书这么做,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罢了。后世证明,以中国人的吃货属性,炒菜技术的绝对不可或缺的。如果中国菜肴里少了炒菜,那做法起码会少了几十种之多

“做脚店生意,又怎么能赚大钱我做生意,都是要赚大钱的。”

张正书半真半假地说道,其实这也是他的实话。

只不过嘛,还有个原则,那就是除却高科技产业,张正书是不会做的。要是做了这些个行业,虽然能赚钱,但于国何益呢

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炉灶修

只有提升工业实力,提升大宋的科技水平,汉人才能保持对游牧民族的技术碾压。同时,通过提升科技水平,潜移默化改掉腐儒的偏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作坊经济成为大宋经济的主流,上层的代言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农耕经济虽然稳定,可又怎么能和工业经济相提并论

满朝诸公又不傻,有钱还不懂得去赚。

一旦朝廷有官员加入到作坊经济大潮之中,那他们的屁股自然就会歪向作坊东家那边的。只要有一,自然就有二。儒家嘛,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的。等他们品尝到作坊经济的好处时,谁剥夺他们的利益,他们肯定就会奋起反击的。如此一来,新的利益集团就形成了。

但现在,这个潮流还需要张正书去引导,所以他又怎么可能把精力放在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上面呢

即便是纺织业,张正书也要利用新的纺织机兴起纺织改革的潮流,更别说其他了。

“原来小官人是大善贾,倒是小的看走眼了”

这个牙人虚伪地奉承着,其实心中更加鄙夷了:“还不是想造一艘花里胡哨的船耍威风”

张正书当然不会在意他的吹捧了,什么看走眼张正书又不傻,会相信这种鬼话。他又没有特别低调穿着麻布衣裳出来,而且这身衣裳还是最贵的绸缎,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了。再加上身后还跟着几个“护卫”,怎么都不像普通人吧再说了,敢一开口就要买下一个造船作坊的,怎么看都不像是来消遣戏弄的人吧

“果然,这些黑中介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张正书心中也有点冷笑,虽然知道这些牙人也是为了混饭吃,但这种手段确实不太光鲜。其实,像林百间这样跟你实话实说的“牙人”,真的不多了。而且,林百间也算是坏了牙人的规矩,但这规矩坏得确实好,最起码把价格摆在了明处,你要就给钱,童叟无欺。

张正书更适应像后世的正规中介那样,或者像林百间这种亲自下场的卖方,满意了大家就直接谈价格。

像这样牙人之间不透明的交易,张正书实在有点适应不来。

不过,怎么样都好,反正买下这块地就不错了。

对于这块地,张正书还是很满意的。这里地处钱塘江出海口,虽然没有太过近海,但是河道还算深,能容得下大船下水。关键就是能容得下大船下水,没有这一条,是建不起造船作坊的。不同于其他海船,张正书要造的海船有大有小,最大的可能比寻常的海船大得多,要是位置不够,船怎么下水

“这块地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