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三神话(六)(1/2)
崇祯九年霜降,曲阜孔庙。
晨祭时惊雷劈裂至圣先师像,底座露出青铜卦盘。
衍圣公触碰卦爻时,七十七道沥青从《论语》刻碑渗出,在地面凝成逆五芒星。
张承宗率军赶到时,发现星图节点对应历代帝王祭孔日期,中央卦眼嵌着半枚玉琮——琮面阴刻腓尼基数字“1411”与“洪武元年”。
“禀大人,井中有异!”
亲兵指向庙前洙水河。
三十三具腐尸顺流而下,皆着宋儒衣冠,右手无名指胎记泛紫。
张承宗打捞尸身时,从袖袋抖出裹沥青的《孟子》残章,朱批小字写着:“天道即契约”。
...
而此时的马赛港,黎明时分。
审判官将青铜卦盘嵌入忏悔碑,碑面画像突然龟裂。
黑衣修士切开十名大学士装束的复制容器,脑浆在星图铁板凝出曲阜坐标。
羊首浮雕吐出混着朱熹的沥青,在地面勾出新版契约阵——“四书章句”与拉丁文《神曲》并列书写。
“让礼教成为门扉。”审判官用断剑挑起《论》残页,“通知羔羊,该换圣贤当钥匙了。”
视角转化到黄河龙门渡。
治河民工挖出刻汉文的青铜鼎。
鼎内惊现裹沥青的科举试卷。
与此同时的张承宗则是去剖开鼎耳,发现永乐年间铸造档案,监工签名处盖着诺曼底紫藻印记。
随军通译破译鼎文时,所有人都愣住了——“科举即献祭。”
张承宗要求将这个事情全部隐瞒。
...
而与此同时的子夜,河面浮出数具腐尸,皆穿历代状元袍服。
...
当地百姓捞起查看。
只见尸身胸腔内居然有秤砣仿制品,并且时不时发生共鸣。
其中有一件秤砣被送到当地保管处之后。居然在在夜空投射出星图网络。
诺曼底修道院。
黑衣修士用《集注》替换掉了经。
审判官将玉琮按入碑面星图,孔幻象从沥青中升起。
手中春秋笔点向东方向。
...
海面浮出刻汉文的青铜编钟,每口钟内壁都刻着举子名录。
“该换文脉当门轴了。”
审判官敲响编钟,数具腐尸破浪而出——皆持科举试卷化作的利刃。
应天府贡院。
现场突发地陷,露出洪武年封存的青铜砚台。
监考官触碰时暴毙,皮肤刻满沥青。
张承宗此刻赶到。
只见他劈开砚台,内部星图铁板竟与曲阜卦盘完全契合。
法兰西商馆暗室...
审判官将青铜砚台置于星图中央,墙面地图的沥青脉络化为经脉图。
黑衣修士切开容器,脑浆凝出新坐标:南昌白鹿洞书院。
“理学心性论是绝佳的契约载体。”审判官舔舐带墨香的沥青,“让阳明来当新门栓。”
庐山五老峰的樵夫发现崖壁渗出沥青,凿开后惊现书院遗址。
张承宗的死士深入洞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