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裤子都脱了,你说不能力挺?(2/2)
更别说是站在两国背后的西突厥和高句丽还不是兔子,而是会吃人的洪水猛兽。
他沉吟一瞬,转头看了一眼和李靖说得正起劲的李世民。
随即轻轻颔首:“可,还请辅机兄下值之后,等某同行。”
长孙无忌闻言,面上没有任何波澜,心里却是松了口气,毕竟他和柴绍的私交,一直都有些复杂。
说是为敌吧,也谈不上。
但两人同为外戚,关系也绝对算不上好,甚至还因为小一辈的事情,生过一些龃龉。
只能说是世事无常。
本来因为小辈闹了些不愉快的两人,现在又因为小辈同病相怜,不得不凑到一块儿商量办法。
两人达成一致,便安静下来,静静的听着李世民和李靖对于这场战事的部署。
......
......
同一时间,营州。
得益于水泥的烧制成功,柴令武也毫不犹豫的对营州的城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建。
没办法,不改也不行了。
因为这一个月时间,营州治下的百姓,基本都迁徙到了营州城内。
也就是说,原本只能容纳五六万人的营州城,人口突然暴增了两倍,变成了十多万人。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小小的营州城早就已经陷入了不堪重负的境地。
短短时间内,光是城内原本的居民,和从各地迁徙而来的百姓,爆发的二十人以上的大型冲突,就已经多达十几起。
小型冲突更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城中犯罪率,盗窃率更是直线飙升。
以至于柴令武不得不将正在操练的五千大军调出一千人,不间断的巡视城内外诸坊市,用来保持环境的安定。
好在裴行俭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倒也没有任由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
他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城中百姓分成了几波,对所有百姓进行了分批次的集中管理。
得益于裴行俭的以地域集中分管和连坐制度。
柴令武调拨起人手来,也还算得心应手。
而百姓们一头扎进劳作之中后,也没了精力去闹事犯罪或者找麻烦。
毕竟,修筑新城,也是个体力活。
是的,柴令武采用的加固营州城防的工事,是修筑新城。
他准备将营州传统的三里之城,扩建为六里,相当于将整座营州城,扩大四倍。
一来,是因为现在劳力足够,材料也足够。
二来,则是因为原本的营州城太过逼仄,城墙也过于低矮,没有修整加固的价值。
因此,他干脆在营州城外画出了一个框,准备先将新城的城墙建立起来,再在框里面进行细分类,修建新的坊市与道路。
至于原来的老城,就作为中心主城来用。
这么做,有三个好处。
一是可以为营州城多增加至少三道防御工事,让营州守军哪怕在新城城墙失守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新城区继续与敌人巷战,甚至巷战失败后,还能退入老城,继续与敌军对峙。
二是能够化解外来百姓与本土居民之间的矛盾,两者一者在外,一者在内,互不干扰,可以和谐共存。
三是为大唐东征高句丽做准备,将营州彻底打造为大唐东征高丽的桥头堡。
历史上,李世民征战高句丽,之所以没有一战功成。
除了是因为天气寒冷的主要原因之后,后勤跟不上,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若是柴令武能将营州建造为东出辽东的桥头堡,并依靠幽燕之地的粮食作为补给。
那么将来大唐再想东征的时候,后勤压力就会大大减小。
也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柴令武才萌生了在营州大干一场的念头。
......
距离营州城墙直线距离三里的地方,柴令武手持图纸,正在与裴行俭商议着什么。
而就在两人跟前不远处,无数的民夫,妇女,乃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与孩童,都在热火朝天的建造城墙。
此次柴令武修建的城墙,依旧是传统的夯土城墙。
用茅草与稀泥混在一起,再用樯杵夯实,最后在外立面加上砖石作为防护。
没办法,水泥的产量虽然大,烧制也简单。
但想要供应一座城,多少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只能紧着要紧的地方用,比如城墙外立面,比如民居的修建。
只不过,尽管柴令武此次建造的城墙依旧是使用夯土城墙的方式。
但其规格,却是远超寻常州县的规格,而是直接按照洛阳城墙的规格来的。
其中光是地基的宽度,便有六丈,高度更是达到五丈有余,周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四里。
如果建成,营州立马就会跻身辽东境内第一大城,第一坚城。
百姓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柴令武与裴行俭的商议也接近尾声。
裴行俭提着笔,在图纸上的方框里画出三横三纵,沉声道:“弟子还是以为,将外城划分为十二个坊市,粮仓增加到八个,更加便于管理。”
柴令武皱了皱眉,重新取来一张图纸,在纸上面画出两横两纵,淡淡道:“咱们这座城,终究是还是为战争而建立的,将外城划分为八个坊市,粮仓缩减到四个,虽然每个坊市聚集的百姓堕了,会管理成本会大幅上升,可在战时,却能大大减少指挥调度的压力。”
“是,弟子承认,减少坊市与粮商,的确能减少战时指挥调度的压力,粮仓与粮仓之间,也更容易运粮,但师尊您也不能只考虑战时啊,大多数时候,住在这座城池里的人,还是百姓。”
裴行俭轻轻摇头,再次否决了柴令武将外城画成八个大坊市的决定。
这段时日,营州的政务,主要是他在处理。
他深知,想要管理好一个城池,必须要将百姓的单位划分得越多越好。
单位多了,人数就少了,官府管理起来也就越加容易。
他承认,柴令武的大坊市,大聚居的坊市,对战争很有帮助。
可他始终认为,城池是用来给人住的,战争只是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