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火并天柱王,房玄龄状告太子(求月票)(2/2)
那名校尉把门打开闯了进去,把那个女孩抱在怀中,又亲了一下。
丁香极力反抗,惊动了左右邻居。
那名校尉怕把事情闹大,便跑了。
谁知丁香羞愤难当,当即上吊死了。
老周头儿哭得死去活来,一打听,才得知那名校尉是李承乾他们军中的,因此,老周头儿哭着来了。
李承乾一听,怒不可遏,当即命侍卫把那名校尉抓了过来。
有两名侍卫把刀架在那名校尉的脖子上。
那名校尉名叫李大山,是房遗爱的部下。
他平时和房遗爱的关系十分要好,仗着房遗爱对他的宠爱,胆子越来越大。
李大山一看李承乾的脸色不好,吓得瑟瑟发抖,跪在了地上:“大元帅,卑职叩见大元帅!”
李承乾低头看了看他:“你叫李大山?”
“是的。”
“你是房遗爱的部下?”
“是啊,末将一直跟随着他。”
“来人!”李承乾冲着帐外喊了一声。
此时,从外面走进来一名军士,施礼:“大元帅,请吩咐。”
“去把房遗爱叫来。”
“诺!”那名军士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时间不长,房遗爱匆匆忙忙地来了。
他已经听说了这件事,见李承乾铁青着脸,心里也是好一阵紧张。
他躬身施礼:“大元帅,你叫我?”
李承乾倒背着双手看了看他:“李大山是你的部下吗?”
房遗爱眼瞅着跪在地上的李大山:“是的。”
“那么,事情的经过,你都听说了吗?”
“卑职已经听说了。”
“咱们军中有十七律,五十四斩,你们可曾知晓?”
“知道。”房遗爱一听,心想这些谁不知道啊,不过,他见太子要和他们上纲上线,觉得不太对劲啊。
“丁香的父亲在这里,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呢?”
“这——。”
“按律该当如何?”李承乾又问了一遍。
“按律当——。”房遗爱原本是想说“按律当斩”,但是,那个“斩”字在口中转了半天,愣是没说出来。
李承乾心情沉重地说道:“我们唐军向来都是百姓的保护神,我们也一再强调军纪,不准扰民,不得调戏良家妇女,可是,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拿军纪当回事。
今日,老周头儿的女儿已死,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必须得给老周头儿一个交代。”
那老周头儿看着李大山,恨不能上前咬他两口。
李大山磕头如捣蒜,道:“大元帅,我可什么也没干,只是搂抱了一下,亲了一下,我可没杀她啊。”
“你觉得你做的这些还不够吗?”李承乾反问道。
李大山不敢再顶嘴,只是看着房遗爱,那意思你快说句话啊。
平时,房遗爱和李大山经常在一起玩耍,搂脖子抱腰,不分彼此。没想到,他今日会做出这等事来,眼看着好朋友要掉脑袋,房遗爱仗了仗胆子道:“大元帅,李大山确实有过错,不过,人毕竟不是他杀的,能不能请大元帅网开一面,饶他不死。”
老周头儿一听,赶紧磕头:“大元帅,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得抵命!”
李承乾对房遗爱说:“虽然李大山没有直接杀死丁香,可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无可挽回,现在,本元帅命令你斩杀李大山。”
“啊?”房遗爱一听,脸也绿了,“大元帅,我下不了手啊。”
“房遗爱,自从本元帅到军中来,就发现你的问题是最多,先是你的手下逃兵最多,然后,是你的部下军纪最为涣散,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李大山是你部下,你不动手,难道要本元帅动手吗?”李承乾铁青着脸说。
房遗爱一看李承乾是真急了,对李大山说:“兄弟,你可别怪我心狠啊,我这也是没办法。”
李大山一看自己今天是活不了了:“大元帅,房将军,是我的不对,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多保重,末将就先走一步了。”
李大山说着把心一横,把脖子往他身后侍卫的手里的刀刃上猛地撞了上去。
那名侍卫也没想到他会自杀,来不及撤刀,李大山的脖子断了,血流如注,当场毙命。
房遗爱见李大山死了,也吓得心惊肉跳。
李承乾说:“你作为李大山的官长,却不能约束部下,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呀!把房遗爱拖出去,把他的裤子扒下,重打四十军棍,要棍棍见血!”
“诺!”
又有人把房遗爱拖了出去,狠狠地揍了一顿。
老周头儿一看,李承乾果然执法如山,再次磕头:“多谢大元帅替小老儿报了仇。”
李承乾把他扶了起来,好言安慰。
老周头儿这才走了。
李淳风一直在旁边看着,并没有说话。
他发现李承乾处理问题,雷厉风行,铁面无私,也不拖泥带水。
“大元帅,房遗爱乃房玄龄的爱子,又是当朝驸马,李泰的爱将,你这样处置,高阳公主、房玄龄和李泰会不会有意见?”李淳风提醒他说。
李承乾眼看着帐外,缓缓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军纪,都要受罚,就是本元帅也不例外。”
“大元帅说得对啊,自古以来,没有严明的军纪,那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本元帅绝不是一个喜欢杀人的人,可是,本元帅来到军中,才发现这支军队已经给李泰带坏了。
兵无斗志,军纪涣散,如果不遏制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唐军是很难打赢这一仗的。
所以,必须要严惩李大山。
如果本元帅心慈手软的话,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李大山,到那时,本元帅是管还是不管,又何以服众?”
“大元帅思虑深远,乃我们唐军之幸啊。”
唐军的将士听说太子又杀了李大山,房遗爱前去求情,不但没求下来情,还挨了四十军棍,人人敬畏,军容整肃。
以前,将士们都觉得太子是个书生,今日一看,太子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孩子了,治军甚严,不徇私情,没有谁不怕李承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