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泰接管羁縻州,喜结良缘(2/2)
“前几日,我们大唐太子已将你们两百名俘虏遣送回来,想必你们已经查验并接收了吧?”苏婉问道。
“此事本可汗已经知晓。”
“我们大唐一向爱好和平,善待俘虏,而且,你的孙子慕容诺曷钵在大唐也生活得很好。”
苏婉的意思是你不要忘了,你的孙子还在我们手上。
伏允可汗当初因为国内动荡不安,所以,把慕容诺曷钵交给了波颇带到了大兴善寺,这原本是一件非常隐秘的事,任何人都不知道。
可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数年后,慕容诺曷钵也长大了些,这件事便泄露了出去。
于是,李泰便收买了慕容诺曷钵,并且向他承诺,如果他能把李承乾给摔死,将来李泰做了太子,继承了皇位之后,一定保他做吐谷浑之王。
伏允可汗也曾写信给波颇,让他把慕容诺曷钵送回吐谷浑,可是,慕容诺曷钵却说在大唐生活习惯了,不愿意回去。
为此,伏允可汗很是烦恼,儿大不由爷,孙子大了,不听他的了。
伏允可汗说:“想当年,李唐曾经关照过本可汗的儿子慕容顺,如今对本可汗的孙子慕容诺曷钵也很照顾,对此,本可汗表示感谢。
不过,当初,李渊出兵讨伐李轨之时,兵力不足,不是人家的对手,找我们吐谷浑帮忙,我们全力支持他;
可是,事后,他是怎么样对待我们的呢?
国与国之间是这样,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是如此,这就好比你请邻居帮忙,难道说,人家帮了你,你就忘了吗?”
对于这件事,苏婉也听说了,似乎李渊做得不太敞亮,不过,她现在身为大唐的使者,不能说别的:“可汗,我想你这话说得有点片面了。
别忘了,在隋朝时期,慕容顺出使隋朝,被隋炀帝扣押,后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是我们大唐保护了慕容顺,最后,将他安全送回吐谷浑;
如果没有我们大唐的庇护,我想慕容顺很难活到今天吧?”
慕容顺就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频频点头:“是的,对于这一点,我十分感激!没有大唐的保护,我早死多时了。”
“我想,再多的金银也换不回来你儿子的命吧?你又怎么能说我们大唐没有任何表示呢?”
伏允可汗默然。
其实,那一次大唐和吐谷浑夹击李轨之后,李渊也并不是没有感谢伏允可汗,只是他的胃口太大了,在他看来,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苏婉又说:“这一次,我又带来了一份协议,目的是希望我们两国能和平共处,互不侵犯边境。”
这几年,李世民主要忙于国内战争,628年消灭了朔方的梁师都,去年灭了东突厥,无暇西顾;
这让伏允可汗以为唐军惧怕吐谷浑的军队,因此,他在天柱王的唆使下,不断地派兵侵犯大唐的边境,多达二十余次,所获得的财物不计其数。
伏允可汗看过那份协议之后,说:“此事且容本可汗三思,你们先到馆驿休息。”
夜里三更。
伏允可汗正坐在文案内发呆,慕容顺前来拜见他:“父亲,对于那份协议,你是怎样考虑的呢?”
伏允可汗看了看他,问道:“你是怎么看的呢?”
“儿臣以为,父亲应该签下这份协议,从此以后,再也不要侵犯大唐的边境了,或许我们吐谷浑可保无虞。”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儿臣在大唐多年,耳闻目睹,如今的大唐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实力雄厚,军队的战斗力极强;
前几年,天可汗李世民忙于内乱,所以,他会对我们容忍,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啊;
其二,像李靖那样战神级别的将领,我们吐谷浑谁人能敌?
东突厥在鼎盛时期曾经拥兵百万,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败给了李靖?
其三,我们失去了像东突厥这样的盟友,指望党项是靠不住的,我听说,李承乾已经到党项去过了,拓跋赤辞有意投降大唐啊。”
“什么?这小子难道连自己的岳父都不管了吗?”伏允可汗很生气。
“党项共有八部,其他七部都要降唐,他一个人又怎么能左右得了局势呢?此乃大势所趋啊。
更何况您的孙儿慕容诺曷钵尚且在大唐,难道你不顾他的性命了吗?”
“这——。”伏允可汗听了儿子的话,沉默不语。
“天可汗说了,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都一视同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啊。
您老人家再想一想,当初,我们国力强盛之时,隋炀帝比不了李世民,隋军的战斗力更是不如唐军,我们都打不过隋军,被人家灭了国;
如今,虽然我们复了国,可是,我们偏居一隅,已经元气大伤,大唐幅员辽阔,蒸蒸日上,我们能是人家的对手吗?
天可汗能既往不咎,原谅我们多次侵扰他们的边境,这该是怎样的胸襟和气度呢?
因此,请父亲大人不要犹豫,千万不要听别人乱说,善待来使,果断地签下协议,从此,臣服于大唐,年年向大唐进贡,两家修好,此乃天赐良机,也是万全之策,如果您老人家不听良言相劝,执意要与大唐为敌的话,那么,我们吐谷浑的大祸就不远了。”
“你说得对,你且回去休息,明日,我当再次召见使者,当面签下这份协议。”伏允可汗说。
“父亲英明!如此,吐谷浑幸甚!儿臣告退!”慕容顺说完,走了。
伏允可汗心乱如麻,坐立不安,他倒背着双手,低着头,在厅堂里来回直溜。
有侍卫进来向他报告说:“天柱王求见!”
“快请他进来!”
时间不长,天柱王从门外进来了,施完了礼之后,冲着外面喊了一声:“抬进来!”
有四名军士用担架从外面抬进来一具尸体,轻轻地放在地上,尸体上蒙着白布。
伏允可汗不知道怎么回事,问道:“这是谁的尸体?”
“请可汗自己观看。”
有一名军士把白布揭开了。
伏允可汗闪目观看,原来是自己的孙子慕容诺曷盆。
他伏在慕容诺曷盆尸体上,老泪纵横,放声大哭。
天柱王在一旁解劝。
过了好半天,伏允可汗终于止住了悲声,问道:“是谁杀了他?”
“除了李承乾还会有谁?”
“真是他杀的?有什么证据吗?”
“有啊,有信为证!”天柱王一边命手下人把尸体抬下去,一边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伏允可汗,那封信正是光化公主所写。
伏允可汗把那封信打开一看,信上大致的意思是,李承乾派手下人捉住了慕容诺曷盆,并且把他的双臂捆绑了起来;
后来,他们在沙漠里遭遇了龙卷风,由于,慕容诺曷盆双臂无法伸展,所以,从半空中摔落了下来,死了,究其根源,是李承乾害死了他;
另外,光化公主在信上还说,拓跋赤辞有降唐之意,党项的七部首领也打算降唐,希望父亲果断采取措施云云。
天柱王素来与慕容顺不和,两个人针锋相对,明争暗斗,尤其是在对待李唐的态度上,两个人的意见完全不同。
慕容顺有降唐之意,他却坚决反对。
天柱王担心如果有朝一日慕容顺当上了可汗的话,可能会对自己不利。
他计划着一旦伏允可汗死了,他就要发动兵变,自立为可汗。
他趁机劝说:“可汗,你不要认为李承乾年龄小,啥也不懂,事实恰恰相反,他的内心奸诈而又狠毒啊。
说句不该说的,我们谁都可以降唐,唯独可汗你不可以降唐。”
“为何?”
“可汗,你精通历史,难道你忘了,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东吴的张昭等人都劝说孙权降曹,只有鲁肃劝他不要投降;
因为那些大臣只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他们投降了以后,还能得到官位,而孙权若是降了曹操,又能得到什么呢?
最后,鲁子敬力排众议,所以,孙权才决心抗曹,他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终于,赤壁一战,以少胜多,火烧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
如今,你现在的处境和孙权不是一样吗?
因此,你也坚决不能投降李唐啊!
李世民最狠毒不过了,他表面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你想一想,所有曾经反对过他的人,像什么薛举、薛仁杲父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都被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