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苏婉:伏允老儿,大国使者不拜小邦之主!(2/2)
她叹了一口气:“承乾和李泰都是我的侄儿,我作为他们的姑姑自然是希望他们和睦相处,可是,没想到,李泰觊觎太子之位,这就不应该了,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应该贪恋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啊。”
“世上的人,哪有你说的那样单纯呢?”
“不管怎么样,太子对你十分器重,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希望你将来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啊。”
“请公主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你要深刻领会太子的用意,西域并不安宁,这里有吐谷浑、党项、吐蕃、高昌、薛延佗和西突厥等等,他们之中,有几个是善茬呢?
尤其是吐谷浑,那伏允可汗顽固不化,他听天柱王的,总是与我们大唐为敌,想要让他改变,恐怕不太可能啊。
吐谷浑和大唐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是我们兵员、战马,以及训练都不足,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你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日以继夜地抓紧时间训练!”
“我知道。”
“皇上已经同意了我们之间的亲事,你以后就是大唐的驸马了,只是你尚且没有军功,无法提拔你的官职。
上一次,你俘虏了两百名吐谷浑的军士,承乾想在皇上的面前替你邀功,可是,没想到皇上因为你迟迟没有把两千名禁军送还,因此,十分恼怒,幸亏魏征在旁边加以解劝,皇上才赦免了你的死罪。”
“我不奢望天可汗提拔我的官职,只要我们能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
“你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我可以对天发誓。”阿史那社尔急得脸涨得通红。
衡阳公主看他那个窘样,“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男人就会来这一套,动不动就发誓,誓发得太多,还能记得住吗?”
阿史那社尔一脸的尴尬。
翌日,清晨。
苏婉和雪儿几乎一宿未睡,终于,把《韩非子》写了出来。
苏婉把那书拿去给李承乾看,李承乾啧啧称奇。
“婉儿,真没看出来,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啊。”李承乾十分称赞。
“你到今天才发现吗?”苏婉嘴角上扬。
“这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啊。雪儿姑娘也很了不起啊。”
“她若是个饭桶,我能把她带着吗?”
“你说的也是。这就叫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雪儿经常和你在一起,难免会有进步。”
“那可不,你没发现,你和我在一起,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吗?以前,你就像是个傻小子似的。”苏婉面露得意之色。
此时,苏瑰来向李承乾禀报说:“阿史那社尔拨了两百名骑兵给我,押送两百名吐谷浑的俘虏一同出发。”
李承乾说:“好!”
法通也过来请求一同出使:“我当回去劝说我爷爷与大唐和睦相处。”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承乾觉得法通的秉性还是不错的,如果他真能劝说伏允不与大唐作对的话,那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李承乾也同意了。
另外,李承乾把药师惠子和那四名黑衣忍者留下了,把药师惠日也带上了。
药师惠日明白,李承乾是要把他的妹妹作为人质,如果自己不配合他们的工作的话,那么,他的妹妹就会有生命危险。
众人吃罢早饭,准备停当,前往党项。
河曲之地,位于黄河交汇处。
这一日,李承乾一行人等便来到了此处。
他们尚未走多远,就发现前方不远处旌旗飘摆,尘土飞扬,紧接着,发现一队人马飞驰而至,约有五千骑兵。
众人大惊失色。
李承乾沉着冷静,一勒马的缰绳,把胯下马带住:“大家不要慌!”
来者非别,领头的正是拓跋赤辞和光化公主,以及那左右护法小青和小白。
“围起来!”随着拓跋赤辞的一声令下,五千名骑兵把李承乾他们围困在中央。
“弓箭手准备!”
约有一千名弓箭手冲在前面,拈弓搭箭,瞄准了李承乾等人。
苏瑰一看,就要发作,打算下令和他们拼了。
李承乾以目示意,那意思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以两百对五千,那是自找倒霉。
“请问你是党项国主拓跋赤辞吗?”李承乾声音洪亮,语气从容。
“正是,你是哪位?”拓跋赤辞骑在马背上,仔细地端详着李承乾。
此时,光化公主在拓跋赤辞的旁边,已经低声地向他做了介绍。
“孤乃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次,奉父皇之命前来出使党项,与你商谈一些事情,我们是友好的,并无敌意,请你不要误会。”
“你是李泰的兄长吗?”
“正是。”
“上一次,他胯下的天马跑得比兔子还快啊!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追上他!”
党项众军士听了,都哄笑了起来。
很显然,拓跋赤辞在有意宣扬自己的战果,讽刺李泰。
“那天晚上,在客栈之中,光化公主带着小青和小白来偷袭孤,后来,她们跑得不也挺快吗?”
李承乾一句话把他给顶了回去。
光化公主、小青和小白脸上都是一红。
拓跋赤辞说:“李唐和我们党项是两国的仇敌,我们之间有什么好谈的呢?全抓起来,带回去。胆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诺!”他手下的军士齐声答应道。
就在这时,有两个人站了出来,高声喊道:“慢着!”
众人闪目观看,原来是药师惠日和法通。
法通对光化公主说:“姑,请勿动手,我是阿那拔啊!”
光化公主见对面有个年轻而又高大的和尚称自己为姑,也觉得奇怪。
她仔细观看,原来那个和尚正是自己的侄儿慕容诺曷钵,只因他几年前就去了长安,因此,面貌变化很大。
“阿那拔,怎么会是你?”光化公主又惊又喜。
“其中的缘由一言难尽,等有机会,侄儿再和你说,”法通说着,从怀里取出了那本《韩非子》,上前递给了光化公主,“大唐太子此次出使党项,是很有诚意的,听说,姑父特别想得到《韩非子》的原作,特地带来了,赠予姑父。”
“是吗?拿来我看。”拓跋赤辞说。
光化公主把那本《韩非子》递给了拓跋赤辞。
拓跋赤辞打开一看:“第一章《初见秦》,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果然是原作,拓跋赤辞欣喜异常:“本王说话是算数的,只要有人替本王找到《韩非子》原作,本王愿意送他三座城。“
闻言,李承乾心想这人倒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啊。
李承乾和苏婉对看了一眼,笑道:“那本书就当是孤送你的见面礼了,三座城孤就不要了。”
“你此话当真?”拓跋赤辞还有点不相信。
“孤说不要,自然就是真的不要了,一本书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刻,药师惠日走到了拓跋赤辞的面前,说:“很抱歉,我们此次的任务失败了,而且死了四名兄弟。”
拓跋赤辞听了之后,大吃了一惊,因为他知道倭奴国的人不好惹,所以,他对药师惠日也很客气:“你的手下,功夫那么高,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吗?”
“是啊,他们之中有一个叫苏瑰的人十分厉害。”
“令妹呢?”
“药师惠子和另外四名兄弟都被他们捉了去。”
“有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