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60章 苏婉:伏允老儿,大国使者不拜小邦之主!

第60章 苏婉:伏允老儿,大国使者不拜小邦之主!(1/2)

目录

药师惠日唬的脸色苍白。

李承乾把手一挥:“药师惠日是倭奴国的使者,身份特殊,不可轻易诛杀,把他们及其手下人等暂且押下,等我们返回长安之后,再请示父皇处置。”

众人见李承乾发话了,也不便再说些什么。

好在第二组没有遭遇龙卷风,水和食物都装载在车上。

李承乾对众人说:“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加快速度,尽快穿过沙漠。”

“诺!”众人答应道。

十日后。

李承乾一行人等到达了高昌边境。

阿史那社尔为了显示军威,他让两千六百名步兵在前,两千四百名骑兵在后,列队迎接李承乾。

李承乾以手遮阳,见军容整肃,队列整齐。那些军士一个个如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龙。

阿史那社尔说:“殿下,末将有盔甲在身,请允许末将以军礼参拜!”

李承乾微微颔首:“将军,辛苦了!”

“末将不辛苦,殿下旅途劳顿才辛苦!”

阿史那社尔见衡阳公主也来了,赶紧过来施礼:“拜见公主。”

衡阳公主见阿史那社尔瘦了,十分心疼,眼里噙着泪花:“将军,别来无恙?”

“感谢公主的挂念,在殿下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切都好!”

“那就好,只要你平安就好。”

众人又寒暄了一番之后,阿史那社尔命手下人杀牛宰羊宴请众人。

席间,阿史那社尔频频向李承乾和众人敬酒!

他首先说道:“末将对于殿下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上次,末将借来两千禁军与薛延佗部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幸得殿下和公主又派出四百人前来支援,我才得以打败薛延佗部,报了此仇。

如今末将把三千薛延佗俘虏进行了改编,正在加紧训练。”

李承乾说:“你做得很好!

父皇已经赦免了你们窃取兵符,私自调兵的罪过,不过,他一直盯着那两千禁军,因此,明日,你把两千禁军交给敬尧带回长安去。”

“诺!”阿史那社尔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是,也没办法。

“将军,殿下此次前来,给你带来了五千个面具,一千个弩和十万支箭,用于装备你的军队,这个弩和箭都是殿下亲自设计的,可以连发,杀伤力和穿透力极强,在来的路上,我们已经用过几次,果然威力巨大!”杜正伦说着拿出一副弩箭交给了阿史那社尔,同时,又向他演示怎样操作。

“是吗?没想到殿下还会设计兵器啊。”

阿史那社尔把弩箭接在手中,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不住地称赞。

“孤也是闲来无事,胡乱设计的。”

“殿下真是天才一样的人物啊。”

杜正伦说:“殿下考虑到你要招兵买马,因此,给你带来了十万两银子。”

“多少?”

“十万两啊。”

阿史那社尔听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再次施礼:“殿下,末将一定不负所托,誓死效忠殿下。”

李承乾说:“军队的编制,就按照五千骑兵来招收兵员,那两千禁军返回长安之后,你再招收两千新兵补充上去,抓紧进行训练。

如果马匹不够的话,就再去购买。”

“诺!”

李承乾看向众人,缓缓道:“因为吐谷浑率先撕毁盟约,屡次侵犯我大唐的边境,边境的百姓怨声载道,所以,此次,孤主动请缨出使党项。

没想到的是,李泰想要在父皇的面前邀功,抢先出使,竟然中了人家的埋伏,五百侍卫全被人家抓了去。

党项是吐谷浑最重要的盟友,我们要解决吐谷浑的问题,必须先把党项争取过来。”

闻言,阿史那社尔面色忧虑:“党项恐怕也不是那么好争取的。

他们双方联了姻,关系十分牢固。

而且,吐谷浑的盟友也不仅仅是党项,以前他们和东突厥相互勾结,去年,东突厥已经被大唐收复了,他们就转而和吐蕃、高昌甚至倭奴国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里的形势十分复杂。”

众人听了,都很犯愁。

李承乾问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弱点,那么,你可知道拓跋赤辞有什么爱好吗?”

杜正伦一听,道:“殿下,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呢?”

阿史那社尔说:“这一点,你可真说错了,拓跋赤辞就不太喜欢美女。”

“那他爱好什么?”杜正伦觉得好奇。

“他对中原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对法家思想特别推崇,听说他很想得到《韩非子》的原作,曾经扬言,如果有谁能帮他得到那本书,他愿意献出三座城。”

“是吗?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啊。”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新鲜。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也能理解,当初,张良是个侠士,他曾在博浪沙刺杀嬴政,没想到嬴政很狡猾,弄了几辆一模一样的车,张良和手下人弄不清嬴政坐在哪辆车里,砸错了,所以,嬴政幸免于难。

后来,张良隐姓埋名,跟随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终于,帮着刘邦得了天下。

因此,一部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韩非子》一书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如果拓跋赤辞能研习透的话,那么,党项称霸西域也不是没有可能。”

杜正伦说:“殿下说得极是,可是,《韩非子》一书的原作失传已久,到哪里去弄呢?”

苏婉对大家说:“这个不难。我平时喜欢读书,这本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我不说倒背如流,但是,完全可以默写下来。

恰巧雪儿也在这,你们可不要小看她,她的书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她最大的优点是擅长模仿他人的笔体,她曾经模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连李泰都以为是原作。

我可以请她再模仿韩非的笔迹写一本《韩非子》来,即使韩非复活,恐怕都分辨不出真假来。”

“没看出来,雪儿姑娘也是一个奇才啊。”

“是啊,她会的可多了。”

李承乾也觉得此计可行:“既然如此,那么,这事就辛苦你和雪儿了。”

阿史那社尔请示李承乾:“我们抓了两百名吐谷浑的俘虏,如何处置?”

杜正伦建议说:“吐谷浑人顽固不化,如果把他们放回去,还是会再次作乱的,不如全杀了省事。”

李承乾说:“我们此次来出使,是来解决问题的,能和平解决是最好,何况上次李泰手下有五百名的侍卫被人家党项俘虏了去,我们若是能以这两百名俘虏换回那五百名侍卫不是更好吗?

孤打算亲自前往党项和吐谷浑商谈此事。”

“殿下,那些蛮夷之人,不懂礼节,恨不能将你杀了,你怎么可以轻易涉险呢?你不能去。”杜正伦强烈阻拦。

“是啊,殿下,你不能去。”众人都这么说。

“此次孤为正使,孤若不去,怎么能行呢?”

李承乾遂不听众人的劝阻。

“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我陪你一起去。”苏婉说。

李承乾本不想带她前去,可是苏婉执意要去,就只好把她带上了。

众人又仔细地谋划了一番。

晚上。

衡阳公主正在帐中端详着那个面具。

阿史那社尔前来拜见。

此时,帐中只有他们两个人,衡阳公主顾不得那些礼仪,站起身来,扑在阿史那社尔的怀中,哭着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阿史那社尔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公主,从长安到这里七千余里,中间还隔着大沙漠,你是怎么到的这里?你可真是坚强啊。”

“只要能与你相见,我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听说你差点自杀,幸好殿下及时赶到救了你啊。你怎么那么傻呢?你若是死了,我又怎么能独活呢?”

“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我只想着,如果我死了,皇上就能不找你的麻烦了。”

阿史那社尔捧着她的脸说:“以后,你绝对不可再做这种傻事了。”

衡阳公主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