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2024开始记录 > 名句周语12346791011

名句周语12346791011(2/2)

目录

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

伤人必多,

就会伤害很多人。

(二)故天子听政,

所以君王在处理政事上,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让三公九卿及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

瞽献曲,

乐师进献民间乐曲,

史献书,

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史籍,

师箴,

少师诵读箴言,

瞍赋,

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

曚诵,

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

百工谏,

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能纷纷进谏,

庶人传语,

平民则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

近臣尽规,

近侍之臣子尽规劝之责,

亲戚补察,

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

瞽、史教诲,

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

耆、艾修之,

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

而后王斟酌焉,

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

是以事行而不悖。

(三)口之宣言也,

人们以用嘴巴发表议论,

善败于是乎兴。

政事的成败得失便能表露出来。

行善而备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去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去预防,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

周语4

(一)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利是由万物中产生出来的,是由天地所养育而成的,假如一心想要独占它,那么所带来的怨恨就会很多。

(二)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

天地万物,人人都可以去取用,怎么可以独占呢?

(三)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

长此以往,触怒的人太多而不知道去防备大难,用这样的观念去引导陛下,陛下还能长治久安吗?

(四)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

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把开通利途所得到的益处都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使天神、百姓以及世间万物,无不得到其中最多的那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时常恐惧警惕,担心会招来民众的怨恨呢。

(五)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

那些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而身为君王却也去做同样的事,那么归附王室的人就会减少了。

周语6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春、夏、秋三季务农而在冬季演习武功,

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

因此征伐则有斗志、守备则有财力。

周语7

(1)

不顺必犯,

不合情理的命令必然会被违犯,

犯王命必诛,

而违犯王命必定要被治罪,

故出令不可不顺也。

所以君王发布命令不可以不合情理啊。

(2)

令之不行,

倘若命令得不到执行,

政之不立,

那么政事就无法确立而得到妥善治理,

行而不顺,

就算是勉强施行但此事并不合情理,

民将弃上。

民众定将离弃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周语9

不谓其少而大料之,

虽然没有明说百姓减少,但是如此大张旗鼓地去查点百姓人数,

是示少而恶(è)事也。

反而显示了国家百姓减少而且政事败坏了。

临政示少,

如果君王掌管国政而百姓却在减少,

诸侯避之;

诸侯就会躲避疏远他;

治民恶事,

治理民众不当而政事逐步败坏,

无以赋令。

国家法令就无法推行。

且无故而料民,

况且无故去查点百姓人数,

天之所恶也,

这是上天所憎恶的,

害于政而妨于后嗣。

既危害政事又不利于教导子孙后代。”

周语10

1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都有其秩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如果它的秩序乱了,就是人们搞乱的。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2民众得不到财用,国家就要灭亡。

周语11

1

吾闻之,司寇行戮,

“我听说司寇行刑之时,

君为之不举,

国君就要停止娱乐,

而况敢乐祸乎!

更何况是敢以祸为乐呢!

2

临祸忘忧,

面临灾祸而忘记忧患意识,

是谓乐祸。

这就叫以祸为乐。

祸必及之,

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们头上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