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 > 怀念我休学的那些日子。

怀念我休学的那些日子。(2/2)

目录

公元999年,曹彬病逝,宋真宗亲自痛哭致祭,曹彬被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赐谥号为“武惠”。而他的妻子也因此被册封为“韩国夫人”,亲族、门客、亲校十多人被任命为官。

后来,曹彬还历经了多次封赠。

曹家将第二代代表

曹彬一生育有七子,除了一子成为文官之外,其余六子皆走上了武将的征程。其中,长子曹璨、四子曹玮、七子曹琮三人地位最高,影响最大,是曹家将第二代的典型代表。

曹彬的长子曹璨在宋太宗之时,就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掌握禁军十余年。后来他常年镇守西北,与辽国、西夏等国交战数十载,也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曹彬的四子曹玮为将四十年,“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从未有过失利。曹玮的军功,也大多都是在西北地区建立,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严明的治军能力,而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等职位。

到五十八岁去世之时,曹玮已在宋真宗心中奠定了独特的地位,被追赠侍中,并测谥号“武穆”,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七子曹琮也在宋仁宗时期,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掌握着北宋的禁军。

而唯一从文的五子曹玘,也有着不少的成就。特别是他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宋仁宗,成为了曹皇后,还在宋仁宗死后,以曹太后的身份一度垂帘听政,一直活到了宋神宗时期。

这使得曹家的地位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成为了当时北宋王朝最显赫的家族。

曹家将第三、四代代表

在曹太后的照拂下,曹家第三代子孙也一个个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涌现了许多着名的武将。

比如曹太后的兄弟、曹玘的儿子曹佾就官至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还被封为济阳郡王。

而曹家其他子孙也通过不断与皇族联姻,而一直维持着他们庞大的关系网。如最开始曹彬的儿子娶了皇帝的侄女,到曹彬的孙女嫁给了宋仁宗,再到后来曹彬的曾孙娶了宋仁宗的公主,曹家就这样一步步通过联姻,维系着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为入军为将、入朝为官的曹家子孙提供有力的后盾。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曹家第四代也没有浪费家族的心血。其中曹佾的儿子曹评、曹诱是典型代表。

曹评在宋徽宗时期,担任了马军副都指挥使一职,后来官至节度使,而他的兄弟曹诱也管理过马步军担任过安德军节度使。

曹家就这样一步步与北宋王朝的命运相始终。一直到北宋灭亡之际,曹家的后人依然在禁军中担任了高级将领的职位。

小结:

从北宋建立伊始,一直到北宋经历靖康之变而亡国,曹家都与北宋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相始终的命运。

曹家将门一家,有封王的,有担任枢密使的,有掌握禁军的,有官至节度使的,几乎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代表,几乎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可以说,曹家是北宋时期地位最为显赫的武将世家,足以威震宋室朝野。

而曹家将之所以没能将这份声名延续到后世,也是因为他们的功绩没能通过传奇故事流散到民间,成为民众津津乐道的忠君爱国之谈。这也是他们明明身为北宋王朝最为显赫、甚至可以威震朝野的武将世家,却反而隐匿于杨家将声名之下的最大原因。

而历史就是如此。不少在当时功勋卓着的英雄人物,都是因为传播力度不够,而渐渐被世人乃至后人所遗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