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休学的那些日子。(1/2)
好怀念啊,我感觉现在都好神经啊。一些是是非非的我都不想面对,真无语。
妈的人都是神经吗?
我不想多说,我不想多,好煎熬,好漫长好痛苦。
就像我一直单独的活着。
一提到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杨家。
杨业是赵宋手下的着名将领,他在亲兵全部战死之时,单枪匹马与敌厮杀,手刃数十百人,最后因马匹重伤而不能前进,苦战力竭而死的事迹,使他迅速进入北宋君臣民的视野中,而杨家祖孙三代英勇抗辽的故事,也因被后世文人演绎成着名的《杨家将》,而从未被遗忘。
然而,事实上,在与杨家将同期的将领中,有一个家族的战绩和贡献都远在杨家之上,那就是曹家。而名将辈出、威震朝野的曹家之所以没能在历史长河中永留声名,在于他们的征战故事没能被编撰成故事,以至于后世之人对他们的事迹知之甚少。
曹家在北宋的显赫地位,最早是由北宋开国名将曹彬造就的。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十分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而他灭南唐、攻后蜀、征北汉、伐辽国的举动,也为北宋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曹家得以成为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的原因。
而曹彬对后辈的悉心栽培,曹家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良将的涌现,也使得曹家得以延续威震朝野的光辉岁月。
曹家将第一代代表
曹家将的第一代代表,是被后世誉为“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
曹彬出生于公元931年,出生地是今天的河北。父亲曹云原本就是后汉的武将,因此曹彬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以接触军营、军务,为他后来为官为将做出了比较好的基础铺垫。
后汉乾佑年间,曹彬开始参与军务,任成德军牙将。因禀性醇厚、端重谨慎而受到了成德军节度使的看重,认为其“有远大志向与才能,不是平常之流”。
公元951年,因曹彬姨母张氏所嫁的后汉枢密使郭威称帝,建立起后周政权,曹家也迎来了地位的第一次转变。曹彬也受郭威任命,开始进入其养子柴荣,也是后来的周世宗军中任职。
因身份特殊,军中开始对曹彬有特别的礼遇。但曹彬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不但没有骄傲自大,反而更加谨慎恭敬。
后来曹彬所跟随的柴荣登上皇位,成为后周世宗。曹彬作为亲随,负责掌管茶酒的工作,而与当时还是禁军大将的赵匡胤有了往来。
后者曾私下向曹彬要酒,却被曹彬以“这是公家酒,不能给你”为由拒绝了,但向来禀性端厚、主张温情执法的曹彬没有止步于此,他后来私底下掏腰包买酒,请了赵匡胤一起喝酒。
这给赵匡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他建立北宋政权之后,始终对朝臣言“世宗身边的官吏不欺主瞒上的,只有曹彬一人”,曹彬也成为了赵匡胤一直想要拉近关系的对象。
在赵匡胤管领禁兵,权势颇重之事,曹彬也一直延续着他不偏不倚的作风,不遇公事从不登门拜访,也很少参与宴会。
到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之后,曹彬也因为自己是周室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的缘故,而不敢妄自结交。反而是赵匡胤时常想与其亲近,特地将他从平阳召回朝中为官。
曹彬因为为人行事端重谨慎,治军严格、纪律严明的缘故,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被其不断委以重任。可以说,北宋建国后的各大战争,如平后蜀、征北汉、伐南唐等战役,都有他的身影。曹彬也因此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举奠定了曹家在北宋的显赫地位。
除了军务外,曹彬很少干预政事,从不贪恋于权、财。凭借出众的军事才能和深得人心的性格秉性,曹彬在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帝王当政之时,一直都受到了最大的信任和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