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2/2)
天庭帝君轻轻点了点头:“圣人与十二祖巫和解,南蛮诸部都是上古巫族后裔,想必女娲娘娘把手伸过去了。看在以往并肩作战的情分上,益州冥土之变,就交给妖神应付罢。也算全了百眼神君的人情,毕竟当年仙朝横扫南蛮,少不了妖神信徒的带路。”
“大势在我,权柄自有,天意倾向,再明显不过。即便与天地同在的圣人,也要避让三分,想必不会有反复之事发生。”
凌霄殿内,神道、仙班的群臣立即会意过来,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曾经是膏腴之地的临海益州,如今变成内陆大州,地脉多起褶皱而破裂,肥肉由此变成难啃的骨头,由得妖神前往经营,日后调理完毕后,天庭正好上去摘果子。
万妖殿没有任何损失不说,还有大笔资源进项,圣人当然不会因此置气。眼看胜利的果实唾手可得,没准还能籍此为跳板,向彼方天地的冥土渗透控制,获得新的地盘,无论神道、仙班都有收获,岂不美哉
天庭群臣看准其中的利弊,迅速摒弃嫌隙达成共识,紧接着,一道清幽灵光,从天庭烽火台发出,迳自投往太行山某处的朝歌洞天,如入无人之境地转去万妖殿,落在女娲娘娘的手里。
圣人看了一眼,就将此事的来龙去脉都看清楚了,尽管有被天庭帝君利用之嫌,不过益州冥土再乱,毕竟是一块新地盘,其中蕴含多少机会,不用圣格推算,女娲娘娘都一清二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圣人上体天心,知道己方天地的本源获得不少进项,此时正在勃发高涨,绝对不能和天庭帝君对着来。
当下,女娲娘娘轻轻额首,笑道:“准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融合
地上的战争,蛮王孟获最终也没能成功弑神,由于不擅水性的缘故,眼睁睁地看着土著神藉水遁走,悻悻然地返回战场。
天可怜见,图腾兽火鸟徒步飞奔,却没能逃出蛮王木鹿的手掌心,被承袭上古的驯兽巫术制服,又有多位巫师上来帮忙,下了多重禁制,直令它分身逃脱的保命术,都没有用武之地。
尽管来自南海群岛的土著,死后会坠落益州冥土,成为土著神的领地基石,天庭却没有及时阻止,任由南蛮诸部联军将他们杀了个干净,又用野火烧过,彻底挫骨扬灰,才能一泄被土著入侵家园故土的忿怒。
大汉帝国直属皇帝的禁中道兵集团,秉着迟来早到,迟早来到的精神,按照朝廷新制的地图指引,终于抵达换了模样的益州,开始赈灾救难。
南蛮诸部在板块大冲撞中损失惨重,后又有土著军入侵,为了抗击敌人,青壮少年都上了战场,才勉强凑足五万,留在益州郡城的家人,待在安全的大后方,每日的饮水食物非常艰难。
所幸的是,道兵带着法宝“炼妖壶”前来,内有可以随身携带,可移动的洞天福地,储备着难以计数的粮草,被此行道将诸葛亮悬在城头,揭开了外方内圆的壶盖,由此源源不断地倾泄出黄澄澄的稻谷,白花花的米面,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泉。
益州郡城原本出现混乱的苗头,转眼间就被这件法宝展现出来的威力,轻易地平复下去。在能吃饱饭的时候,无论汉人还是蛮夷都很有帝国子民的自觉,不会主动惹是生非。
当然了,稍微从人心恶意方向去想,帝国朝廷派遣出横扫四方的道兵大军,不服的人早就被锤死了,此时已经没有不开眼的南蛮敢说三道四。
再则,南蛮诸部并非铁板一块,五毒道脉的信徒可不少,百眼神君在虔诚者身上,装各具奇能的眼睛以示恩宠,早已划拉出一部分南蛮出去。
想当初,他们可都是积极带路,为仙朝道兵打下南蛮作出应有的贡献,自然会获得奖励,毕竟上面有人。
此次益州之变,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南蛮诸部损失惨重,为了抱团取暖,彼此之间的界限变得很小,开始走向融合,联手抗击南海土著军入侵之战中,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帝国朝廷获悉此事后,自然不会允许益州出现一个新兴势力,尤其是南蛮诸部合并,用一个声音发话,又没有内部的制衡,很容易势力倍增,走上扩张的路。
因此往南蛮内部掺沙子,扶持起倾向于帝国的首领,哪怕不是得到各方承认的蛮王,仅仅是某个部族的头人、酋长,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大地震后,南蛮诸部破碎的家庭不少,鳏寡孤独到处都是。鳏夫就算了,迟早会走上战场。年轻的寡妇带着年幼的子女,就成了最好的目标。
这个时候,直属于大汉皇帝的禁中道兵,毫不客气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开始疏浚河流水渠,修筑道路,拯救被困在震区里的灾民。
驱山,暂时办不到,毕竟这是属于仙术的范畴。赶石,道兵们勉强能做到,却好过十几人、数十人联手合力搬动,就能令挡路的巨岩自己起身,乖乖地自行滚开。
在此期间,失去家中的壮劳力,生计无以为继的小寡妇,自然而然地因为寂寞和需要,与道兵走到一起,重新组建家庭。
蛮王孟获的结发妻子,血脉承袭直追上古的祝融夫人,发现诸部的变动,有些摸不准脉络,暂时没有什么反应。
稍后,祝融夫人与诸葛亮,也就是此次率军入益州,赈灾救难的道将接触了几次,被这位英姿勃发的将军狠狠地震撼了好几回。
身为蛮王的发妻,祝融夫人不仅熟稔战阵杀伐之术,还与汉家儿女一般,精通诗书礼仪,审美观念也与寻常族人不同,觉得纹面刺青实在不美,反而更欣赏此来益州的道将。
她越看诸葛亮越顺眼,因分配赈灾物资,双方经常往来走动,待熟络后,祝融夫人私底下将他调戏,孔明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笑着,温和地就像一块璞玉。
祝融夫人看到这一幕,脑子里总是会冒出这句话: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望着诸葛孔明的眼神,有时候也会偶然迷离走神。
可惜,蛮王孟获的魁伟身影,足以挡住太阳的光辉,祝融夫人可是见识过夫君发狂暴怒的模样,担心诸葛亮这副小身板,恐怕承受不住,就黯然神伤地掐灭了不该有的念想。
经此一事,出身多是寒门的道兵,迎娶新妇组建家庭,就此在益州南境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