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2/2)
统领僵尸数目最多的咒禁道士李雷,忍不住上前进言:“老师,为何不阻止山石崩塌眼睁睁看着尸兵损失惨重。”
叶知秋看了他一眼:“三十六万僵尸,实质上是冥土积蓄多年的怨气,被本道妙手引导,故意宣泄出世,否则太阴灭绝神咒何来如此威力,能够操控数十万尸兵。”
“现如今,草原兽族攻伐一役已毕,这些尸兵便没了用处,不如全部葬身此处,筑起大京观彰显我族武功。另外,梵教势力收缩避让,迟早还会卷土重来,这些尸兵就是本道放下的香饵,也是一个圈套、陷阱,就等它们主动跳进去。”
咒禁道士李雷这才明白过来,忍不住暗忖:“自从知秋道人先后拿下天云宗、咒禁道,招募道人修士北上,攻伐草原兽人部族,以秘传神咒诱使我等大兴刀兵,乃至合兵一处,攻破狼居胥山,如此种种作为,一环扣一环,竟然早就有了定计。我等不过是区区棋子,被知秋道人持之纵横棋盘。”
想到此中的缘由,咒禁道士李雷禁不住打了个哆嗦,这才明白过来,仙人的视野和谋略,不是还在尘世中打滚的修士可以随意揣测。
“换言之,知秋道人在与何人下棋在草原传教的梵教尊者,又或者是传闻中的域外魔神又或许是玄门三教的魁首”
咒禁道士李雷隐约知道阐教二代弟子,以广成子为首的七位仙真下山,是为铲除草原梵教修士而来,战果不可谓不丰厚,可惜对于兽族的打击并未痛下杀手,不像知秋道人这般,将狼族连根拔起,甚至彻底灭族。
稍过片刻,斩龙剑渐渐淡化消失,返本归原恢复为仙道法力,有如倦鸟归林回到叶知秋的髓海。狼居胥山主峰崩塌殆尽,几十万吨的山石滚滚而下,碾死砸烂僵尸无数。
一团淡黄族气凭空出现,大汉真龙昂首挺胸,在其中浮沉游走。叶知秋抬头望去,发现缘由竟然是之前自己的誓言,灭杀草原部族的奖励,如今应誓而来,立即伸手一指,将其中大部分招引纳入体内,其余小部分则分润给麾下的咒禁道士、天云宗门人。
红水掌旗使阮茽隐约有所察觉,不妨龙气入体,将其正式收纳为道将,其余人等同样有所发现,不过并不清楚此中的变化。
与此同时,叶知秋得了大汉族气入体,又有真龙之气垂眷,皆为昔日誓言之故,顿时去了心头的块垒,不觉神清气爽至极,有一股梵教修士行事无所顾忌,言必称“念头通达”的感觉。
随后,叶知秋察觉到自己的境界得此之助,已然突破半步天仙,下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天界”,唯一欠缺的就是钟灵毓秀的名山大川,或许需要一整条山脉,估计至少需要方圆千里。
叶知秋掐指心算:“方圆千里的地界,相当于直径五百公里,至少二十万平方公里,一个河北省那么大。简直是在此方天地身上挖肉”
想到这里,叶知秋忍不住摇了摇头,代价未免也太大了,肯定会伤害到天地本源,被顺势而为的大能,代行天意施展天谴神罚一击。
“我明白了难怪玄门三教的教主都止步于此,便是有救世大功,也不能提升境界。天地内部自取已不足取,只能在外部着手。”
就在这时,叶知秋突然灵光闪现,明白妖族大圣为何出入虚空,提前在天外天布局下子,无非是用了“开源节流”中的开源二字。
自己在其中横插一手,引导天外天轰击截教蓬莱五岛,尽管两厢便宜,不过最大得利者还是女娲娘娘,不仅清偿了昔年的罪孽,还巩固了圣人位格,令妖族的气数大涨,获得了再次复兴崛起的机会。
“圣人之谋,功在千秋我为人族铲除兽人威胁,未见功德下降,只有人道气运垂眷。照这样看来,本道并不适合功德道,最后还是得以力证道才成。”
声势浩大的草原战役就此告一段落,尽管中原九州诸位诸侯并不清楚,可是三山五岳的旁门左道,无不清楚驻世仙真叶知秋的伟业,就连妖族大圣都刮目相看。
唯一态度并不明朗的只有玄门三教教主,现如今命运迷雾消散部分,当年阻碍者的身份已无法隐藏,蓦然发现可以随手捏死的小小修士,已成长为不得不正视的真仙。
再则,叶知秋并非孤家寡人,不仅和女娲娘娘交好,还有地仙之祖镇元子的邀约,即便杀性最重的通天道人,都不好贸然出手。
叶知秋眼看草原诸事已毕,当场遣散了麾下的道将,让咒禁道士、天云宗门人各归各家。最后看了一眼兽族头颅垒土筑就的大京观,占地面积接近方圆十里的大冢,随即头也不回地驾起云光,向祁连山脉某处,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五庄观飞去。
“半年期的人参果宴即将来临,本道应约上门赴会,顺便向镇元子大仙讨个人情。”
第二百六十章应邀
祁连山脉日月山,东侧是羌人开垦多年的农田区,阡陌相连,颇有一派塞上江南的风貌。往西则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阵骤急的大风吹过,压低齐肩高的野草,露出成群牛羊的身影,端的是一派塞外风景。
日月山实为自然地理上极为明显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塞外的游牧文明,在此处划分出的截然不同的区域。
日月山体顶部是紫色的砂岩,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为绚丽的金紫色,被附近的民众尊称为赤岭,又名紫金山、万寿山。
地仙之祖镇元子居于此地,特意开辟了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人参果宴就在洞天里举行,没有得到邀约和通行令牌的人,根本找不到门径进入。
叶知秋应约到了地界,不敢落足峰巅,迳自落在紫色砂岩的山根处,环视左右没有任何发现,俯仰天地也摸不着福地洞天的根脚,知道镇元子大仙的厉害,不慌不忙地取出清风道童所赠玉牌。
玉牌出世,就与一道灵光闪过,与偌大赤岭隐隐发生共鸣。片刻过后,灼灼日光分出一缕淡金的太阳真火,藉着玉牌为桥梁,折射到紫色砂岩上。
叶知秋看见金光四下游走,凭空刻划出门户的轮廓线条,紫色的砂岩也随之变成金相玉质,仿佛被谁往里拉动,在他面前缓缓地洞开。
有过一面之缘的清风道童,正在门后恭迎,与他对立的道童,叶知秋估计就是明月了。
只见他头顶双髻,黄发垂髫,目似点漆,面如羊脂,肤若敷粉,两袖清风,道袍飘飘,颇有清静出尘之意,望之不似凡人。
叶知秋心里咯噔一声,以仙人的眼睛去看,两位道童浑身泛起一层薄薄清光,与洞天福地随时保持共鸣。
“这便是传闻中的地仙道果,以洞天福地为根基,奠定长生不死的仙业,无时不刻维持着仙体的勃勃生机。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