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宋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2/2)

目录

对啊,大辽和耶律重元停不下来了,可大宋却不是,想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见势不好,只要边境一撤兵,唐奕对耶律重元的供应一断,好像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

曹佾见他沉思起来,又补充道:“说白一点,这个局是大郎设下的,是大宋推着大辽与耶律重元往前走。在这个局中,我们是庄家”

说到这里,曹佾飒然一笑,“相公就安心吧一切尽在掌握,十赌十赢。”

被唐奕和曹佾两人一通抢白,虽然话是说通了,也一下子霍然开朗了起来,但是,文扒皮面上有些挂不住,他这个宰相当的,这点事儿都看不出来

闷闷道:“我有什么不安心的反正又不是花我的钱”

唐奕暗笑,你就难撑吧上个月向边境增兵二十万,文扒皮的军饷现在还没解决彻底呢。

“现在观澜账上还有余钱,相公要是周转不开,可以开口。”

“不用。”

本来就别扭着,文相公哪肯服软,“老夫说了,朝廷的事不用你们操心,咱们各自办好各自的事”

唐奕一扁嘴,好心当了驴肝肺。

曹佾也是摇头轻笑,“那我去找晋文了,你们先聊。”

“老夫也走。”

唐奕更是无语,“相公过来,就是为告诉我耶律洪基登基这一个事”

“呃”

文扒皮汗都下来了,就这点事儿,哪还用他这个宰相亲自跑一趟,主要是一着急,把正事扔脑后去了。

“让你这小疯子一通抢白,倒是把正事忘了。”

“陛下让我来提醒你,大辽皇位已定,很可能辽朝对宋态度会有变化,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这倒提醒了唐奕。

“那他们还是快点变化吧,我还等着他管我要钱呢”

文扒皮一翻白眼,心中暗骂,你有钱给我点好不好特么增兵的粮饷是他挪用了攒了好几年的修河钱。

他倒是忘了,刚才唐奕还要让他张嘴,是他自己犯倔。

文彦博走后,屋里又只剩下唐奕和福康。

福康一边给他研磨,一边柔声道:“唐哥哥却是别总开文相公的玩笑,他挺不容易的。”

唐奕一偏头,笑道:“你到底哪头的怎么帮他说上话了”

福康道:“听父皇说,这几月,文、富两位相公为了尽力配合与你,东挪西凑甚是辛苦。要不是他们,咱们根本没钱往边境派兵的。”

第505章本来就不大

福康这么一说,唐奕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心里话,赵祯、老师,还有一众朝臣给了他无上的信任,让他主导燕云事务,可以说,要人给人,要兵给兵。

唐奕说要往边境增兵,赵祯和文、富更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硬着头皮扛下所有压力,往边境派兵。

要知道,当年西夏闹得最凶的时候,大宋都没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为什么如此痛快

无它,只为祖宗基业

而这两个月,在唐奕玩命的折腾下,成果斐然确实不假。但是,朝廷这几年攒下的那点“零花钱”,却是一个大仔儿都没剩下。

看着福康认真而可爱的面容,唐奕故作委屈道:“给他钱,他还不要,硬要充什么好汉,这却要怪我喽”

福康道:“他们也是好心,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唉”福康一句话就戳中了唐奕心中的柔软。

为了那块地,为了让老王爷不白死,大宋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一心了。这种氛围让唐奕觉得,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算了,一会儿国舅回来,让他去找富相公,尽量帮他们周转一下吧”

富弼还好说话些,不像文扒皮脾气那么臭。

福康闻言,笑得更甜了,“父皇说得没错呢,最孝顺的不是福康,而是唐哥哥呢。”

“嘿嘿”唐奕得意憨笑,一点都不嫌害臊。“一家人嘛”

“”

福康面嫩,又被唐奕说红了脸。

好吧,唐奕可不是福康心里那个意思。

缓了半天,福康才道:“唐哥哥确是办了件大好事,两位相公也不用再动修河钱了呢。”

“啥”唐奕一下把手里的书扔了出去。“他动的是修河钱”

“对呀倒是苦了河北两路的百姓。”

她以为唐奕一听是修河钱,有点生气了呢,毕竟河修关乎数百万百姓的民生。

不想,唐奕闻言,眼睛一瞪,“那不给了”

“”

一听是修河钱,唐奕本打算“接济”一下文扒皮的心思立马就没了。

他和福康想的正好相反:早点把修河钱折腾光才好呢

原因很简单。

庆历八年的大水,余波一直到现在也没平息。黄河改道之后,拖了六七年也依然没有修整。

按说,修河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关系到京东一直到黄河入海口近百州县的民生福祉,唐奕不应该拦着。可问题是,文彦博和富弼在这事儿上脑袋缺根筋,认准了六塔河那套方案。

没错,就是前几年让唐奕拦下来的那套方案,以六塔河水道引大河之水东去。

唐奕很清楚,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天水,肯定是要修而复决的。

可是,文、富二人不相信,坚持要修六塔河。唐奕不出钱,那他们就自己从朝廷财政里挤钱,反正是铁了心要修六塔河。已经攒了好几年,也快攒差不多了。

那么,唐奕既然不同意六塔河,也知道黄河治理迫在眉睫,他为什么不自己出一套方案呢

真不是他不想出,而是他没那个能力。

六塔河为什么会复决原因在哪他很清楚,作为一个理科生测量、造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

那可是黄河啊唐奕本事再大,也只存在于理论。况且,水利并非他的专业,真的让他去治理黄河,他自认没那个本事。

而且,北宋时期的水利技术,也达不到永绝后患的水平。

他不是不想修,而是修不了,至少现在是真修不了。他在等

等沈括,

沈括主持通济渠疏通,那不但是联通南北的大工程,而且于大宋来说,也是一次万载难逢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唐奕让沈括盯在工地上好几年,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