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宋 > 分节阅读 59

分节阅读 59(2/2)

目录

水果原浆只要一加热就会变味,遂不能用蒸馏法,只得用离心法,或者是油稀法来提取。这种技术,大宋是绝对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交通极不便利的古代,水果有地域和时令的局限性。

在盛夏时节,闻到还未成熟的桔子的味道,让曹佾怎么能不惊奇

而另一瓶,曹佾打开一闻,竟然是甜瓜的味道

“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曹佾觉得,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水果从来都是舌尖上的味道,还从来没有人把它当作香料来用。

“精油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调配。”

要不是为了丰富香水的种类,唐奕还真不想费这个劲。但是没办法,宋境适合提炼精油的花品,无外乎月季、菊花、茉莉等寥寥几种。

而菊花要九月才到花期,茉莉更是南方独有。

总不能香水上市之后,满城玫瑰香,开封的女人们都是一个味道吧

于是,就有了水果味的香水。

刚才曹佾说曹皇后不喜欢月季的浓郁,他才把桔子味的香水拿出来,当是卖个好吧。

曹佾小心地把两个琉璃瓶子收起来,对唐奕道:“我记得,有一次见你的案头有琉璃烧制的方法,你会烧琉璃”

“烧琉璃不难”

“那咱们自己烧制就是,还给那些红毛蛮商送什么冤枉钱”

唐奕白了他一眼,“烧出来容易,想烧好却难。”

“什么意思”

“跟我来”唐奕领着曹佾,向北屏的山边行去。那里有一处瓷窑,乃是当初连着回山曹佾一起送给范仲淹的。

这个瓷窑不大,工艺也一般,只能烧些土瓷,所以一直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开春的时候,曹佾建议把瓷窑关了,反正唐奕不差这小窑的那点进项。

但唐奕一直没关。一来,要烧制沼气灯的泥头儿;二来,他想试试自己烧琉璃。

这里说的琉璃,并非是中国的五色琉璃,而是玻璃,这种技术大宋没有。所以,透明的玻璃器皿都是由大食商人引进大宋的,极为昂贵。

唐奕知道玻璃的烧制方法,也知如何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得到无色玻璃,但却依然不顺利

到了窑口唐奕拿起一个烧好的玻璃灯罩递给曹佾。

曹佾一看,不禁皱眉。

这灯罩比大食商人那里订做的可是差远了,淡绿色,很浑,而且里面小泡密布。

“琉璃很简单,沙子、纯减、长石加石灰,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烧制就行了。”

“那为何咱们烧的不如红毛子的呢”曹佾有点失望,本以为又是一门好生意呢。

“两个问题解决不了,一是铁,二是去除气泡。”

“铁”

“对,沙子里含有少量的铁,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烧出来的发绿,而不透亮的原因。”

曹佾听不懂,但仍问道:“就没什么办法”

“有”唐奕答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沙子换成高品质的石英,粉料之后,再过一遍磁石筛子。”

“那怎么不换”

“因为没必要,气泡的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都是白费。”

“”

这还真是个问题就算再晶莹剔透的琉璃,一旦有泡,就卖不上价钱了。

“不过,这样也够用了。”

“这有啥用”

曹佾撇着嘴,做灯罩都没人用,谁会花几百贯装了沼气灯,却用这么次的灯罩

唐奕嘿嘿一笑,“你等着看就知道了”

奶奶的曹佾又想暴走这混蛋又是话说一半

之后半月,回山花田尽数收割。

若按往年流程,农户就要着手平整田地,为种冬麦做准备,可是今年却不同。

可能是唐奕搞建设搞上瘾了

望河坡和城中店铺两片大工地还不够,唐奕又雇了一大批泥瓦匠,在回山的三百亩旱田又盖起了房子。

这回不光曹佾,连王里正都是极力反对。虽然今年种花田回山收入不扉,但这三百亩好田是回山人吃饭的根本,盖上房子干啥

但是,唐奕一解释王里正就惊了

唐奕要种大棚蔬菜

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古代很早就有温室蔬菜,但却一直无法普及,更形不成产业。

为什么呢因为耗费太大温室蔬菜在古代那属于“高精尖”项目,投资很大。

从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就不难看出,蔬菜得种在屋子里,日夜烧火保温。

汉书中记载的温室仅供皇家用度,每年就要耗费几千万钱,而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百姓衣食尚不得温饱,皇帝也吃不起这比金子还贵的鲜菜

至于大宋。

也有反季蔬菜,而且技术比汉唐更先进。宋朝已经可以用火炕来无土栽培豆芽,可以利用光洼有阳光的坑洞来形成温室效应。但依然产出有限,且花费极大。

“大郎要把三百亩地都种上鲜菜”曹佾有点上头。有钱不是你这么花的啊三百亩地的温室蔬菜,那耗费得多大谁也不敢这么玩啊

唐奕笃定道:“放心,咱这温室耗费极小,入冬几乎不用以火薪升温。”

不用生火那还不都冻死了

古代制约大棚蔬菜发展的,主要就是透光材料的问题。古人以纸蒙窗,那透光性得有多差光源不足,导致形不成温室效应,只能用生火来提高室温。

而唐奕现在有了玻璃,虽说都是气泡,但是简单压制,做成平板的采光玻璃却是没问题的

第105章晒太阳

做温室的“房子”建得极为简单,用土坯垒成,不求精美,只求厚实保温。建的是一面坡样式,一面墙只有四尺来高,对面的墙不过七尺,不封顶盖,而是做出木格,铺上玻璃。

这样的简单大棚,几个瓦匠一天就能垒一橦。不出两个月,回山三百亩旱田就都变成了一面坡的大棚。

曹佾看着新奇:

“屋里和外面一样亮堂”

唐奕笑道:“不光亮堂,而且保温。冬日只要晚上在棚顶盖上草席,早上撤去,除了极冷之时生一点火提温就可。”

“开春把琉璃一撤,就能正常播种花田。”

“怎么样有这个大杀器,还怕咱们的新店不火”

曹佾笑得合不拢嘴。

反季蔬菜,只要耗费不大,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现在即使是在开封,冬日菜品也是极为单调,除了淞菜,就是萝卜,还能有点南方的鲜耦就算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