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猎杀1894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2/2)

目录

对此,于寒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解决了山海关方面,奉天之敌不足为虑。

忙完这些后,于寒看到罗永兴跟在江海生身后走来,似乎有话要说。

于寒见状招呼道:“罗参谋,今天的事情办得很好,没丢咱们救国军的场子”

罗永兴立正敬礼道:“谢师长夸奖,这是卑职的本份”

于寒看了看江海生,笑道:“这个参谋挺不错,你在哪招来的”

江海生得意道:“也就是十来天之前,他原本是五团的一个士兵,我见他能识文断字,当一个大头兵可惜了,就厚着脸皮把人要了过来,让他当了旅部参谋,没想到真捡了个宝。”

于寒点点头:“不错,你确实捡了个宝。罗参谋,别拘束,你看,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现在也不是谈公事,放松一点,坐下说话吧。”

“谢师长谢旅长”罗永兴说完端坐在下首,腰板挺得笔直。

于寒问道:“你是哪里人在哪里上读书的”

罗永兴站起身来了个立正:“报师长,我祖籍是赣南,后迁居粤省。先是念私塾,接着念了几年传教士办的洋学堂,之后又留学法兰西。”

于寒笑道:“坐下说,我只是好奇。你学的什么专业”

罗永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我学的是建筑,现在来说作用不大。”

“哈哈,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作用太大了。”于寒笑道:“你暂时就先在二旅干吧,以后辽东肯定要大规模建设,你到时就有了用武之地。”

罗永兴顿时激动起来:“谢师长”

“我看你刚进来时似乎有话要说,有话就直说吧。”

“是这样的,有些话我问出来可能不太合适,但我实在是想弄明白。”罗永兴说着忐忑起来。

于寒的好奇心顿时上来了,他摆手道:“无妨,你问的肯定不是私事。但凡公事,除了军事机密,每个人都有知情权。”

罗永兴瞅了瞅于寒,一咬牙问道:“师长,你是准备占一块地盘,做一方诸侯,还是有更大的打算”

江海生却是吓了一跳,连忙斥责道:“放肆这种话也是你能问的还不赶快退下”

于寒却一摆手:“没事,问得好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大家都知道,咱们又是占地,又是扩军,又是剪辫子,最近更是攻占了辽阳,和清廷之间已经没了缓和余地。

辽东大多人也不想再回到朝廷统治下的那种日子,否则,他们将失去土地和现在的生活,以及没有压迫、自由自在的日子。我也不愿意付出的一切付诸东流。

这样说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明白了吧”

罗永兴目露激动之色:“谢师长还请师长宽恕卑职冒犯之罪。”

于寒故作诧异道:“咱们的军规和军管条例中,没有这项罪名吧”

罗永兴一个敬礼后又问道:“师长胸襟宽广,卑职佩服;我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于寒耐心地说道:“问吧”

罗永兴倒是更加忐忑起来,不过还是问了出来:“是师长,请问,如果您大业有成,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秩序”

于寒哈哈一笑道:“你是想问我是想建立一个法兰西那样的国度,还是想当皇帝吧”

罗永兴:“”

于寒叹了口气说道:“朝廷与倭国一战,水师就不说了,陆军人数众多,武器精良,也不乏血勇将士,却一败再败,知道为什么吗”

这原因是深层次的,后世许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才归纳出来,罗永兴一个晚清理工男当然答不上来。

于寒也没指望他回答,而是接着说道:“根本原因,在于正攵体。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支撑工业化的进程,也无法掌控一支新型军队;

加上满汉隔阂,注定了朝廷不可能拥有全国性的号召力,也不会完全信任汉人,否则将倭军引入内地,举全国之力长久作战,倭国必败;很遗憾,朝廷做不到,百姓也不会响应;

那就只能靠朝廷自己了,但朝廷不信任汉人,偏偏战力最强的湘、淮两系都是汉人,既要用汉人,又要猜疑掣肘,面对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倭国焉能不败

以腐朽没落的八旗子弟,想要撑起一个几亿人国度的工业化,再掌握一支先进的军队更不可能,所以,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最终在短短半年,被一个当年的撮尔小邦打回了原形。

话再说回来,即使没有种族隔阂,落后的制度也必将束缚国力的发展,工业强国、实业兴国都只能沦为空谈。

用经济学上的话来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我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吧”

罗永兴疑惑道:“生产力生产关系”

江海生就更不懂了,伸长了耳朵等于寒解释。

于寒倒是诲人不倦:“这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德意志的两个伟大思想家卡尔和弗里德里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来的”

罗永兴肃然起敬:“师长目光如炬、世事洞明;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永兴佩服”刚接触于寒时,他顶多是畏服,现在则完全是敬服了。这才是个合格的好吧,指挥官,而不仅仅是拥兵过万的土皇帝。

于寒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这还是初二学的东东,要是玩起微积分、傅立叶级数,还不惊呆你们

罗永兴一思索后说道:“师长,我觉得您应该办个讲堂,我想很多人都对这个感兴趣的。我现在知道了,您说的富国强兵是真心实意,您发起的扫盲班也有利于开启民智,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拓宽百姓的眼界,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真相,哪怕只是一角。”

江海生一听,连忙也说道:“对,师长,不但要开讲堂,还要著书立传,这样的话,你一定会流,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