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2)
他知道去年莒州徐家全歼鞑子一个猛安的战斗。
从文府里出来,肯定是主战派官员。
听到自己来自莒州徐家,自然会在文相公那里说些好话。
哪怕只是把徐家全歼鞑子一个猛安这个事实告诉文相公,也足够文相公喜欢他这后起之秀了。
众人回到刚才议事的大厅,各自重新坐定。
徐世柳、徐世杨暂时没有位置,只得现在大厅中央站着,赵琳和春梅两个侍女则等在屋外。
“睦河的信,老夫刚才看过了。”
文相公坐定后,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说道:
“他请老夫照顾你在江南入学,老夫可以答应,若是以前,老夫亲自收你为学生也不是不行。”
徐世柳激动的暗暗攥紧拳头。
“但是,世柳你是有大前途的,现在朝堂上有些事,老夫反而不好教授你了,这样反而是耽误了你的前程。”
“文师何出此言”徐世柳茫然的问道。
“呵呵,文师,老夫倒是真想做你的文师啊。”文相公落寞的说道:“文家要败落了,你们这些青年才俊,可不要跟着老夫自误。”
文仲上前,把一份黄绢递给徐世柳,示意他打开看一下。
徐世柳满头问号,仔细看了看黄绢上的字迹。
片刻后,他有转手递给站在身边的徐世杨。
这张绢上抄录的就是金国使节这次南下提出的新要求,黄色的绢配红色的字,一条一条刺眼的很。
“吾明日就要面圣死谏。”
文仲缓缓说道:
“我也不瞒你,以圣上的性子,明日我应该就回不来了。”
“到时,文家彻底得罪圣上和朝中诸位大人,世柳你来的不是时候啊。”
文相公一挥手,打断儿子的话:“莫要在世柳面前说这些,他与此事无关。”
“稍待我会修书一封,给我在扬州的老友,让他教导世柳。”
“呵呵。”一直在仔细看那张黄绢,一言不发的徐世杨突然笑一声道:“我当是什么事呢,既然死谏真的会死,那就不要死谏好了。”
第167章目标:大运河
大厅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用复杂的眼光看向徐世杨。
实际上,为谏言君王而死,对儒士来说应该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家谱或地方志,都可以重重记上一笔的光荣。
何况大家都是主战派,怎么可能允许如此屈辱的条件
哪怕不能阻止,也要已死明志才对
“还未请教这位大人是”
既然出了头,徐世杨就不能再缩回去了,他上前一步,把手中的黄绢递还给文仲。
“这位是翰林学士文仲文大人,文老相公长子。”
旁边立刻有人代为介绍。
徐世杨微笑着朝那人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原来是文大人。”
徐世杨继续说道
“文大人真乃一代豪士,只是在下认为,文大人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上,实在太过可惜。”
“你是徐世杨吧”文仲反问道。
“正是在下。”
“我听说你被称为莒州雏虎”
“都是旁人谬赞。”徐世杨谦虚道“在下当不起。”
“既有这称呼,也是徐大人睦河的亲子,应该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吧”文仲皱着眉头说道“吾辈绝不能屈从鞑子的无理要求”
“可是,看诸位大人这样子,圣上已经屈从了吧”
“所以吾才要死谏”
“佩服”徐世杨先是恭维一句,然后又问道“可是文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
“文相公,您还有诸位大人,到底是一点都不想屈从鞑子,还是只是不想与鞑子和亲”
说一点都不想屈从鞑子,那是撒谎。
否则去年答应把岁币提高到银绢各30万,犒军钱100万的时候,就该有人以死谏君王了,如何需要等到现在
还有十几年前,屈辱岁月开始的那一刻,大周被迫向金国缴纳岁币的时候,文相公本人可是还在朝堂上呢。
“吾辈。”
文仲明显犹豫了一下,随后才重新坚定起来
“说实话,岁币不是不能给,和亲也不是不行,圣上称臣,反正已经称过一次了,这些事都好解决。”
“但六百侍女仆役、八百僧道、三千工匠,这么多人,若是北迁,必然牵扯甚大”
“不知多少人要为此家破人亡不说,这么多工匠到了鞑子手中,让鞑子做到甲坚兵利,这大周今后如何自处”
“原来如此。”
徐世杨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最低限度是不能把工匠送到鞑子手里。”
“最好是干脆没有这件事,工匠们都不出发,也不用征召,大家都留在江南为大周做工,对不对”
虽然觉得这话味道有些不对,不过文仲还是同意道
“没错可是圣上肯定会答应。”
“圣上答应就答应吧。”
徐世杨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文大人如今要做的不是什么已死明志,那真不值得。”
“您只需要把队伍北上的时间拖几个月即可。”
“然后,您想办法谏言,先让去年答应鞑子的岁币和犒军钱北上,我带兵在齐省把他们拦下,让鞑子一文钱都得不到。”
“之后文大人就以运河道路不畅为由,合情合理的阻止和亲队伍北上了。”
“到那时,恐怕就连朝堂上的投降派诸公,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让和亲队伍出发吧”
一众人等傻乎乎的眨巴着眼睛看向徐世杨。
一时半会,他们似乎无法消化徐世杨话中的意思。
“世杨,你的意思是,你会在齐省把运河切断”
不愧是主战派精神领袖,文相公比别人更早想通了徐世杨的计划。
“对,我来切断运河,这样大周无法与鞑子沟通,朝堂诸公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