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2/2)
这时皇后忽然再次开口,声音变得比之前更加幽幽,道:“陛下,请容臣妾再给您介绍,今日伴游之人,还有这么一些人。”
李世民目光一转,下意识看向另一块石碑。
在场大臣心中好奇,目光也不由自主看向另一块石碑。
结果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块光秃秃的石碑。
鱼俱罗那块石碑还好,至少上面还刻了七个大字。
然而这一块石碑竟然无字可刻,上面光秃秃一片看起来有些苍凉。
李世民明显发怔,忍不住道:“此碑又是何意”
只见长孙皇后幽幽一笑,素手掠过额前发丝,声音似乎不大,然而清澈可闻,皇后一字一顿,语气说不出的忧伤,道:“当年三征高丽,出动军卒百万余。”
李世民的目光瞬间一黯。
当年三征高丽,出动军卒百万余,那百万汉家兵卒几乎都埋骨在了辽东,甚至连人头都被剁下来铸成了高句丽炫耀武功的京观。
虽然三征高丽是隋朝吃的败仗,但是死的兵卒却是汉家百姓和子民。
这时李云猛地踏前一步,接过皇后话语继续说道:“当年三征高丽,征发民族两百四十万”
李世民眼光更加一黯。
那些民夫的结局,据说比军卒们更为凄惨。军卒们直接在战场死了,即便痛苦也只是脑袋被砍掉的一瞬,但是民夫们却被打成了奴隶,二十年时间里慢慢被折磨而死。
折磨而死
这四个字可不止随口说说那么简单。
人命有时候很脆弱,但是人命有时候又很坚韧,能把一条条坚韧的人命折磨而死,那个折磨的手段得是何等的凶残才可以。
皇帝目光再次看向第二块石碑,仿佛那块光秃秃的石碑上已经写满了名字,轻声道:“朕明白了,朕现在明白了,你们今日选的这些伴游之人,是要加上那些死在辽东的汉人将士和军卒”
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还有那惨遭折磨而死的二百四十万民夫”
再次停了一停,仍旧紧跟着再道:“那些民夫都是我汉家的百姓”
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并没有在意那些民夫乃是前朝之民。
不得不说,李世民已经猜中了渤海这边的迎帝之意。但是皇后忽然看了李云一眼,示意李云继续接着往下说。
于是李云再次踏前一步,语带解释道:“陛下,其实这石碑所代表的本意很多,并非单指三征高句丽死去之兵,也并非单指那些惨遭折磨而死之民。”
李世民面色明显一动,忍不住脱口而出道:“莫非还有”
李云大有深意看他一眼,忽然像是质问一般出声,语气却说不出的柔和,轻轻道:“当年天下大乱,百姓生于水火,十八路反正逐鹿中原,异族也趁机肆虐汉土,在那段日子里,我汉人死了多少人”
不等李世民有所感触,紧跟着又道:“今日我大唐慢慢强盛,渐渐拥有傲然崛起之姿,然而当初为了建立大唐,又有多少将士马革裹尸”
仍旧不等李世民有所回复,继续再道:“死去的将士勉强还能马革裹尸,至少能得到一个追封用来荫庇妻儿,但是那些死在一场一场战事之中的普通兵卒呢他们恐怕连名字都无法被人记住”
说到这里又是一停,语气变得无比肃重和坚决,一字一顿看着李世民道:“陛下,我们得让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皇帝的目光前所未有的亮起来。
“朕,正有心思如此”皇帝缓缓开口,语气同样说不出的肃重,道:“朕最近一直在想,大唐要建一座功臣记录阁,把那些随朕打江山开拓土的功臣择录其间,用以彰显他们的功绩和名声。”
第337章历史也是可以改的
皇帝越说声音越大,紧跟着又道:“朕甚至已经想好了,功臣最少要选二十四人,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功臣便选二十四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可以被人敬仰,死后也能享受大唐的香火俸禄,说不定能够成为阴神,世世代代帮朕守卫大唐的国土。”
这是一个帝王的胸怀,虽然博大但却免不了带有私心,李世民想建功劳阁的初衷或者是为了酬劳功臣,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着皇权稳固的本意。
即便如此,皇帝的打算仍旧震撼人心。
遍数古往今来,文臣武将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什么最开始是想吃得好活的好,再后来是为了博一个封妻荫子,等到这些追求全都达到以后,最终都想要一个青史留名。
而李世民要建的功劳阁就能让人青史留名。
在场大臣何止是意动,许多人的脸上已经显出了激动。
就连河间郡王李孝恭这种皇族,眼中也流露出争一争的热切。
青史留名
功劳阁中
这简直是陛下天大的厚赐。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这么能如此替臣子着想摊上这样一位胸怀博大的陛下,大臣们感觉自己这一辈实在太值了。
唯有李云目光直视皇帝,忽然轻轻摇头道:“二十四个人,太少了。”
满场热切的气氛顿时一滞。
二十四个人能够青史留名,还嫌少
却见李云缓缓走到第二块石碑旁边,伸手轻轻摩挲石碑上的棱角,悠悠道:“要立一碑,记所有兵卒之英雄事,要建一阁,选文臣武将之洒热血,无论是碑是阁,建成并非结束,以前死的,先记上,需要酬功的,选入阁,但这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此后哪怕十年百年一千年,只要有功臣为我汉家而奋斗,只要有卒为我汉土我战斗,哪怕他是乡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民,他的功绩也要刻进碑中,他的名字也要出现阁里”
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目光环伺在场所有人,忽然脸上淡淡一笑,显出一种悠悠之色,道:“既然要青史留名,何不代代青史留名。”
“厉害啊”
李世民心中一声狂呼
皇帝目光前所未有的铮亮。
若是按照李云这个建议去做,大唐建立一碑一阁,时时可以添加功臣名字,代代可以记载各种功绩,如此一来,何愁欠缺热血之辈一碑一阁,将会成为所有有志之人的目标,那些英勇之人为了能够把自己的功绩和名字载入其中,必然会毫不吝啬的为了汉家利益去抛头颅洒热血。
李世民心中一片火热,突然开口道:“此乃国之一碑一阁,应当有个庄重的名号渤海国主,你可有成竹”
这其实赐予李云命名之权的意思了。
在场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不由自主把目光聚向李云。
众目睽睽之下,却见李云仰头看向天空,似乎在盯着一片白云欣赏,又似在远眺天际的袅袅烟气,好半天过去之后,才听李云轻轻开口,道:“白云之上有神仙,人间功绩可凌烟。自古英雄多遗憾,当有一碑告苍天。”
“好”
人群之中无数喝彩之声。
四句诗一出,一碑一阁的名字便也出来了。
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