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7(2/2)
姜太东怒气填胸,上前一步抬脚将黑衣吏员踹倒在地,嗓音恰如雄师怒喝:“本官问你话呢说,究竟有没有下毒”
黑衣吏员已经被吓傻了,爬起来跪直身子,也不敢看姜太东,更不敢看王别驾,结结巴巴的言道:“刚才王大人的确交给属下一包药剂,让属下乘机放在崔公子酒中,然当时属下真不知道崔公子就是崔大人,大人,请你明鉴,真不管在下的事,一切都是王大人指示下官做的。”
一席话落点,众人大是喧哗,全都不能置信的望着王别驾,竟不敢相信他居然做得出下毒的事情来。
而与此同时,王别驾眼冒金星,巨大的眩晕感也瞬间笼罩了他,终于软倒在了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姜太东恼怒的瞪了王别驾一眼,问黑衣吏员道:“药剂何在拿来让本官看看。”
黑衣吏员点头间从怀中摸出了一个纸包,颤声言道:“根据王大人的吩咐,下官在崔大人的酒中下了一半药剂,这里还剩下一半,容姜大人过目。
姜太东接过,摊开纸包一看上面的白色粉末,脸色更是铁青,问道:“此乃何毒”
宁贞娇靥微不可觉的红了一下,开口言道:“本官刚才已经看过了,此药名为奇银合欢散,乃是一种劲道特别猛烈的春药,吃下去之后就会让人丧失理智,变得”说到这里,忍不住看向了崔文卿,清晰补充道,“会变得银乱不堪”
崔文卿好气又是好笑,抬起脚来狠狠揣在了王鹏举的身上,怒声道:“让你下春药,让你下春药,你崔大爷精力旺盛,是会用春药之人么让你侮辱我让你侮辱我”
王鹏举被他踹得抱头躲闪,连声哀号不止。
王别驾还想临死挣扎,起身结结巴巴的言道:“姜大人,冤枉,是崔文卿伙同此人来冤枉我,下官真的是冤枉的。”
姜太东看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黑衣吏员一眼,冷笑道:“此人乃是你的心腹,怎会伙同崔大人冤枉你,你当本官是三岁小孩可以任由你糊弄么”
说完,冷哼挥动长袖,显然根本就不相信王别驾之言。
第八零九章雅集头魁
见到事情终于真相大白,陈宁陌终于轻吁一声,淡淡言道:“姜刺史,既然事情结果已经真相大白,还请你秉公办理,还崔大人一个公道。”
陈宁陌身为现在官职最高之人,加之又是皇亲国戚的身份,姜太东自然不能对她的意见视而不见,颔首言道:“大学士放心,下官立即秉公处理。”
说完,他看得已经瘫在地上的王别驾和被吓得瑟瑟发抖、口不能言的王鹏举一眼,字正腔圆的清晰开口道:“经查:府州王别驾与其子王鹏举阴谋下毒欲陷害金部员外郎、北地四州安抚使崔文卿大人,现在证据确凿,不容狡辩,现本官根据大齐律例,褫夺王别驾其别驾之职,其罪行待禀明朝廷之后再行处理,至于王鹏举,则收监问罪,处流放之刑。”
话音落点,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拍手叫好之声,反观王别驾父子,则是哀声连连,痛哭出声,形容倒是有些凄然。
姜太东厌恶的看了王别驾父子两人一眼,抬手示意衙役们将其押走,待到场面恢复了平静,这才对着四周拱手言道:“诸位与会的文人才士们,现在扰乱诗词雅集的坏人已经就地正法,言归正传,诗词雅集也重新开始,现在请集英殿大学士、国子监国子丞陈宁陌,宣读今日获得诗词雅集头魁的诗社。”
话到此处,全场登时一阵轻哗,不少才子都忍不住窃窃私语。
原本刚才就已经听说过今日诗词雅集有贵客出席,没想到前来的贵客居然是朝廷的集英殿大学士,且还是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大学士。
如此才貌双绝之佳人,闻之便让人心生仰慕之感,更别提现在亲眼所见,让在场诸人自然是大感激动。
更遑论,还有一并到场的三十八名新科进士郎。
光凭这阵势,足了笑傲大齐文坛。
尽管已经猜到了结果,但当崔文卿看到高能对着自己挤眉弄眼权作示意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笑了。
果然,陈宁陌语气舒缓的开口道:“诸位才子,今日获得诗词雅集头名之词,乃是一库诗社才子崔轼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听到宣布结果,场面一阵轻轻议论。
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崔文卿就是崔轼,而崔轼就是崔文卿。
崔文卿的文才不消多说,那可是在洛阳城就已经声名遐迩的人物。
而一库诗社另一人苏轼,也是大齐文坛有名的少年俊杰,深受文坛盟主欧阳修的青睐,此二人组成的诗社参加诗词雅集,想不获胜都不容易。
陈宁陌稍事沉吟,沉声解释道:“本学士主持诗词雅集多矣,也曾见识过不少惊鸿绝艳之才人,作出惊鸿绝艳之诗句,然就实而论,今日府州中秋诗词雅集词作,文学水平可谓是古今罕见,绝艳当世,一首将进酒飞扬洒脱,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让人读之酣畅淋漓,而这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则磅礴大气,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可谓是今夜诗词之双绝。”
将进酒全诗在场才子们都已经听过,自然不会有所异议,然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却还没有与闻全文,闻言之后立即有人开口请求道:“大学士,既然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如此了得,那可就请你读来给吾等听听吧”
“对对对,还请大学士读来听听。”
“是啊,也可让吾等欣赏崔大人之高才。”
面对着一片请求,陈宁陌淡淡一笑,用宇扬顿挫的嗓音清晰吟哦道: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读到此处,陈宁陌高昂的嗓音忽地转入了低沉,就好似万里滔滔长江劈开连绵山峡裂空破浪而出,涌入了江汉平原,转为了舒缓平和。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待到全词吟哦完毕,众人震惊当场,久久回味,均是被此词所描绘的动人美景,以及其负有的深深韵味而陶醉了。
及至过了少顷,众人这才发出了一片倒抽凉气的惊叹,鼓掌叫好之声也是随之而起。
看着正频频对着四周人群拱手致谢,神情却谦虚和煦的崔文卿,苏凝的芳心内却是五味陈杂,一丝淡淡的苦涩弥漫其中。
“小妹”
一声轻轻的呼唤打断了苏凝的思绪,她蓦然转头,入目便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