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6(2/2)
而他刚才居然还能够与钦差大臣面对面的交谈,并让钦差大臣聆听到了他的诉求,这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也是跟随着周围的百姓,激动不已的拜倒在地,登时就泣不成声了。
台阶上面,崔文卿从容一站之后,转身落座在了时才安置好的那张桌案之前。
他的头上虽没有悬挂“明镜高悬”之悬匾,两旁也没有树“肃静”“回避”“威严”“廉明”之牌匾,身后更是没有海水朝日图,然百姓们却感觉到了无以伦比的威严之气扑面而来,远非那位叶县令能够比拟。
这时候,苏轼捧着一方官印走出,行至崔文卿旁边而立,亢声言道:“朝廷钦差大臣、检校安抚使崔文卿奉帝命巡狩隩州,安抚百姓,查究不法,官印在此,公正严明”话音落点,捧起官印左右展示一周。
见状,百姓们又是一片轰然之声,个个神情激动不已。
崔文卿拿起案上的惊堂木用力一拍,中气十足的嗓音已是响了起来:“诸位百姓,不久之前,官家以及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得知隩州异地安置之民发生乱象,大为关心,几经商议之后,特令本官为检校隩州安抚使,代帝巡狩隩州,平息乱象,今番本官初到保德县,见到诸位百姓围堵县衙,相信也是有所呈请,然只因公堂狭小,无法容纳所有父老乡亲入内,故此,本官今日公堂不设县衙之内,而是设立在县衙之外,现场办公,聆听诸位之心声,还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话落点,百姓们又是感动又是激动,原来这位钦差大臣之所以将公堂设在县衙外面,是为了方面让所有百姓呈请,可谓是体恤百姓。
现场办公呵,真是好新颖的词汇,没想到这个钦差大臣这样与众不同,霎那间,不少人心内都是充满了希望。
第六九六章就地免职
保德县县衙之外,人头攒动,议论声声,百姓们的情绪通通高涨。
端坐在桌子后的崔文卿目光巡睃一圈,扬起惊堂木朝着猛然桌面一拍,亢声言道:“现在本官开始升堂,请诸位安静。”
此话落点,原本嗡嗡哄哄的议论声登时就不见了,百姓们全都安静了下来,目不转睛的望着崔文卿,静待下文。
崔文卿顿了顿,这才正容言道:“不过在询问百姓呈请之前,本官觉得还有一件大事须得处理”言罢,声音陡然转为了严厉高亢,“来人,将保德县县令叶长春押上来”
此话方落,百姓们通通惊讶莫名了,都不明白这位钦差大臣为何要说“押”而非是“请”这就是何等原因
然还没有待他们回过神来,却见果真是四名衙役将叶长春从中堂内带出,反箭双手押到了台阶下面对崔文卿而战。
可见平日里威风八面,趾高气扬的叶长春这时候已是变作了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虽然依旧穿着得体的官服,然原本挺直的腰杆不知不觉有些佝偻,更显出了几分猥琐之感。
而离叶长春较近的百姓更是惊然发现:叶长春的双腿竟是在不可遏止的颤抖着,显然正害怕着什么。
见到周围满是围观的百姓,而钦差大臣崔文卿则面容严肃的坐在高台之上,叶长春早就已经吓坏了。
他本是地主出身,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对着崔文卿结结巴巴的言道:“崔文卿本官好好歹也是正七品县令,你不过乃从六品下检校安抚使,岂能这样对我”
崔文卿面色不改,冷声言道:“本官代帝巡狩隩州,查究不法,主持公道,即便是隩州刺史,本官也有先斩后奏之权,你这小小县令岂能例外”
“你你,”叶长青气得已经快要说不出话来,吭哧半响方才尖声言道,“我乃振武军折昭大都督推荐的县令,即便是朝廷要对我问罪,也必须询问折大都督的意见”
崔文卿冷笑道:“即便是折昭,也要服从朝廷的管辖,大齐岂能又国中之国阁下如此言语,实在陷折大都督于不忠,今日本官就顺便代替折大都督一道,惩治你这个昏庸官员”
这时候,百姓们终于听明白了,原来新来的钦差大臣将要问罪保德县县令叶长春
叶长春本在保德县的官声风评不是太好,加之这段时间一直对百姓们的陈情不闻不问,一时之间,所有百姓全都拍手称赞,欢声雷动了。
崔文卿一拍惊堂木示意百姓们暂且安静,沉着脸亢声言道:“诸位百姓,今日本官微服私访前来保德县,见到百姓围堵县衙请见县令叶长春,不意叶长春不仅未能聆听百姓们陈情心声,且还在后堂之内寻欢作乐,观赏歌舞,如此行径,实在乃官场败类,昏庸失职现本官以隩州安抚使、钦差大臣之身份,罢免叶长春保德县县令一职,在新的县令尚未到来之前,本官将坐镇隩州,为诸位乡亲父老主持公道”
话音落点,全场轰然雷动,所有百姓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钦差大臣做事情居然这么有魄力,直接就将保德县县令罢免。
而与此同时,叶长春霎那间面色死灰,这个身子吓得瑟瑟发抖,双腿一软已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崔文卿厌恶的看了叶长春一眼,冷冷吩咐道:“来人,剥去叶长春所穿官服,摘下他的官帽”
“诺”
四名衙役闻令上前,其中两人直接架起了坐在地上的叶长春,又一人上前摘去他的官帽,最后一人则脱去了他的官服
霎那间,原本官威赫赫的县太爷叶长春直接就焉了下来,形容说不出的狼狈不堪。
崔文卿挥手道:“直接将此人押走,送去河曲县交给折昭和隩州刺史。”
衙役领命,立即将叶长春押走。
及至这时候,叶长春才反应过来,顿时就声嘶力竭的大喊道:“崔文卿,你这酷吏,居然胆敢剥夺本官官职,我一定要到折大都督那里去告你一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你等着”
闻言,百姓们自然懂得折昭大都督的厉害,那可是堪比丞相的高官,一时之间不由为这个年轻正值的钦差大臣大感担心。
反观苏轼、宁贞等人,却是露出了啼笑皆非之色,到折昭那里去告崔文卿,此人真是傻得可以
押走了叶长春,崔文卿这才露出了第一丝笑意,亢声言道:“诸位父老乡亲,昏庸之官若不惩治,朝廷就无法彰显公道正义,今日本官在此,将认真聆听诸位诉求,并记录在案,若能解决,一定会上奏朝廷定夺,还请大家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罢之后,含笑望着百姓们,尽量使得自己看起来能够随和一点。
然崔文卿话音落点半响,百姓们却显得有了几分迟疑,竟是无人率先上来。
崔文卿也知道在目前情况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之下,许多胆小怕事的百姓都不敢当先陈述冤屈,于是乎想起一人,微笑言道:“对了,刚才本官进县衙之前,曾向一位老翁问话,不知老人家是否方便出来陈情。”
听到此话,百姓们全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崔文卿口中的老翁是谁。
然人群之中的老翁自然知道崔文卿说得是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位钦差大臣居然还记得自己,顿时激动的老脸涨红,一股热血也是陡然涌上了头顶,毫不犹豫的走出跪地大声言道:“老小儿拜见钦差大臣。”
崔文卿大手一挥,言道:“老人家腿脚不便,来啊,赐坐”
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