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2)

目录

再加上在宜昌县当衙役,家里两个弟弟也能照顾得过来。

马如月一一看过,觉得没有钱能住在这种官家宅院里其实也挺好的,至少说面子上能过得去。

心里能得到一点点的安慰。

阿全也确实是一个细心的人,将后衙里的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

虽然没有女主人,但是马如月看见的场景是有条不紊,到处干干净净的。

不过,她来了,也不可能处处都用这个阿全,最后还是决定要请一个管事娘子。

这些事儿且不提,先回马家村看娘亲。

江文远和周氏早就带着儿子回了江家大坝,也不知道古氏的情况怎么样。

马如月决定去了马家村再回江家大坝。

“呀,这是如月呀,啧啧,怎么越长越年轻,快看看,这是吃了什么仙丹”才刚走到村口就遇上马如花她们也回娘家,不同的是她是从马车上下来的,马如琴马如花却是走的路。

手中拉着一个黑不溜秋像猴子一样的小儿,一边羡慕的眼看向了马如月。

“可不能喊如月了。”马如琴抿嘴笑道:“你没听爹说吗,咱家姑爷当了宜昌县的知县呢,这会儿如月就是知县夫人了。”

“是啊,知县夫人。”马如花看着马如月身后跟着的婆子和丫头,奶娘手上抱着的孩子,她眼里闪过一丝妒嫉,不过很快就掩鉓了过去:“不过呢,不管是知县夫人还是知府夫人,终究是我们的姐妹,你说是不是,如月”

呵呵,现在来给她攀亲情说姐妹,有一点可以肯定,马如月的脸皮都没有她厚。

“真巧,你们也回娘家啊”马如月重点看的是马如花,倒不是她有多记仇,反正还得记当年有人挺着个大肚子在自己面前显排,今天的她依然是挺着个大肚子:“又要生了”

“是啊,这是老四了,前面两儿一女。”要说有什么值得羡慕的话,估计就是成亲后自己的肚子争气,两年抱俩,和马如月同一年出嫁,她都怀第四个了,马如月好像才生这一个吧:“对了,你生是丫头还是小子”

“我们府上的是小姐。”奶娘不知道是不是看惯马如花的那一幅德行故意插嘴:“你看看,我们家小姐长得可好看了,粉粉嫩嫩的,京城好多夫人太太都喜欢得不行。”

马如月心里抽了抽,这奶娘说起谎来也不打草稿。

有多少人夫人太太喜欢,她就抱到去过石府一趟,石太太倒是送了一个银项圈当做见面礼。

也没见得有其他的人喜欢。

不过,马如月觉得奶娘说的话也很打马如花的脸。

你生的才是丫头,她马如月生的是小姐呢。

“果然是一个漂亮的丫头。”马如花属于鸭子死了嘴壳硬的主,一方面想要讨好马如月,一方面又不想认输。

一口一个丫头,深深的遭了奶娘的厌恶。

“看看哟,这胖胖的小手像连藕节一样。”说着她就要伸手去抓。

“大小姐要睡了,生人可不能摸她。”奶娘巧妙的避开了:“大小姐是有脾气的,要是她不喜欢的人摸了她会哭闹不止的。”

“呵呵,有钱人家的丫头就是要娇惯一些。”马如花伸出的手垂在了半空。

“你见过谁家丫头娇惯了”奶娘气炸了,没好气的说道:“娇惯的都是小姐,因为大户的小姐才有娇惯的资本。”

她就是要娇惯,因为她有当知县的父亲。

“是啊,投胎就是一个技术活,投到大户人家就是小姐,投到乡下就是丫头。”马如琴见马如花还不自觉的想要在这些无聊的小事上占欺头,连忙向她使了一个眼色:“如月呀,你是回家看二婶吗”

二婶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热了。

不是早断绝关系了吗,这些年也没见着她们谁来孝敬过她娘。

“你先回去,我们回头到家里坐坐,看看二婶聊聊天。”马如琴道:“今天是奶奶生日,按理都该请你们一起吃个团圆饭,可是”

有些话马如琴又说不下去了。

“犯不着,你奶奶生日与我没有关系。”马如月就觉得很搞笑,老宅的人套近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出嫁女都要来攀扯关系了吗。

马如琴讪讪不语,马如花眼里闪过愤怒,但还是聪明的住了嘴。

“唉,其实都是一家人。”马如琴看着马如月的背影悠悠叹息一声:“有些事过了就不要再计较了,毕竟她年纪也大了,活不了多少年了。”

那与自己也没有关系

不过,有一句话叫好人命不长祸害千年在,马老太太这种作精的人一般都不容易死。

第三百一十一章想要修好

谭氏见马如月母女回来了,抱着外孙女一口一个宝呀宝叫得亲热得不得了。

“娘,您再这样亲下去回头马小跳就该给您闹了。”马如月看着这样子都牙疼,娘亲别是见着闺女就觉得好吧。

马小跳是马如海和关一珊生的儿子,因为从一开始学走路时就喜欢跳,结果大家都叫他马小跳了,真名倒是没人叫。

“姐,娘是稀罕闺女。”关一珊抿嘴道:“当时我怀着小跳的时候就忐忑不安的,惟恐生个闺女被嫌弃,结果娘说生个闺女她更喜欢,先开花后结果,就像她一样呢。”

“这么说来,我们家女儿倒是入了她的眼。”马如月看着谭氏将外孙女抱在怀里和旁边的马小跑高兴的说着话她也觉得好笑。

谭氏是性情中人,很多时候心肠也软。

就像马如青考了秀才,老宅的人就想要修好,她就开始犹豫不决了。

最后学是马如青坚持不回归老宅这事儿才作罢,否则的话,没准她都又和老宅的人打得火热了。

“大伯娘倒是一个好的。”关一珊和老宅的人打了些交道也大抵摸清了人的情格:“三婶也没有什么多话说,最作的就是那一位了。”

据自己的幺姨婆余氏讲,她和马老太太天生八字不和。

也就是相看两厌,都不喜欢对方。

在幺姨婆将马老太太这些年做下的事讲过后,关一珊也是觉得最好敬而远之的好。

倒是谭氏,总有些犹豫,听不得罗氏她们说的一些软话。

还说与老宅的关系不好怕影响如青以后的仕途。

这莫名其妙的担心作为让关一珊都有点拿不定主意。

“没有的事。”马如月气笑了,都不知道是谁给灌输的理论:“和老宅的人断绝关系又不是一两年的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谁会去刨根问底我说过,和老宅的人打交道别心软,否则对我们并没有好处的。”

现在马家的崛起让老宅的人眼红了。

不仅有宽大的房子,有自家上百亩的山林园子,时常看见马如建在家里抓鸡去卖给兰掌柜;再加上马如月转房嫁给了江家的二少爷成了知县夫人;马如青这个启蒙晚但潜力无边的少年考起了秀才;年纪最小的马如建却能将生意做的风车斗转,一切的一切,都值得他们相交。

马老太太以前最爱干的事就是在马黄山的坟前哭桑骂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