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是男儿当卫国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2)

目录

d:“好功夫。”

李大中鼻子哼了一声:“这也就是班门弄斧吧,看我的”他也是往后退了几步,除了装备以外,还有一根大绳,他紧跑几步,然后腾空而起,也是越过了这条壕沟,然后和吴小明趴在了一起。那意思是:“我还行吧”

吴小明没理他,在监视着围墙上的敌人。

武工队的其他人,一个个地不用竹杆,部跃过了壕沟。最后只剩下了韩行和区中队的向导二人。

韩行心话,原来这根竹杆也就是为自己准备的,还有那个向导,别人根本就用不着啊

从这个竹杆上爬过去也不是这么容易的,韩行只得慢慢地抓着了竹杆,就和一个吊桶一样,慢慢地向壕沟那边爬去。也就是仗着个年轻吧,还有那个前身的身体还算瘦俏,真要是个大胖子,那就真爬不过去了。

要是掉进了壕沟里那就麻烦了,不但弄一身臭水,“扑通”一响,也就暴露了目标,宣告了这次行动的失败。

区中队的那个向导也爬过了竹竿,八个人一齐注视着第二个障碍,高高的围墙。

壕沟的五十米处,就是高有四米的围墙。

围墙每隔着百十来米,就点着一个明亮的火把,围墙被照得虽然没有白天明亮,但是要想藏住人也是不可能的。每隔个五六分钟,就过来一个巡逻小组。这个巡逻小组有三个人,都是扛着刺刀步枪,一边巡逻着,一边还壮着胆子喊着:“围墙平安,围墙平安”

也就是说,五分钟之内必须通过围墙,否则,巡逻队一到,立刻被发现。

吴小明对韩行商量着:“韩司令,我看你就别过围墙了吧这边需要接应的人,你就在这边接应着行不行”

韩行一口否决:“不行,就咱们八个人,一块儿共进退。”

吴小明执拗不过韩行,只得不再说话了。可是心里却在说:“韩司令呀,你跟着我们就是个累赘呀”

围墙顶上明晃晃的,不时地看到一队巡逻兵过去,不远处,又一支巡逻队向着这边走来。

待一支巡逻队刚刚走过,李大中挺身而起,从背上放下了他这捆大绳,大绳上有一个三叉钩,就是无论钩子怎么甩,总有两头能挂上围墙。李大中把钩子在手里轮了两圈,然后“呜”地一声,就把钩子甩上了围墙,挂在了三合土的墙围子上。

李大中拽了拽还行,挺吃劲的,李大中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围墙顶上,然后把绳头迅速地甩了下来,武工队员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围墙顶。

韩行最后一个爬上来,他看到了这个围墙顶上也就是有三米来宽,两边都有城堞,城堞上一个缺口一个缺口的,可供士兵射击。李大中又把三叉钩挂在了里面的城堞上,然后把绳头甩在了围墙里头,自己首先爬了下去。

武工队员一个个的爬了下来,李大中最后抓住了绳子,虚空了一段,然后手一抖,绳子的力量就像是一条蛇一样,在空中翻腾着,最后传到了三叉钩的身上,借着这股子劲三叉钩腾空弹了一下,落了下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在了李大中的手中。

这个时候,另一支伪军的巡逻队从墙顶上就过来了。

八个人屏住呼吸,待伪军的巡逻队过去,这第二个障碍总算是通过了。

前面不远处还有一条壕沟,这也是罗兆荣的精明之处。就是越过了第一条壕沟,翻过了围墙,这一条壕沟也足可以挡住很多人的脚步。

但是作为武工队员来说,并不把这条壕沟放在心上,因为它只有两米来宽,一米多深,壕沟里无水。武工队员们一个个跳了过去,然后进入到比较黑暗的罗庄村。

罗庄村真是经过改装过了,别看有一个个的大门,但是这些大门都不能进,进去也是死路一条。不时地,有一个个的半人高的小洞,这里头就是阵了。不懂局的不敢进,进去了也不知道能通到哪里去。

但是向导懂啊,他搬开了一个堵在小洞外的玉米个子捆成一起的玉米杆,钻了进去,武工队员们就和一只只油滑的钻地鼠一样,也跟着一个个地钻了进去。向导领着武工队员们三转两转,转过了一个院落又一个院落,转过了一条胡同又一条胡同,真把韩行也转迷糊了,这才来到了赵殿贵的宅子旁边。

向导做了一个手势,那意思是,这就是赵殿贵的房子了。

韩行看了看周围的环境,隔着赵殿贵的宅子二十来米远,就是一个大炮楼子。也可以说,只要是这个院子里一有动静,炮楼上的机枪很快就压制下来了。

韩行点了一下头,这么“精密的技术活”儿,只能叫李大中和吴小明上了。李大中和吴小明都脱了鞋,赤着脚,这也是怕惊动了院子里睡觉的人。

李大中往地上一趴,吴小明踩着他身上,一下子就蹿上了一人多高的墙头。吴小明从墙头上下来,李大中也跳了下来。就连吴小明都没有听到,后面有一丁点儿的响声。

第235回打掉敌人的耳目七

李大中在前,吴小明在后,两个人就在地上爬着,一边爬着,一边把耳朵竖了起来。两个人先是爬到了北屋的窗户底下,用心听了听,屋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像有人睡觉。两个人又向西屋爬去,把头贴在了西屋的窗户底下听了听。

屋里传出了两个人的呼吸声,一个声音粗,一个声音细,不用说,这个粗点儿的就是赵殿贵了。

吴小明和李大中会意地点了点头,吴小明向着屋门口一指,还是老样子,由李大中破门,吴小明掩护。

李大中抽出了刺刀,小心翼翼地拨动西屋的门拴,谁知,这个门拴竟然是带弹簧的,刚拨动了一块儿,它又弹回来了,刚拨动了一段儿,它又弹回来了。李大中不禁着急起来。

李大中一着急,就加大了力度,手一使劲,弹簧断了,发出了“啪”的一声脆声。

这一声响,西屋还没有声音,东屋倒响起来了,一个吓得变了腔的女人问:“谁呀”

她这一喊,炮楼上的岗哨也听到了,咋唬起来:“干什么的,口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