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1/2)
d起立”
体同学一齐站了起来,向韩行大声地喊着:“老师好”
韩行也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地说着:“同学们好。”
这些同学们都坐下了,然后聚精会神地在等待着政治老师上课。
韩行扫了他们一圈,内心是十分的复杂和不安。
这些学生都在十七八岁,小的有十六七岁。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武平三高的不同年级的毕业生,个人之间存在着或深或浅的同学感情,既没有什么恩怨,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由于战争的爆发,他们都经历了失学的痛苦,如今有了读中学的机会,都怀有一种努力学习,以求上进的兴奋心情,来给自己的人生加油增添动力的。
可是日本人的侵略,国家的大片领土被敌人占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们能游离于政治之外吗不可能的。也可能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刀兵相见,互为敌人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临时上课的政治老师,就要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国家的概念,民族的概念,分清是非好歹,以求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韩行开场白就说:“同学们,太大的道理就不讲了。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武平县吧都驻扎着哪些军队哪位同学愿意回答。”
这么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
韩行指着就近的一个同学说:“请报上你的姓名,并回答。”
这个同学站起来说:“我叫庞凤禄,目前我们武平县驻扎着日本人的队伍,国民党的队伍,还有治安军的队伍,还有共产党的队伍。”
“请坐下,”韩行说,“那么我再问一下,如果你们毕业后,愿意加入哪一方的队伍,为什么请回答。”
韩行这一问,同学们卡壳了,有的人虽然想说愿意加入哪一方的队伍,但是不敢说,怕暴露了自己的政治倾向。终于,还是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韩行对他说:“报上姓名,请你说”
这个学生站起来,对韩行说:“我叫张召风,我愿意加入治安军的队伍。为什么呢,因为治安军的队伍饷水高,士兵每个月有五块的现大洋,当官的就更多了。”
他这样的一席话,立刻引来了几个学生的白眼。这样的细节,韩行观察到了。一个普通的学生,竟然有这样的思想,于国家的独立于不顾,还要充当日本人的汉奸。实在是令人悲痛,令人伤心啊
这也就是说育人于心啊,与其培养了一个汉奸,还不如不培养。他的学问越大,对国家的危害也越大。
第83回第四联合中学二
这也不能光怨他,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韩行对他客气地说:“请坐下,还有没有别的同学要说。”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叫白一杆,我愿意加入国民党的队伍。我是中国人,愿意保家卫国,愿意做文天祥,岳飞,不愿意做秦桧,吴三桂。”
这样的学生也有些可悲,国民党在武平县的所作所为,你看不见吗为什么还要加入国民党的队伍。但是他还年轻,愿意做文天祥,岳飞还有他的可取之处。
韩行带头鼓起了掌,很多同学也为他鼓掌。
韩行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回答不了的,同学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们又开始了举手了。
韩行对一个大个子学生说:“请你站起来说”
那个大个子站起来,对韩行说:“我叫冯保平,请问韩行老师,我们县里,抗日来说,是共产党起的作用大,还是国民党起的作用大”
韩行笑了,对这个同学摆了摆手说:“请坐下,下面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党派也好,一支军队也好,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我们武平县,共产党打了多少日本人,国民党打了多少日本人,大家回家的时候,没有听大人说吗同学们在街上转的时候,没有看见吗我们县里齐子修的队伍,不但不打日本人,还打八路军,恐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吧
对于国共联合的问题,蒋委员长早就做过一致联合,共同抗日的有关承诺,发布过一系列的有关训示。可就是这个齐子修,还有罗兆荣,他打过日本人吗没有。而且,他还暗地里帮着日本人,说白了吧,他也就是个汉奸”
这个时候,又有学生举手了。韩行对他说:“请你讲”
这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叫张二目,我认为,罗兆荣这样做,也有他的原因。他也是先杀xxx,xxx,然后再打日本人。”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学生叫起来反对说:“我叫王春山,罗兆荣的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共产党,八路军是抗日的政党,是抗日的队伍,而罗兆荣专门和共产党、八路军作对,他就是汉奸。”
白一杆站起来对王春山说:“我看你就是叫共产党赤化了,是共产党的一套思想。目前的政党还是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掌权,国民党的军队不是在到处打鬼子吗。”
冯保平又站起来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国民党呢,有的抗日,像薛岳将军,李宗仁将军。有的不抗日,和日军人穿一条裤子,齐子修、罗兆荣就是这样的人”
政治课上,两派学生辩论起来了,一派是以冯保平、王春山为首,一派以白一杆和张二目为首。他们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韩行目睹着这场大辩论,心里有数了,看来在第四联合中学里,共产党和国民党早就在这里争夺学生了。武平县的共、国、日之战,在这个联合中学里也激烈地上演到了。
不过可悲的是,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年轻学生啊同饮一井水,同吃一地粮,思想却是如此的差异,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啊。
可见,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的思想在于对他们的教育。
韩行对他们摆了摆手,大家不说话了,停止了争吵。韩行对他们说:
“同学们,你们都是青年,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用好了地方,就能为中国的大厦添砖添瓦,使中国的这个大厦建得更好,建得更牢固。如果用得不好,用偏了,就可能和秦桧、吴三桂那样,为国家,为民族,帮倒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