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 > 分节阅读 612

分节阅读 612(2/2)

目录

当已经无险可守的时候,钟铭召集起自己的徒子徒孙,拿着武器朝改良军团发动最后的冲锋,灵燧枪的共振齐轰,让钟铭的追随者像麦子被收割一样的倒下,临死前呐喊的“诛暴政”,仿佛仍余音绕梁一般。

“牧月起义”是悉伯大革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起义,而“牧月起义”被镇压,标志着悉伯大革命中狂风骤雨般群众运动的结束,督政府彻底失去人心,名声在民间变得臭不可闻。

绵绵细雨悠悠扬扬的从天上落下,宛如一件透明的丝绸衣服披盖在巴蒂罗斯的身上,只是此时燃烧着火焰的巴蒂罗斯破坏了一切美好的景象,国民自卫军在死寂中拖动着尸体,将他们给扔到火堆里去。

按理来说这些人即便是死了,也应该被挂上绞刑架,但是马埃尔仁慈的特赦了这些因生活所迫的可怜人,残党在绞死以后也被允许以焚烧的方式离开人世。

搬运尸体时,卫兵们总是会听到尸体摩擦地面的声音,而旁边就是温暖的柴火堆,只不过尸体不容易点燃,再加上今天还在下雨,所以得放一个法师在那里施展火焰魔法,让柴火堆始终保持燃烧。

可是即便如此,有些卫兵在搬运尸体时,感到的是极度的空虚与寂静,仿佛一切都没了声音一般;尽管旁边就是燃烧着尸体的温暖柴火堆,卫兵感受到的却是切骨的寒冷,他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

阿拉比仍然是这么想的卫兵中的一员,当他搬起又一具尸体时,他看到又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孩尸骨,尽管这具尸体尽管脸被打没了一半,但从骨架中可以判断,于是阿拉比彻底崩溃了,他宛如沾染瘟疫般的抛开这具尸体,然后踉跄的逃走了。

这次逃回家以后,阿拉比就发烧了,由于高昂的物价使得他没钱去治疗,几天以后就一命呜呼,他的妻儿只能在失去顶梁柱的情况下艰难为生,几个月以后因为一次入室抢劫,全家被饥民给杀死。

第八百三十九章:制霸南疆六十五又又又暴动

对于巴蒂罗斯来说,大历2929年暨新历2年与去年一样,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只不过去年的恐怖统治时代,是死气沉沉的灾难,而今年则是血与火的暴乱。

或许今年灾难从去年“雪月起义”就已经初露倪端,今年则在经历“牧月起义”以后,又发生了“雨月冲突”。

由于悉伯经济越来越混乱,使得马埃尔的督政府不得不进行新的改革,这次他们在雨月5月的改革措施,是废除硬币的通行,改为一律采用纸币或金银货币,并强行从民间收缴硬币。

这个措施自然再次极大的激怒了民众,就如同上次废除印有塞利提三世头像的小额指券一样。

此时不少退役老兵已经无法忍受下去了,他们为悉伯献出了自己的汗水与经历,却又被草草辞退,还要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混账措施。

因而在雨月时,许多高举着希艾烈和季伟罗这些人的条幅走向街头,要求督政府赔偿自己的损失,这便是“雨月冲突”。

督政府如同过往一般,对这次请愿活动采取几乎不闻不问的态度,只有几个负责人不断地劝说老兵们先回去,并信誓旦旦的保证,督政府肯定会解决老兵的困境,但是当老兵询问有何具体措施时,负责人就顾左右而言他了。

可是“雨月冲突”可不能和前两次起义一样对待,更不能镇压,要知道这群人都是悉伯的老兵,在前线与神圣秩序同盟交战过的。

倒不是督政府良心发现,体谅老兵们曾经对悉伯做出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年初时迫于补给困难,一口气裁退了30个军团,也就是9万军队,再加上已经退役的,此时老兵数量超过十万人,关是来到巴蒂罗斯请愿的就有3万多。

这么多的军队,要是督政府像镇压市民那样镇压这些军队,导致他们像阿拉罗农民暴动那样给督政府来一场,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没人敢这么做。

可是督政府既不敢镇压请愿者,又不肯为老兵的未来埋单,那怎么可能解决冲突啊所以巴蒂罗斯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些议员悲观的感觉到,一场老兵叛乱即将爆发。

在这个风雨欲来的时候,刚刚而立之年30岁的“雨月将军”奥兰治上书,对此事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妨组织老兵前往开拓区屯垦,以解决督政府与老兵之间的冲突。

这几年奥兰治过得很憋屈,自从老长官马埃尔走了以后,他与新任东线大元帅巴勒克拉诺的相处并不好,巴勒克拉诺更喜欢采用自己提拔的老人,而不是奥兰治这个喜欢独走的将军。

所以在巴勒克拉诺治军的时候,奥兰治与普埃迪这一对难兄难弟,始终都在后方坐冷板凳。

所谓穷则思变,闲的发慌的奥兰治从老兵运动中察觉到了自己的机会,因而有了这次上书。

说实话,奥兰治所提出的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可却是督政府目前所收集到,能让自己损失最小的主意,因而在没有更好方法的情况下当即就同意了,命令出主意的奥兰治回到巴蒂罗斯,负责组织老兵屯垦的准备工作。

奥兰治接到命令以后当即启程,然后又提拔普埃迪作为自己的副手,这个当初雨月独走有功的主将也受到巴勒克拉诺的打压,恨不得插翅立刻逃出东线,自然立刻应允。

对于老兵来说,要自己离开熟悉的本土,去对他们来说极度荒凉的开拓区屯垦,自然没几个人会很乐意。

但是是否乐意是一方面,是否愿意又是一方面,这个主意再怎么说也是一条出路,许多老兵并没有和督政府死扛到底的勇气,因而在督政府软硬兼施与奥兰治魅力的情况系,许多老兵选择屈从。

不是所有老兵都屈从,但这些屈从的老兵无疑大大分化了请愿者的数量,这下数量少了以后,督政府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在最后通牒期限过了以后,督政府当即出动国民自卫军,命令他们对仍然滞留在巴蒂罗斯的老兵进行武装镇压。

镇压持续了一个下午,三十多个老兵被绞死,五千多个老兵被逮捕,剩下的请愿者一哄而散,“雨月冲突”暂时告一段落。

“雨月冲突”消息传到南方以后,引起神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