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3(2/2)
此外随着战争开启以后,组织还又多了一个大派系,那就是“投诚派”,即那些投奔“悉尼统一组织”的当地贵族,这群人觉得“悉伯派”都是一群小年轻,图样图森破,和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帮人对所谓“悉尼统一”的态度和赫尔斯没多大差别,之所以要加入叛乱,理由和“第一次悉伯战争”一样,不满不断被迁入的悉耐克人,他们只是要借助这次战争驱除悉耐克人罢了,“悉尼人统一”这个口号只是嘴上喊喊。
这就是赫尔斯在这场战争中所带的组织,赫尔斯必须依靠这波人去击败菲力地域百年的霸主菲氩
哦不对,派系还没有说完,赫尔斯发现随着自己的加入,“悉尼统一组织”又多了一个派系,即“赫尔斯派”,也就是紧紧围绕赫尔斯为核心的成员,这批人大多是来自“悉伯派”的底层成员。
“赫尔斯派”的建立是赫尔斯默许之下形成的,赫尔斯并不是想争权夺势什么的,只是自己毕竟是“悉尼统一组织”的领袖,虽然是空降下来的名义领袖,但还是得当担起领袖的责任。
可是进来以后赫尔斯才发现,空降下来的自己除了不朽史诗的威望以外,在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的根基,很难使唤的动这帮人按自己的计划去做事。于是赫尔斯按照自己炼药的经验,决定找一批助手,这就是“赫尔斯派”的由来。
那那些昔日以崇拜赫尔斯为由加入“悉尼统一组织”的,如今“悉伯派”的高层呢他们声称现在自己成熟的多了,认为让悉伯独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把事情全部寄托在赫尔斯身上是很愚蠢的,要为领袖分忧。
并且赫尔斯对待悉耐克人移民和西菲力人移民较为温和的态度,也使得包括佩拉乌雅在内的“悉伯派”非常不满,这让“悉伯派”有抛开赫尔斯独走的理由。
赫尔斯这也很为难呀,毕竟赫尔斯是出生在迪马而不是乌尔多奇或者那罗,远离贸易线的赫尔斯对悉耐克人和西菲力人没有那么多的苦大仇深,再加上赫尔斯心存和解的期待,所以尽可能的不施加故意惩罚措施。
“悉尼统一组织”内部的分裂程度大体如是,不过即便是这样的组织,在开战之处也处于高歌猛进的势头,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你的组织烂没有关系,只要你的敌人比你更烂,你就能赢了。
“第二次悉伯战争”爆发以后,潜藏在各地年轻的“悉尼统一组织”成员大多数是“悉伯派”的一齐动手,掀起了浩大的声势,一时间悉伯当局的统治摇摇欲坠。
最关键的是,“悉伯派”的袭击刺激了不少当地悉尼人贵族,这群悉尼人贵族早就对悉耐克人垄断悉伯高层位置感到不满,没有出路还屡屡被欺压的他们,也选择了顺应造反,很快将当地的控制权从“悉伯派”夺到自己的手中。
毕竟,“第一次悉伯战争”之后暂时缓解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到了不得不爆发的地步,这一次的“第二次悉伯战争”,给了这批对现状极其不满的悉尼人贵族一个绝好的叛乱机会。
所以这次叛乱从一开始,“悉尼统一组织”就是失序的,大批领土貌似打着组织的旗帜,实际上控制权掌握在当地贵族的手上,然后这批贵族都向赫尔斯讨要统治权与合法的身份证。
这怎么办给不给啊“瑞英派”极力支持当然要给,不给不就寒了兄弟们的心吗这还怎么继续拉拢同道啊
可是位置不够容纳这么多怎么办就不能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吗给这些义士加一个假将军之类的职位不就行了于是一时间悉伯的官位漫天乱飞,元帅封了十几个,将军封了十几个,议员更是多达上千个,当然都是假某某职位。
虽然这种场面看的很不堪入目,但是有效就行了,起码在战争爆发之初,“悉尼统一组织”可谓是势如破竹。
悉伯只拥有“悉伯行省”这一个行省,首都兼首府设立在中心的乌尔多奇,由东向西分别是乌尔多奇那罗乌克,这是悉伯仅被允许与悉尼进行贸易的城市,并且近乎是一条线,所以又被称作贸易线,也是悉伯掌握最得力的三个主城。
悉尼也有类似的设置,即瓦鲁图、吉大、巴蒂罗斯,其中巴蒂罗斯与乌尔多奇和迪马都接壤,但是迪马禁止与巴蒂罗斯进行贸易。不过悉尼的禁令没有悉伯那么严苛,并且也没有悉耐克人,所以矛盾不如悉伯方面深。
贸易线的北方有三座呈现倒三角形的主城,作为顶角的是格奇,左侧是迪马,右侧是洛夫洛夫也是悉伯最北方的城市;南方有两座主城,坐落在那罗山脉西侧的付迪东,和悉伯最南方的乌奇琴查。
随着“悉尼统一组织”向悉伯与菲氩宣战并进军以后,除了乌克以外因为乌克全都是悉耐克人,没有悉尼人,其他7座城市都爆发了规模不一的叛乱,乌尔多奇和那罗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是其他5座城市不是被叛军夺权,就是无法脱离暴乱状态。
在瑞英参谋的策划下,“悉尼统一组织”压制住直接进攻乌尔多奇这种不切实际的计划,而是让组成的军队由赫尔斯带领2335年,从悉尼的巴蒂罗斯出军,首先进攻北部的格奇。
赫尔斯帅军到达的时候,格奇仍然处于悉耐克人与悉尼人的交战之处,因为悉耐克人虽然素质较高但是人数较少,而悉尼人则占据大多数,结果赫尔斯军队到来后,在叛乱的悉尼人接应下,不到一天就攻进城中,3天以后更是完全控制了格奇。
随着格奇的沦陷,大大鼓舞了各地的悉尼人叛军,很快迪马、洛夫也纷纷被悉尼人叛军控制,并向格奇派来效忠请求,等三城援军汇聚一处以后,往东先进军那罗。
那罗扼守着那罗山脉唯一的通道,是悉伯本土通往菲氩中允许军队通过的唯一道路不算乌克的话,赫尔斯的军队没有进攻那罗要塞,仅仅是切断了那罗要塞与乌尔多奇联系的通道。
几天以后,南方也到来了两支军队,那是控制了付迪东和乌奇琴查的悉伯人叛军,此时已经进入冬季,于是大军将盘于那罗城下修整并整合。
随着叛军隔绝了乌尔多奇和那罗的通道,悉尼控制的巴蒂罗斯又落井下石般的断绝了与乌尔多奇的商贸往来贼贵的黑市还是可以有的,于是乌尔多奇就瞬间成为了菲氩控制的孤城,整座城人心惶惶。
大历2336年一开春,赫尔斯就只留下部分军队用于继续封锁那罗,随后率主力进军乌尔多奇。
当赫尔斯率军到达的时候,乌尔多奇城内的悉尼人贵族也发上了大规模的叛乱,在里应外合之下,赫尔斯用了4天的时间进攻城墙,最后是赫尔斯一个人上去开无双才打进去,接着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完全控制住乌尔多奇,俘虏了大批的悉耐克人贵族。
至此,叛乱不到半年,悉伯在那罗以西的领土就全部丢失,于是赫尔斯在还燃着战火的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