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5(2/2)
还有标准化生产的作坊,各种黑科技秦朝的精华,都没有被继承下来。
张正书歎了口气,如果是个人修路的话,怕是穷尽张家的财富,都未必能修得了从开封府到京兆府的水泥路。修路这东西,果然还是要国家出手才行。偏生宋朝,或者说那些自诩为精英的文官,并没有这个认识。张正书觉得,如果道路畅通的话,宋朝的经济肯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南北货物的交流,都大大节约了时间。如果是京兆府到开封府修了水泥路,何须五天才到怕是三天就能到了。
不过好消息是,御街的改造已经完成了,而且饱受好评。
没办法啊,这御街平日里不止是皇帝走,毕竟宋朝皇帝也没那么霸道,官员也是经常走的。如今的官员都阔气了,嫌骑马碍事,都坐上了马车。当然,他们不敢去购置四轮马车,只是买了普通的马车。
这普通的马车,真的没啥技术含量,除了能转、能走之外,全身上下都是毛病。
只不过嘛,这坐马车比骑马好的地方在于,骑马屁股硌得疼,而坐马车能坐在厚厚的垫子上,倒也舒服了一点。但是,马车走在汴梁城中的青石板街上,坑坑洼洼的,饶是垫子再厚,也不免被颠簸得有些心烦气躁。
但是,一到这御街上,嘿,神了,这马车立马就平稳了起来,甚至好几次因为太过平稳了,这两里长的御道,已经让不少文官给睡过去了。
这说起来也得怪这做官的睡眠不足,特别是赶上这上朝,四五更天就要起床了,能不在马车上眯一会眼睛么要是别处也就罢了,这青石板街用久了,自然坑坑洼洼的,马车走起来十分不顺畅。再加上木头的轮子磕在地上,一磕保管什么睡意都给磕没了。
可到了御街就不一样了,这新造好的御街平平整整的,好像拿压路机压过,一点颠簸都没有。
别说是四轮马车了,就算是普通的木头轮子马车,那也是一点颠簸都没有的,顺滑得很所以,再加上那些文官本来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那就很正常了。
而在御街上讨生活,营生的小贩,本来也是颇多怨言的。要知道,这御街一修就是一个月,哪怕是半封闭施工,也阻碍了这些人的生意。可这到底是御街,而且人家还是拿着圣旨施工的,也是敢怒不敢言。
但没想到,因为这水泥路实在太过新奇,不是石头比石头还硬,也平平整整,半点不见坑洼。这样的路,实在是让人心神嚮往,导致很多人都不远路程来御街看新奇。这不,这些小摊小贩的生意,立马好了不止十倍
这一下,这些小摊小贩没了怨言,反而感激起修路的人了。
要是这路不新奇,岂会有人不远路程来看新鲜,看热闹再加上来的都是一些社会名流之人,那消费能力是杠杠的,要不是禁军在皇宫前维护秩序,怕是都要发生踩踏事件了。这样的盛况,堪比庙会
而且庙会也没这么持久,足足新奇了半个月,人流才逐渐少了。
这会儿,又有流言起来了,大体上是说这水泥路啊,其实不算贵。如果仅仅是修家门前那几丈路的话,百来贯钱就行了。甚至,还能帮你把门口的大树都围成一个能坐人,还能养花的小花坛。
这宋人都是好脸面的,听说了这事,纷纷出去打听了。
这不,一打听,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下不得了了,一看到同等阶级的人,家门前都是水泥路,你的还是青石板街,或者是黄泥路,这怎么体现身份这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这差距就出来了。没办法,即便是青石板街和水泥路都有差距,更别说黄泥路了。张正书就瞅准了富人想显摆的心理,给他们设了这么一个套。
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
想想看,这但凡是家中有点余钱的,谁肯认低人一等啊哪怕是咬牙,都要修路,都要让自己不输旁人。
甚至一些阔绰一点的,把整条路都包了下来。
为啥
因为张正书出了一个蔫坏蔫坏的主意,谁出钱修路的,他还在路旁用水泥竖起一个小小的路牌,上面刻有修路者的名字。要是这条路没名字,甚至你还有命名权这下不得了了,要知道竖起碑文,那是流芳千古的美事,即便先前不动心的人,都动心了,甚至为了一段路都要争得不可开交。
汴梁城中的道路,纷纷被商贾、富绅、土豪给佔去了,就为了在路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张正书还得出动人来调节纠纷,甚至还主动给他们献计:“这开封府到大名府的路,可没人捐献啊你瞧瞧,这么长一段路,抖出去多威风还有啊,这到底是官道,官道上来往的都是大人物”
这话都没说完呢,人家就一挥手:“嘿,钱算甚么,我修个十里的说好了,路牌得大些”
张正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收钱办事,绝不含糊。
要是张正书自个修路,怕是掏个家底乾净,都没有多少人承他的情,反而会觉得这人是冤大头。最多嘛,就是夸这路修得好,马车走得平稳,人走得舒服罢了。这就是为什么俗话说“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了,这修桥补路的,谁知道是你修补的啊
要是你做点好事就留名,那只能说你这人不是真好人,是假好人。要是真好人,做好事咋就能留名呢很强盗的逻辑对不对可人家就是这么想的,你是好人,我就合该占你便宜。你修桥补路,我用了,不说谢,也不需要知道修桥补路的人是谁。说不定呐,还得啐两声:“呸,哪个缺德的家伙修的桥,这么窄,万一我掉下河里咋办呢这路也是,都是坑洼,要是摔着了,修路的人不得赔钱才行”
瞧见没,就是这么个心态。
而且,是大部分的人心态,不是小部分人的心态。
张正书却愣是把这个给改了,只用了一个“炫富”的噱头,就把修路的事,变成了炫富、光荣、留名千古反正啊,就是好事,别人都念着你的好。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修路可以,但钱丢进水里都能听个响,万一修路别人不待见不说,还天天骂你,那干嘛还修路啊
这会不一样,张正书的手段多着哩。
你瞧这路牌,刻上去的,谁都抹不掉,做不了假,这样扬名的大好事,富贾、乡绅能拒绝吗肯定是无法拒绝的。而且,上面还写明了这人捐钱多少,修了多长的路,这都是财力的象徵啊
再加上张正书暗中派人去宣扬,这修路就是做好事,做好事自然是得神明庇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