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2)
南御苑,在汴梁城城南的南熏门外,夹道为两园,园中有闵河水支流贯穿,又名玉津园。南御苑建于后周显德年间,是汴梁城四园苑中最早的一座园林,内有方池、圆池。原本为车驾临幸游赏之所,也是皇帝藉田的所在地。换句话说,皇帝表演“亲耕”的地方,就是在这了。
南御苑内里有一支由军校兵隶及主典组成的服务队伍,以三班及内侍监领。主要任务是“岁时节物,进供入内”,为此,这里种植了大量的农作物,仅麦子的种植面积就佔据了园的一半面积,还种有桑、稻等农作物。每年仲夏麦收时节,皇帝都要亲自前来观看麦子收割。除了麦、稻等大宗农作物之外,这里还种养了各种奇花、异果、珍禽、怪兽。这么说吧,南御苑其实就是宋朝的动物园,只不过寻常人是不能进去看的。
当然了,群臣是可以进去看动物的,跟后世没啥差别。普通百姓也能进去看动物,只不过要在每年的三四月份罢了。只要是大宋的子民,都可以在开放期进入玉津园,不收门票。
再次见到张正书,这三百六十个禁军校尉明显是喜出望外:“教官,你怎么又回来了”
“别吵吵,谁吵吵的先给我去跑一圈南御苑”
张正书黑着脸说道,这大过年的加班,本就是触霉头的事,这些丘八还这么不长眼,真的是该罚
南御苑佔地面积非常宽广,甚至比一个小镇都要大了。这样的园子里跑一圈下来,那也是累得慌的,这些禁军校尉们全都闭上了嘴巴。
见他们识相地不说话了,张正书才黑着脸说道:“陛下有旨,明日于南御苑宴射,你们,要作为军事演习的兵卒,露一手给那些夷蛮看陛下还说了,要是办砸了,轻则夺官下狱,重则流放千里这不是开玩笑的,谁要是出了岔子,自己去领罚吧”
听了张正书这句话,这些禁军校尉们鸦雀无声。
太吓人了,他们差点没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
“但是,如果成功了,你们前途将一片光明皇家军校,也会因为你们,而把招牌打响更重要的是,官家还有赏赐给你们这是一个光宗耀祖,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们要不要把握”张正书瞪了一眼他们说道。
“要”
这些禁军校尉们条件反射地答道。
“好,军心可用。才隔了几天,我教你们的东西没忘吧现在就列队,操练起来董成虎,你出来指挥”张正书下令道。
“是,教官”
怀着激动心情的董成虎,还有那些校尉,因为太过激动,反而动作出了差错。被张正书狠狠地罚了一百个俯卧撑之后,才总算是恢复了以往的风采。
“勉强还成”张正书歎了口气,然后喝道:“休息一下,等会穿上甲胄,再练一次”
“是,教官”
第八百九十三章:太疯狂了
在张正书紧急集训禁军校尉的时候,赵煦发布了一则玉津园赐各国贺乾元节人使弓箭御宴口宣,其实就是发布了一则通知,或者说是请帖,请各国使臣、满朝文武到“玉津园”来参加“宴射”。
这个“口宣”存在的意义,就是用来表明宋朝皇帝与各国使臣的君臣关係。这也是汉人王朝的一个特色了,极好脸面,不讲实际。这个风气瀰漫开去之后,连契丹人、党项人都被带偏了。那这则口宣写的啥呢这么说吧,“口宣”并非是赵煦主笔的,他的文采也没到这个地步,而是由翰苑之臣代笔写就。就好像后世一些老闆要写东西,没理由是自己动笔的,肯定交给手下去做。而宋朝翰苑这些人,本来就是靠笔杆子吃饭的,肯定比赵煦专业多了:
“有敕卿等:方居朕馆,属地暇辰,特命射侯,庶几观德。仍举匪颁之式,用昭春异之恩。已差枢密使、武宁军节度使、司空、检校太师兼侍中、鲁国公曹利用押伴,兼赐卿等弓箭、御宴,想宜知悉。”
这口宣还没送到满朝文武家中呢,各个报纸小报已经小道消息满天飞了。
再一次印证了宋朝报刊业的繁荣,以及宋人对武力的渴求,甚至有人专门提前到玉津园外支好摊位,就等宴射开场了。为啥呢因为第二天,肯定有超多的百姓涌到玉津园外等待宴射结果的,而宴射的结果,朝廷也会派人沿街通报。
这么理解吧,这就相当于宋朝版本的奥运会,各国齐聚一堂,只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虚假宣传,表面上其乐融融地射箭,背后实则明枪暗箭,互相攻伐。
为什么非得是射箭呢
很简单,因为唐朝流行的马球,和契丹贵族流行的马球,大宋没有赢的可能。而射箭的话,有神臂弩在,其实就等于是开挂了。这么说吧,从古至宋朝,射箭都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一种最特别的竞技活动因为大家都会啊,这就好办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
这么说吧,比射这种事,通常都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一种非正式的外交活动。当然了,如果有需要,它就是正式的外交活动,看皇帝怎么看待了。有时,皇帝需要用它来炫耀民族强劲和国家武备之盛;有时皇帝则需要比赛射箭来调解气氛,联络感情。
当然,这样比赛往往使优秀的射手获得展示高超技艺的机会,给国家和民族争了面子,也使自已荣耀一时;而最兴奋的,莫过于百姓了额,好吧,其实是地下赌场。
谁都不会以为宋朝没有地下赌场吧
呵呵,那“鬼樊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那就是赤果果的“嘿”道啊不敲诈勒索,不开设赌场,他们吃什么
所以,这样的“盛世”,许多妄想一夜暴富的宋人都疯狂起来了。宋人疯狂了,那么营业额也会跟着涨的,看看那些先知先觉的小摊贩们,已经把位置霸佔一空了。待得张正书在集训后,日落前出了玉津园时,差点没吓一跳:“我滴个乖乖,怎么回事啊这是”
这时候,赶着四轮马车的马车夫说道:“小官人,你不记得了,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盛事啊,都在猜谁会伴射哩要是去下注,说不得还能赢些钱银。”
张正书当然知道,所谓“伴射”,其实参赛选手的意思。这个参赛选手,当然是皇帝定夺了。按照以往的规矩,一般都由殿前马步三司中抽选的。而殿前马步三司里面的神射手,早就被人研究透了,甚至还有人认为和年龄、体力有关,所以超过一定岁数的“候选人”,自然是赔率低很多。
其实,别的不说,殿前马步三司的禁军士卒校尉,甚至统兵大将都跃跃欲试。要知道,大宋极为重视宴射,所以神箭手层出不穷。再加上约定俗成的,宴射胜者,有金带、升转官资之赏。这其实在侧面证明了,大宋真的对这一特殊外交形式很重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