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43

分节阅读 343(2/2)

目录

这些,赵煦都能忍。

但是,赵煦不能忍蔡京和他不是一条心的,不是和新法一条心的。

蔡京胆敢攻击京华报社,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很有可能,赵煦冷眼看着他们全都跳出来了,才一次性全都贬官别以为赵煦做不出来,怕朝堂动荡什么的。赵煦无所畏惧想想看,赵煦亲政那会,清洗了多少朝堂重臣呵呵,朝局动荡,那怕什么文官还会因此罢朝不成

说实话,赵煦并不相信文官会罢朝。要是宋朝的文官都这么有骨气的话,那就不会出现投降派了。

不得不说,系统分析得很有道理,因为赵煦确实是这样的性子。

现在,张正书就只能指望赵煦了。要是赵煦都保不住他的话,那张正书只能认命了。这一下还不至于要了“大桶张家”的命,但是发展势头被遏制住是肯定的。而张正书的计划,又要推迟好几年。这是张正书难以忍受的,要是这样的话,他肯定要闹点事情出来,弥补上这一次的损失。最起码,该向赵煦讨要几个政策吧

“小官人,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周铭有点害怕,毕竟宋人对待“官员”这个东西,是有天然的畏惧感的。特别是周铭这个走私贩,还是个情报头子,这些都是刑统上的大罪,周铭能不害怕吗

“淡定点,怕什么最多也不过是禁了报纸而已。”

张正书倒是没那么害怕,虽然他也舍不得京华报,毕竟这是他一手创办的。但是事不可为的时候,就要转入敌后打游击战了小报。

虽然张正书不太认同小报,毕竟没有什么连续性,培养不起百姓阅读报纸的习惯。但是,这么做起码能保证报纸的出版。

“好像也是”

报纸怎么样,周铭一点都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张家会不会因此没了。

周铭自小被张根富收养,对张家的感情,要比张正书深厚多了。

毕竟这一次的对手,可是那些个贪官啊

宋朝的贪官太多了,多得周铭都叫不全名字。面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即便是皇帝都要掂量掂量,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商贾实在是对付不了啊,非战之罪

“倒是要小心蔡京恶心我们,相信我,他做得出来。”

张正书实在太了解蔡京了,自从知道蔡京第一站就去了左曹侍郎那里,张正书就让郑时弼和郑月娥把账本整理出来,包括张家的一切账本,做得滴水不漏。

有了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做账实在太简单了。

在加上张家的账本历来都是清白的,即便被人查账也没什么。想栽赃没门

第七百六十一章:对付皇权

周铭倒是很轻松,一点也不紧张地说道:“小官人早有准备,那有甚么关系”

张正书倒是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很清楚,蔡京的手段远不止这样。

“对了,你去遣人暗中散布传言,把蔡京的商铺名声都给我弄臭,像什么克扣工钱,虐待雇工,缺斤短两什么的。顺便,再把蔡京开办商铺的事散布开去,看他怎么应对”张正书觉得,他也要跟着出招才行。不然的话,总是被动挨打算什么事

周铭苦笑道:“小官人,早就做过了”

“做过了吗”

张正书一脸惊愕,“好吧,那我们就等着吧”

其实,现在张正书也没辙了,只能等赵煦和蔡京过招了。现在的他,还没有资格参与到那样的游戏当中。毕竟,这是权力的游戏。现在张正书除了等朝堂斗争的结果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虽然很无奈,但这就是事实。

“权力确实是个好东西啊”

张正书叹息了一声,“但也容易让人着迷,让人疯狂,让人忘记了初心”

事实上,每一个贪官也好,权臣也罢,他的初心肯定是想实现心中抱负的。或安邦治国,或治理一方,或广施仁政,或辅佐君王达三代之治但是,随着手中的权柄愈加,他们就在权势里迷失了。真正能坚持初心的人,太少了。官场是一个演戏的舞台,每一个官似乎都在演戏,不过戏演砸了,就会被钉在历史上的耻辱柱上

就算是这样的文官还记得粗心,想要在位置上做点实事,但他是靠着不择手段来上位的,那他还是得沿着老路走下去。

这就是不顾一切上位的代价,也是不洁身自好的结果。

说实话,张正书并不觉得蔡京能力差到哪里去了,就凭着他用宋朝的经济学识来处理宋朝的经济危机,张正书认为他已经做到了最好。而且很多印象流,蔡京除了做坏事,好事一点都不做。其实不是的,蔡京也做过好事。正史上,宋徽宗时开创的居养院和安济院,就是蔡京提议的。

或许蔡京是出于良心不安,才做出这等事来。

但是嘛,这样的功绩也抹杀不了。只是相比起蔡京做的坏事来说,这样的好事是功不抵过的。

本质上,蔡京可能并不坏。但是他一贯的作为决定了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因为他靠着贪腐、靠着拍马屁上位,那么身后肯定也跟着一群这样的家伙,唯蔡京马首是瞻。如果不想被这伙人抛弃,那么蔡京就必须接着这么做,为这个小人党“牟取利益”。

官场上历来如此,只要一步走错,那么就回不了头了。

为何

因为你的把柄在别人手上啊

除却一开始的不坚定,后面贪污上瘾了,就是后悔了。但是后悔没用,一次不坚定,以后就等于绝了最稳妥,但也希望渺茫的路。试想一下,朝廷三年开科,中间可能还会有恩科,一次科举少说也要录取个两三百人,整个朝廷能有多少官少了说,起码都有几十万。怎么这么多呵呵,科举取士还不算,还有蒙荫、纳粟等等做官的途径,官员能不多才怪了。

宋朝也无奈啊,最后只能因人设岗了。冗官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这么官,你想脱颖而出,做到最厉害的那个,谈何容易

人,总是朝着最容易的路子走的。

抱团谋取利益,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傻缺像欧阳修那样,直接把朋党论丢给宋仁宗的,还真不多见。结交朋友是人的天赋,是人的本能,志同道合,自然就走到一块了。后世太祖不也话说了么,“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咳咳,虽然这是整理的,但经过太祖的口发扬光大了,也姑且算是真理吧。

所以说,结党营私,这是天性,克服不了的。但官做到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