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34

分节阅读 334(2/2)

目录

做皇帝有啥好的,吃的东西还不够张正书自己做的好吃,每天还要辛苦工作。当然了,皇帝可以任性点,不想工作整体流连在后、宫也没人说什么。但是做一个昏君的代价挺高的,万一把江山搞丢了,那恐怕天下之大,都没容身之处了。

正史上这样的皇帝还真不少,所以说做皇帝是个危险职业,就好像走钢丝一样。哪里能像张正书这样,每天优哉游哉的,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了,往太师椅上一躺,一眯眼再一睁眼,就又过了一天。最关键的是,就算张正书不工作,赚的钱也没见少了。

当然了,这种话不敢跟赵煦说,会让赵煦惦记上自己的。

“话说赵煦会不会动心呢”

张正书也是纳闷,那图纸都递上去好久了,赵煦怎么一点声息都没

要是赵煦来个不承认也不否认,张正书就更难办了。在后世还好,你建房子还可以去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搞手续,弄齐手续了就可以开工了。在宋朝你虽然省了这些个步骤,有地随便你盖房子。可盖房子是盖房子,建城池是建城池,这可不能混为一谈的。你私自建一个城池,你想做咩啊,造反啊

你还没来得及建城墙呢,禁军就能把你围了,欢迎到天牢吃牢饭

所以,这么高风险的事情,没有赵煦点头,没有实际的旨意,张正书根本不敢动作。

嗯,当然了,不建城墙,盖连排钢筋混凝土房子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么一来,张正书就变成了大宋版本的开发商了,这并非是他想要的。张正书只想把配套设施弄齐了,开一家“家乐福”超市的连锁店,然后吸引百姓前来买地盖房子而已。开发商神马的,张正书觉得太没有技术性了,要是他把房价推高,说不定要被多少人戳着脊梁骨去骂。看看后世就知道了,那些开发商都不知道每天要被骂多少次。

再说了,一味推高房价,很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一旦引发物价持续上涨,那影响就大发了。

张正书知道,即便他做开发商,在宋朝也是顶级的开发商,只要建好了房子,就不愁卖不出去。可卖出去之后呢,宋朝的物价上涨,百姓还活不活了一旦引发通货膨胀,那距离农民大起义也就不远了。适当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发展,可一旦超过了警戒线,以宋朝的调控,能回到正轨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张正书不屑于去做什么开发商,他想做的,只是给汴梁城做几个卫星城,人造出“天险”来。

第七百四十一章:分期付款

有了这样的人造天险,最起码对于京都汴梁城来说有了最后的保障。再不济,等狄夷铁骑马踏中原的时候,宋朝君臣还能转移到这样的坚城里去。只是张正书不明白为什么赵煦这般不上心,搞得他都郁闷了,这可是张正书废了好几天功夫才画出来的建设图纸,尽善尽美的,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啊

“算了算了,他不下旨就算了,打不了我先卖地好了只是,没人会来买啊”

张正书一阵烦恼,思来想去只能先在内黄口那里帮助受灾百姓盖房子了。

“银行再赶赶工,还有半个月就能装修完毕了。再选个黄道吉日开张,立即派业务员去内黄口那里拉业务”

这个业务员张正书都想好了,其实就是张根富原先手底下的行钱。所谓“行钱”,就是第二放贷人了,还时不时充当暴力催债人。张正书要洗白他们,自然是要给他们安排个职位才行。业务员就是最好不过了,而且提成也不错。正思前想后的时候,门房来禀报,有一个人前来拜访张正书。

“谁啊”张正书倒也纳闷了,他之前的名声都臭大街了,就算有人来投稿,也不会找他的。再说了,来拜访也好,怎么不递上名状、拜帖

门房说道:“前几次来过的秀才”

“是我”

张正书还在小楼上坐着,往下一看,果然是勾当皇城司公事王庆。

“你先下去吧。”

门房走了之后,王庆施施然上了小楼,一边看着他,一边感慨地说道:“你还真的挺悠闲的啊”

“我好吃懒做犯法了吗”张正书也不管他,躺在了太师椅上,连直起身都懒得。“要茶自己倒,上好的清明前茶叶。”

王庆撇了撇嘴,说道:“你那炒茶咱家吃不惯”

“不识货”张正书嘟哝了一声,这宋人也是矫情,喝个茶都要往茶里放什么葱蒜姜的,好端端一杯茶,愣是弄出了“黑暗料理”的质感。更无语的是,一大票人还非常喜欢。好在,不是所有人的审美都会被带偏的,起码炒茶的市场在慢慢打开。有的宋人也吃“点茶”,但偶尔也会泡一壶茶来当开水喝。

王庆在张正书的对面坐下了,先是观察了一番周围,发现没人的时候,才轻声问道:“你老实说,你到底想做甚么”

“什么我想做什么”张正书一头雾水的,不知道王庆在说什么。

“你给官家送去的图纸”

王庆苦笑不已,“朝廷里已经闹翻天了”

张正书倒是好整以暇,继续倒在太师椅上:“那关我啥事我是觉得那地方地势不错,可以给汴京城增加一个人为的天险罢了”

“可你知晓,建一个城池需要多少人力、财力么”

王庆严肃了起来,“如今西军陷入攻夏的泥沼里,国库的钱银好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了,朝中本就有说三道四的,如今又要建城,国库哪有余钱再说了,若是要建成天险,必然会成为官家的行宫所在。那么,建设行宫,需要钱银吧这钱银,谁来出”

“我不是把建城计划写在里面了吗,你们没看”

张正书倒是不急了,既然引起了重视,那就足够了。

现在距离正史上的“靖康耻”还有二十八年的时候,就算满打满算,也还有二十七年。这么长的时间,还建不起一座城

王庆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即便是只建城墙,只挖护城河,只建护城桥,附带盘旋上山的甚么水泥路,估摸着也要花费数百万贯罢”

张正书想了想,这个数字倒是差不多。

“没错,但是不一定要立马拿出来的啊”张正书也早就写进密信里了,“工期预计在三年到四年之内,那就是说,分期付款的话每年只需要一百万贯钱就行了。”

王庆苦笑道:“就算是一百万贯,国库都拿不出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