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官人 > 分节阅读 310

分节阅读 310(2/2)

目录

张正书却心中敞亮,大抵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错,都是因为丘陵的阻隔。看着村外的那些丘陵,虽然不大,但在宋朝这会,就好像天堑一样阻隔了村子和外界的联系。再加上村里的农田,大多是瘦田,只能种粟米,收成能好才怪了。民以食为天,农民种田都吃不饱肚子,那这村里怪不得就衰败至此了。

“人,还是有的。”张正书瞧见了,在一间茅屋里透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那是一个小女孩。但是这个小女孩有点营养不良,脑袋很大,可身子却很瘦。张正书的心中,突然有点疼。他最看不得别人受苦了,何况是一个无辜的小女孩

“你们是甚么人”

这时候,随着一声大喝,散落的茅屋里,都钻出了几个光着膀子的汉子,手里都拿着锄头等事物。

“无量寿福,贫道走方路过此地,惊觉此地风水有惊人之变,似有困龙冲天之势,才特地前往一看。”郭骞道长很上道,一下就进入了角色里。张正书都啧啧称奇,人才啊

这时候,好像是地主模样的人,从唯一一间青砖院子里走出来:“真人有礼了,小老儿忝为丁村的里正,不知真人何出此言”

“老丈,你看”

郭骞手中拿着拂尘,遥指着那丘陵。此时,太阳正好在丘陵上空,散发出日晕来。“那日照山岗,宛若长虹贯日之像。原本,此地风水就不好,乃是困龙之地。龙脉至此,已经不能再进一步。老丈,你的先祖有没有告诉你,此地为何叫丁村”

“这还用说吗”周围的汉子大声说道:“我们都姓丁,自然是叫丁村了”

郭骞却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你们瞧不见么,你们村的田地阡陌,与邻村大有不同。所呈之态,乃是个丁字。丁,意谓着钉,亦就是钉子的意思。再看看那阡陌,像钉子一般横亘在村中,这是在困龙啊”

那个里正大吃一惊:“还有这等说法”

郭骞也不是信口雌黄的,而是真正开始帮他们点拨风水:“是与不是,你们心中自然知晓。若此地仅仅是阡陌如此,那还不叫困龙地。偏生那山上,是不是有个小池,里面的水即便是刚刚涌出,也滚烫如沸”

“神了,神了,真人,你说得全对”那里正这会不信都要信了,连带张正书都惊讶不已,心道:“难道这老骗子还真的会看风水”

郭骞却正色道:“那就是斩龙池,龙血全都集中在那口池子里了,岂能不滚烫如沸水这阡陌是困龙钉,那池子是斩龙池,此地自然就是困龙地了。瞧瞧你们村,再看看邻村,是不是田地收成都少得多而且灾祸、寿命也短得多”

这时候,连带那些看戏的汉子都惊呆了,不信也得信啊

但是,张正书却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虽然不知道郭骞是怎么做到的,那这一切只能说是巧合。阡陌的事,张正书觉得是牵强附会了。而那丘陵上面的池子,明显就是个温泉,什么“斩龙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但是呢,可能因为水太过滚烫了,可能有六七十度,不太适合直接浸泡,所以才没有人当做是温泉。而且这水里可能有很多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害无益,这些地里面自然就长不好庄稼了。

看上去,郭骞说得头头是道。但张正书却心中好笑,这简直是信口胡说啊

但是,能把一件没影的事都扯得这么玄乎,那确实是本事。怪不得郭骞之前能混得这么开,有这种本事去哪里都饿不死呐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张正书,简直就是命中的克星。

里正急了:“真人,屋里请,我们坐下慢慢详谈”

“不必了,这地方拖得越久,这困龙地的危害就越大。贫道愿渡此地,也不求财,只求你们按照贫道的法子来”郭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张正书看在眼中,都快把肚皮给笑破了。

就在这时候,里正家中也走出来一位秀才模样的人,斥道:“荒唐,此地根本就不是甚么困龙地”

张正书一愣,然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这应该就是那狗官派来的地师了”

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实证

其实不用张正书提醒,郭骞也知道碰到同行了。

在风水行当里,十个地师有九个是骗子,剩下那一个是真有本事的。但郭骞很肯定,他的对手不在此列,最多也就是一个“风水爱好者”,水平可能和郭骞不相上下。但是,若说到骗人,这个秀才估摸还差了点道行。

只见郭骞好整以暇,淡淡地说道:“这位也是地师么不知道这位地师,有何高见”

虽然语气很平淡,但是郭骞眼中的不屑,却深深地刺在那秀才的心中,弄得那秀才心中一阵慌乱。“哼,此地明明就是牛眠地,是可以出神童,出个大官的。老丈,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了么,那山岗看起来像一只卧着的牛,这肯定是牛眠地了”

郭骞笑了,这么一句话就足以判断出对方的风水水平了,简直是不入门啊这种人,说他是“风水爱好者”都抬举了他,简直就是比骗子都不如的,纯粹是信口胡说。骗子,还要做功课哩,像郭骞,早年他游历大江南北的时候,曾经仔细研究过大名府的龙脉走向,所以才能胸有成竹。这个秀才,简直是不知死活啊

张正书却故意装傻充愣地问道:“什么是牛眠地”

郭骞淡淡地解释道:“晋时有一穷苦之人,名唤陶侃。幼时家境贫寒,命途多舛。未及冠,遭父毋之丧,将下葬时,家中牛忽然走失不知所在。陶寻牛途中遇一地师,言前方见一牛眠山污中,如安葬亲属,可位极人臣。地师言毕忽隐身而走,陶侃葬于是处。后周访果为刺史,声名显赫于宁、益二州。陶侃后人之中,有陶渊明者,最为出名”

张正书明白了,原来是陶渊明的祖先啊

当然了,张正书也怀疑这种典故,是陶家后人故意散布出去的,好宣扬他们陶家是天定发家的。

在儒家天人感应的理念下,这种玄乎其玄的传闻是很有市场的。儒家自然不信鬼神,但是对风水却笃信不疑。特别是晋朝,还有谈玄这么一说。风水理念,其实就是晋朝时的郭璞创立的。到了唐朝,由杨筠松补充完整。“既然知晓此典故,认得牛眠地,你还不认输”

那秀才嚣张地叫唤了起来,模样甚是讨打。

郭骞却好整以暇,不疾不徐地说道:“贫道为何要认输牛眠地的典故是典故,但此地绝非牛眠地”

那秀才脸色有些慌乱,强作镇定地说道:“呔,你这牛鼻子道人,胆敢出此言此地形似牛眠之态,如何不是牛眠地了”

郭骞淡淡地说道:“依照形态而分,乃是风水上的喝形,喝形取义,如何是真风水”

张正书也明白过来了,所谓喝形,也就是将山头形状比喻成各种生物形状或形体,比如青龙汲水、虎踞龙盘、云中仙鹤实际上,不过是给这些形神俱备的山体叫上一个方便易记的名字而已,与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取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看模样,这种学问简直就是稀松平常,张正书也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