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2/2)
“你们要做甚么”
京华报社的门房想要阻拦,里面的护卫也闻声而出,但是王庆掏出一块令牌来,在众人面前一晃悠,老神在在地说道:“皇城司办案,闲杂人等退避”瞧瞧这句话多欠揍,要不是王庆穿着一身虎皮,怕是要被人打了。这里是别人家里啊,还叫人家退避,有这个道理吗
“现在怀疑你这里窝藏嫌犯,弟兄们,进去搜”
王庆淡淡地说道,他还真没怕过谁,自从穿上皇城司的官服以来,搜家勒索那是家常便饭了。
这时候,报社里出来一条大汉,怒声道:“呔,兀那汉子,也凭地不讲道理,这里是张小官人的私宅,岂容你们乱闯”说着,一根棍棒就打将过来。
王庆都被吓了一跳,他是第一次见到这等浑人,连皇城司都敢打而且还是二话不说,抄起棍棒就打的那种,好在王庆自身的武艺也还算可以,险而又险地避过了。
“史大哥且住手,他乃是皇城司之人,有权搜捕犯人。”张正书正打算带着史陌他们父子二人去李家村,没想到天一亮就出了这档子事。也幸好张正书有早起的习惯,不然等他起来,史陌都和王庆战成一团,那就不好劝架了。
“小官人,这鸟厮实在欺人太甚”史陌感觉到憋屈地说道。
张正书笑了笑,他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走到史陌身旁低声说道:“史大哥莫动气,他是做给旁人看的,其实他今日来,是有事和我相商。”
史陌虽然不识字,也没读过书,但却不算蠢,张正书这么一说他就明白过来了:“啊,差点坏了小官人大事”但他又有点不解,为什么这张小官人会和臭名昭著的皇城司搞在一起
不解归不解,史陌还是提起了棍棒,站到了一旁,盯着皇城司其他人,好像防贼一样。王庆虽然不爽,但嘴上却恭维道:“好一条大汉,小官人从何处招揽来如此高手”
“街上碰到的”张正书实话实说道。
“额”王庆觉得没意思了,说谎话能不能别说得这么顺畅简直是连眼睛都不眨啊
殊不知,张正书只是陈述事实罢了:“王公事,书房里详谈,请”
两人来到了书房中,张正书为王庆斟了一杯茶,关上了门窗,吩咐左右注意不要闲杂人靠近之后,王庆才喝了一口茶:“汴京之中的茶水,就属你张家的茶最为特殊。”
“很快春茶之后,市面上就有这种茶叶卖了。”张正书随口说道,他已经和石家谈好了卖炒茶的事,他出技术,石家去组织人手炒茶。至于卖茶的事,则由石家去鼓弄,反正石家的渠道不少。张正书在意的是,“家乐福”超市里有这等炒茶卖就行了。至于拿到榷茶凭证什么的,还是由石家去烦吧,张正书就不插手了。
两人扯了一番有的没的之后,王庆才压低声音说道:“元夕日之事,多谢小官人出手相助了。”
王庆也认得,适才那条大汉,就是相助皇城司抓捕到纵火案元凶的那人,再加上有张正书的私授机宜,王庆很快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那间茶肆上面。皇城司虽然眼光不怎样,但是办事效率杠杠的,很快就把那茶肆查了个底朝天,基本上确定了那就是辽国细作的老窝。
“分内之事,我说过要帮王公事的,自然会倾力相助。”张正书倒是坦荡,“更何况放任辽国细作在汴京城活动,对我大宋百害而无一利,趁早拔除是正道。”
王庆点了点头,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官家想一网打尽”
“一网打尽”张正书有点奇怪地看着王庆,他该不会有这么个天真的想法吧要知道,做间谍的总是狡兔三窟,老窝给人家端了,也肯定会漏点小鱼小虾的。最不济,也能逃出几个报信的人。一网打尽什么的,在间谍界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当然了,后世的谍战神剧就另当别论。
要是真的被人一网打尽了,那这些间谍也是该的,智商这么低还搞间谍这一行,早死早超生比较好。
“官家旨意,不得不遵旨啊”王庆也是无奈,“但是咱家琢磨着,这次契丹人突然发难,怕是要针对我大宋的臣子”接着,王庆就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张正书也连连点头。
“王公事是官场中人,熟悉官场运作。既然契丹人能抓到这样的机会,证明契丹人是想要把自己人推到谈判桌前,好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官家、群臣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张正书沉吟了一番,才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料错的话,那个纵火犯其实就是个炮灰来的,只不过没想到被你们活捉了,才服毒自尽。只是这么一来,我大宋也算是打草惊蛇了”
“唉,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王庆苦笑道,“出了这么大档子事,岂能瞒得住”
“那王公事接下来,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张正书也有点好奇,虽然他有了定计,但总是要听听王庆的意见。毕竟朝中的事,张正书所知不多。要知道朝堂里面尔虞我诈,为了上位不择手段,这种事情多了去。谁和谁是冤家对头,平常人根本分不出来。说不定某个大臣对某个大臣早就怀恨在心,有机会弄死对方的时候,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但平日里却称兄道弟,好像关系好得不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没到关键时刻,都不知道谁是忠,谁是奸。
第五百八十三章:将计就计
“咱家对官家说,要顺藤摸瓜才好连根拔除”王庆也不知道自己的计策对不对,说出来的时候,眼睛瞟向了张正书,注意这张小官人的神情。恍惚间,王庆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越来越倚仗这个张小官人了。
事实证明,这个张小官人的每一次定计都没有出过差池,每一次都让王庆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特别是昨晚在殿外,听得官家赵煦破口大骂彭元量,王庆就好像在夏日里喝了一碗加了河冰的香饮子,浑身上下都通透了。再加上后来赵煦对他的倚重,王庆更是觉得自己总算是赢了彭元量一回了。
半辈子心愿达成的王庆,不知不觉间对张正书更为看重了,但他也明白,自己在皇城司的官途已经尽了。不能再进一步跳出皇城司,就要激流勇退,不然日后就是死无全尸了。想想历代皇城司头子的下场,王庆就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连根拔除这不现实,顺藤摸瓜倒是可用,但也太被动了些。”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正如王公事所言,那些契丹人潜伏了三十年之久,所图必然甚大。今日肯自爆出冰山一角,那肯定是收益大过风险的。如此说来,唯有维系两国国运之事,才值得那些契丹人这么干。”
王庆一拍大腿说道:“绝了,张小官人果然是计谋百出”
张正书有点郝然,其实这根本不是他的分析,而是系统通过已知条件分析出来的结果,只不过通过张正书的口陈述出来罢了。这ai系统比后世的超级计算机都要先进一百倍,分析这一点点事情是手到擒来的事。张正书很光棍的想着:“系统的就是我的,所以是我分析的没错了”
对于这么“无耻”之人,系统只评价了两个字:“呵呵”
不理会系统的嘲讽,张正书继续说道:“细数宋辽之间,最近的大事唯有攻伐夏国一事。一旦大宋攻占夏国,则国力立时大增,辽国绝不会坐视这等事情发生的,这不符合辽国的利益。所以辽国肯定要利用一切力量,阻止这事情的发生。正所谓,敌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我们就越是要做。”
王庆点了点头,服气了。这些个念头,他也曾经想过,但是没有张正书整理得这么完整罢了。
或者说,王庆根本不想去整理,在他看来大宋怎么样,都有高个子顶着。他不过是一个勾当皇城司公事,能做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