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反逆袭法则[快穿] > 第13章

第13章(2/2)

目录

惨不忍睹!

遍地都是开花的脑袋,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一场来自纪知意的单方面屠杀,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陆珩把纪知意劝回客院,叫来了府中仆役收拾院子,他则是和萧烨换到了别的院子。

在进新的卧房前,陆珩道:今晚上好生歇息,明日计划不变。

萧烨点头,迟疑着问:师兄,今晚那些人,他们的目标是我吗?

从陆珩的角度,刚好能借着月光看清萧烨的半张脸,也能看清他面上的担忧。

他眉梢微挑,眼角流泻出些许笑意:这么迫不及待?

萧烨:

迫不及待什么?

迫不及待等人来杀他?

他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不过你期待的有些早了,今晚那些人是梁国来的,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薛统派来的,他们的目标是我陆珩停顿少时,补充道:和你。

薛统向来奉承的都是斩草除根,在梁国闹出那么大的风浪都没有抓到他,后面更是被他再三算计,他怎么会善罢甘休呢?

想来除了派人来晋都刺杀他,应该还有别的招数。

不过他这人惯来懒散,喜欢见招拆招。

换句话说,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薛统出招,他就接招,顺便礼尚往来的给他送点小礼。

萧烨沉默的看了陆珩好久,终是说道:师兄,要小心。

似乎除了反复叮嘱他要小心,他也没有别的地方能帮上他了。他的武功不及他,智计不及他,又没有权势人手,想要为他的谋划出分力都不行。

萧烨的心情有些颓丧,连带着他的神情也透着几分黯然。

陆珩见状,心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萧烨是此方天道选定的帝王,而帝王之路注定孤独,他即将要面临的问题会有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需要他自己解决的。

陆珩拍着萧烨的肩膀说道:萧烨,作为不怎么称职的师兄,我再教你一句话。

萧烨的心不自觉颤抖了一下,他仿佛又看到师兄面带笑容的与他说除了你自己,谁都不能靠,仿佛又看到师兄在他面前决绝的关上门,将他隔绝在外面。

然而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在面对的人是陆珩的时候,他还是下意识的想听他说的话,那种感觉,好像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萧烨道:师兄,你说。

陆珩声音平稳:成大事者,言行不露动机,喜怒不形于色,威而内敛,处事淡然。

萧烨低眉,收敛了表情,拱手道:萧烨记住了。

萧烨欲把剑还给陆珩,再次被陆珩拒绝。

陆珩有个怪癖,死在他手上的妖魔鬼怪不计其数,但他的手却极少染血。他以前会随身带着云门的剑,也是因为剑还不曾沾过血。可现在,陆珩瞥了眼在月光下发黑的剑身,满目嫌弃。

陆珩简洁道:给你了。

萧烨还想再说两句,却见陆珩已经打着呵欠推门而入,留给他一个修长而淡薄的背影。

握着剑柄的手略紧,在陆珩把房门关上后,他亦转身走开。

翌日清晨,萧烨去客院拜见了纪知年,并在纪知年的指点下思考应对庄良和刘蔚的对策。

纪知年对萧烨这个知上进的弟子很满意,对他的指点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的。庄良和刘蔚都是晋臣,两人思考更多的是晋国的将来,他们不了解萧烨,但绝对不会想要心思朝外且不求上进的殿下的。

可萧烨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对晋国的了解。

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形下,纪知年给出的建议是扬长避短。

先让庄刘两位大人看到他心向晋国的诚意,再恰到好处的展现他与其他公子相比的优越,以及他的可造性,在初步得到两位大人的肯定,在晋都站住脚跟后,再图后谋!

萧烨在听取纪知年的建议时,也会提出一些他自己的疑惑和见解,这无疑让纪知年对萧烨这个弟子更加满意,毕竟谁也不喜欢辅佐一个没有想法的木头人,那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

半下午的时候,庄良和刘蔚依约来到将军府,在见到陆珩后,两人皆满怀感叹。

想当年,大将军陆奇也与他一般,是个风度翩然的少年郎,俊美非凡,张扬意气。可也没见陆奇在战场上厮杀几年,就成了个五大三粗,满身血腥气,叫人不敢轻易靠近的大块头。

陆珩与庄刘两人也不熟悉,以晚辈的身份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后,就将萧烨推了出来,让他去应付两人。

陆珩在把萧烨推出去后就离开了,他也不清楚庄刘两人和萧烨聊了些什么。

在两位大人离开将军府前,特意找到他,向他行了谢礼,并且言明,会在三日后以王族重礼迎公子烨回王宫。

听了庄刘两位大人的话,陆珩便明白了,萧烨的表现让他们很满意,至少让他们觉得,不惜代价把他从梁国接回晋国,是没有错的。

接下来的两三日,萧烨也没有丝毫的松懈,他通往客院一去就是一天,闲暇之余就拿着书简充实自身。

在与纪知年的交谈中,陆珩也知道萧烨的进步是极快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萧烨该回王宫的时候,他在仆役的伺候下,穿上晋公子特有的华贵服饰,发丝高挽,露出光洁而白皙的额头,他剑眉入鬓,眉下是一双深渊似的双眸,显得幽沉而稳重。他的背挺得笔直,傲然而立的他,整个人都透着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

陆珩站在不远处,望着萧烨缓步走向亲自来将军府迎他的晋文公,在行至半途时,萧烨脚步忽然顿了片刻,侧眸望着他的方向。

陆珩勾起唇角,对萧烨摆了摆手。

作为迎回公子烨的功臣,陆珩也是有封赏的,在萧烨踏上前往王宫的马车后,就有仆役来请他同去王宫受封。

晋文公只是恢复了萧烨的公子身份,并没有当场加封他为殿下,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与朝臣反对有关。

许多朝臣都有各自属意的公子,他们还为了殿下之位奋斗许久,当然不想被莫名出现的公子烨摘了胜利的果实。

而朝臣反对的理由也很是正当,公子烨虽是晋国出生,但他自小便长在梁国,难免不会因梁国挑唆而对晋国心生恶意。

晋文公看着现在都还在为各自利益谋算的朝臣,只觉得身心俱疲。若他们的心思用在抵抗外敌而非内斗上,晋国何至于到如今内忧外患的地步?

晋文公已近油尽灯枯,接回萧烨差不多耗费了他大半心力,再听朝臣好一番争吵后更是心力憔悴,他暂时把萧烨托付给了庄良和刘蔚,又给陆珩封赏了个官职,便再不听朝臣异议,径自离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