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5(2/2)
不过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亚州和欧洲被被陆地给隔绝了,换而言之,大中的船是行使不到欧洲的,除非绕一个巨大巨大巨大的大圈。
这种情况下,显然是不利于大中贸易的。
另外,也不利于大中跟将来由李衍的儿子们在欧洲建立的国家沟通。
所以,李衍准备开拓一条运河,打通亚州和欧洲之间的海运,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
说得简单直白一点,李衍准备挖通苏伊士运河。
其实
这苏伊士运河早就存在了,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导致它荒废了,需要重新挖通。
不过,即便苏伊士运河早就有了,这条运河也绝不是那么好挖通的。
要知道,历史上,穷苦的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花费了近十一年时间。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技术不行、经费也严重不足,否则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李衍到了开罗以后,立即派兵占领的开罗,甚至连埃及都打了下来,将埃及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但开罗,李衍并没有分封下去,而且明确表示,开罗永远都属于大中苏伊士运河开通了以后,开罗这里,就将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富有到,李衍都舍不得放弃这里。
与大臣们反复商量过后,李衍决定将挖通苏伊士运河的工程承包给犹太人,要求他们必须在两年内挖通苏伊士运河李衍不差钱,犹太人又比埃及人又聪明多了,所以,李衍相信,用不了两年,犹太人就能帮自己挖通这条重要的运河。
在开罗,等到了日不落左右舰队送来的三十万精锐和充足的武器弹药之后,李衍西征欧洲之旅,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帷幕
第八百八十八章世界大战十一求订阅
中军东征,分为三个方向。
北路是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并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这一路是由岳飞所率领的。
中路是消灭十字军国家,然后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峡去攻打保加利亚,这一路是由刘锜所率领。
最后一路南路是穿过埃及,然后打下利比亚和突尼斯,再然后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峡直接攻打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路是由李衍亲自率领。
前两路暂且不说,只说李衍这南路。
刚一出征,南路就碰到了一块不太好啃的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就是,埃及的十二万马穆鲁克骑兵。
这马穆鲁克骑兵是由奴隶组成的,悍不畏死,相当难缠。
最开始,李衍派刘锐率领两万骑兵做为前军。
可刘锐年轻气盛,在大意之下被马穆鲁克骑兵诱到了艾因贾鲁平原上,然后,马穆鲁克骑兵假装败退,把刘锐所率领的两万骑兵引进一个山谷中。
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思也就是埃及国王在那里排好了阵型,等待中骑的到来。
同时,诱敌的马穆鲁克骑兵在右翼也站好阵型。
等埋伏的军队左翼冲下来,迅速把刘锐部三面包围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论是刘锐,还是其他中军将士,都表现出来了世界第一军的战力他们用火枪压得马穆鲁克骑兵根本不敢上前。
后来,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思放弃和中军将士拼射击,采用肉搏战术,然后亲自率军冲进中军队中挥舞着大马士革砍刀冲杀中军将士。
忽都思很是英勇善战,不一会就砍死了十几个中军将士。
忽都思如此英勇,激励了身边将士,大家也冲上前和中军展开肉搏。
中军最大的长出是仗着火枪、火炮之利,并不是肉搏。
因此,这一战,打得刘锐大败而归,战死了一万多人马,最后只带着几千人马逃了回来。
这是李衍西征以来,遭遇的最大一场败仗。
李衍大怒,将刘锐一撸到底,然后派张宪亲自去迎战马穆鲁克骑兵。
老于战阵的张宪,可不像刘锐那么莽撞,面对马穆鲁克骑兵的诱敌,张宪一概不理,就是稳步向埃及的首都推进,逼着马穆鲁克骑兵前来决战。
见张宪不上当,而且,张宪所率领的兵马也才三万多些,只比刘锐多一万,而他们还有十万多,是中军的三四倍,所以,忽都思想挟大胜之威,与张宪来一场真正的决战。
这一战,张宪充分发挥了中军先进武器的优势,大败马穆鲁克骑兵,一战击杀了六七万马穆鲁克骑兵,埃及国王忽都思战死,剩余的马穆鲁克骑兵四散而去因为之前刘锐的大败,这一战没有俘虏。
击溃了埃及的主力之后,中军横扫整个埃及。
很快,李衍就将埃及分成五个国家,然后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将埃及的主力部队全都击溃了之后,李衍将埃及留给自己的儿子们去慢慢平定,然后亲率大军到了利比亚。
连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都不是中军的对手,利比亚就更不行了。
没费多大的劲,中军就横扫了整个利比亚,然后,李衍将利比亚也分成了五个国家,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之后,李衍率领大军来到了突尼斯,占领这里之后,李衍将这里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恪,然后从这里渡海,再然后直奔君士坦丁堡杀去。
岳飞所率领的北路中军,越过高加索进入俄罗斯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之后,感到唇亡齿寒的俄罗斯人决定出兵援助,希望在别人的土地上同中军决一死战,免除后顾之忧,于是各公国出兵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罗斯联军。
但这支罗斯联军是纯封建式的,每支部队由各封建领主指挥,各自为战,且互相之间充满敌意与不信任,整体战斗力大打折扣,加之此时欧洲人对中军几乎一无所知,不清楚中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悍。
所以,罗斯联军最后的惨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简短节说。
在达卡尔卡河畔,罗斯联军的主力与岳飞所率领的中军主力相遇。
在这片宽阔的平原里,忘乎所以的罗斯联军率先发起冲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