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4(2/2)
因此,李衍所选出来的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都是善于统兵之人,像杨再兴、卢俊义他们这样个人勇武却缺乏统兵能力的将领全都没有入选,这样,李衍真要是出点甚么意外,后世子孙,遇到入侵的时候,在选择抵御的将领时,也好有一个正确的参考,另外,那邪期表现的勇猛后期却开始懈怠亦或是人品有问题哪怕只是可能有问题的将领,像成闵、王贵也都被李衍给拿下去了,免得给后世子孙留下祸患。
当然,对于一些人没能上榜,李衍也很遗憾,像李衍的义子李纵,像李衍非常喜欢的将领姚兴,等等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榜单只有二十个,所以,李衍必须要做出取舍,另外也要做好安抚。
选出了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之后,李衍命人在昭勋阁中给他们分别铸像,并将他们的功绩刻在其像身后的石板上。
除了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以外,李衍又选出来了开国二十功臣。
他们分别是闻焕章、王伦、赵鼎、乔道清、孙静、萧嘉穗、陈公辅、陈康伯、蒋敬、赵开、仇悆、郭永、吕将、裴宣、金富轼、朱富、汤隆、白瓦尔罕、燕青、王时雍。
选开国二十功臣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选新降之臣。
因此,李纲、李光、唐珞等人,全都没有入选。
这其中,唯一一个例外,只有王时雍李衍选王时雍入开国二十功臣,不仅是因为他当初主持逼赵宋退位迎立李衍成为新皇并将汴梁城完完整整的交到李衍手中,还因为,在王时雍主持下,紫禁城修建得非常合李衍的心意,进而李衍才让王时雍列为开国二十功臣之一。
第二个原则是,情报部门的长官不入其列。
搞情报的,最重要的就是隐藏自己,搞得所有人都认识你了,你还搞甚么情报,所以,朱贵、柴进、石秀全没有入选。
有人可能会问,那燕青怎么入选了
燕青入选,是因为他立的功劳太大了,而且已经人尽皆知,另外,燕青已经正式卸任谍报人员的工作,今后不再深入敌后他现在的工作是培养谍报人员。
第三个原则是,鼓励科研人员。
李衍既然准备科技兴国,自然得鼓励科研人员,因此,汤隆和白瓦尔罕才能双双入选。
开国二十功臣选定了之后,也铸像进入昭勋阁,并将其所立之功刻在其像身后的石板上,以供后人敬仰。
其实
不论是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还是开国二十功臣,所选的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
可话又说回来,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只不过就是权衡利弊罢了。
为了让文武大臣不生出懈怠之心,并给于后人希望,李衍又让人在李宝和王时雍后面各留出十个位置,宣示大家这次没选上,没有关系,你们还有机会。
第八百三十二章九大军区求订阅
李衍将朱武、岳飞、刘锜、韩世忠、吴玠等人全都召集回来,为得可不仅仅是评选出来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以及给大中的将领评功授勋,更是为整兵和布防。
大中目前拥有近千万公里的领土、数十个大郡,幅员辽阔。
另外,因为接连发起大的战争,以至于中军遍布全国,并且乱七八糟的,而且统属也很混乱。
所以,也是时候划分一下军区了,并且做一下全国布防,毕竟,真正的和平就要到来了。
闲话少赘。
经过李衍、许贯忠、朱武、岳飞、刘锜、韩世忠、吴玠等人反复商议之后,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出来九大军区。
第一大军区,华北军区,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军区,布兵范围包括,燕云二十四州包括,燕、蓟、瀛、莫、涿、檀、易、宁、霸、雄、景、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平、滦、营二十四州,河北,河东,总范围就是北至长城,南至黄河,东至大海,西也至黄河,驻兵三十万,杨沂中任总司令,郭浩、王德、李彦仙任副总司令。
第二大军区,日本军区,布兵范围包括北海郡、奥羽郡、关东郡、中部郡、近畿郡、中山郡、四国郡、九州郡等八郡,驻军十万,韩世忠任总司令。
第三大军区,高丽军区,布兵范围包括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济州郡、辽东郡等六郡,驻兵十万,吴璘任总司令。
第四大军区,布兵恩州围场以南到燕云以北,驻军十万,刘锜任总司令。
第五大军区,西北军区,包括川陕线、陇右地区,驻兵三十万,吴玠为总司令,王彦和张宪为副总司令。
第六大军区,华东军区,包括后世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和上海市,驻兵二十万,岳飞为总司令。
第七大军区,华南军区,南岭以南及武夷山以东地区,包括后世的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驻兵十万,杨政为总司令。
第八大军区,华中军区,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巫山、雪峰山以东长江流域,包括后世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驻兵十万,牛皋为总司令。
第九大军区,西南军区,大理国,再加上整个中南半岛,再加上迦摩缕波郡、色那郡、朱罗郡,驻军四十万陆军三十万,水军十万,石宝任总司令,李俊和花荣任副总司令。
共计大中九大军区共有陆军一百六十万,另有水军三十万日不落左右舰队各十万,其它各部水军共十万,大中总共有军队一百九十万大军。
另外,大中正式发展预备役系统它的核心成员是退役的士兵和地方上的民兵部队,现役的军官也会参与部队的构建和组织活动。
预备役是国防力量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真的发生战争,兵员补充出现问题的话,那么预备役就是第一批补到前线部队的人。
对于预备役的年龄也是有要求的,一般要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自动退出预备役,这也是大中为了保护预备役的长久发展而实行的政策。
经过周密的划分和布置,中军开始整编和调动,至于各军不足的兵员,则由兵部统一招兵,整训,政治教育,最后分派到各军当中,补足各军所缺之兵。
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因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