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387

分节阅读 387(2/2)

目录

而且,秦桧刚刚才遭受了痛失所有亲人的人生大不幸,正是最念亲情之时。

所以,见赵明诚求他,等赵构发泄得差不多了,秦桧出列道:“陛下,值此人心浮动之时,稳定大于一切,当务之急,当谋,南自南,中自中,北自北,只有这样,才能人心安定,才能不再有逃窜之事频繁发生”

秦桧就差明说,现在南宋谁不逃,是臣不逃,还是武将不逃,亦或是你赵构不逃,现在,咱们也计较逃跑的事了,还是赶紧想办法跟大中求和,然后解决大宋的麻烦吧。

听了秦桧此言,赵构不禁有些憋屈

可现在南宋的情况真就是这么糟糕,不是处置了一个赵明诚,就能有所改善的。

而且,秦桧目前所主张的南自南,中自中,北自北,可能是南宋唯一的机会,而赵明诚又是秦桧的连桥,不看僧面,赵构得看佛面。

所以,一向很能忍的赵构,把这口气也忍下了,冲赵明诚道:“如有下次,定罚不赦退朝”

就在秦桧准备跟其他大臣一块离开之时,赵构叫住了秦桧,道:“秦爱聊随朕去后殿议事。”

秦桧听言,冲想要过来跟他致谢的赵明诚使了个眼色止住了赵明诚,然后随赵构去了后殿。

两人刚来到后殿,赵构就有腥不及待道:“爱卿之主张,甚得朕心,只是宗泽等人反对与大中议和,此事该如何是好”

秦桧道:“简在帝心,官家当一言而定。”

赵构道:“可宗泽等人手上握有重兵”

秦桧道:“那就夺其兵权。”

赵构问:“怎么夺”

秦桧道:“微臣听说,枢密直学士杜充,志向远大,才干不俗,不若派他去辅佐宗副元帅”

秦桧的确会揣摩赵构的心意,所提杜充正是赵构所看好之人。

赵构想了想,然后岔开此事,道:“那如何与民众交代众口悠悠能砺骨,含沙射影曾杀身。”

秦桧道:“愚民愚见罢了,时间会证明,官家所做的这一切,皆是为了他们,皆是为了保住大宋的江山,皆是权宜之计。”

赵构咬牙切齿道:“不错,这只是权宜之计,待大宋国富民强,朕必跟李衍报此大仇”

秦桧道:“官家之恨,臣能切身体会到,然现在确不是报此大仇之时,为大宋二百年江山计,为天下计,为民众计,官家与臣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赵构长出了一口气,道:“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昨日,李纲上凑,请求出使大中议和,爱卿觉得,李纲能担此大任否”

秦桧连忙阻止道:“万万不可”

赵构问道:“为何不可”

秦桧道:“李纲性格最直,不懂变通,不会委曲求全,又坚决主战,如果由他出使大中,则此事必败,大宋危矣”

除了已经说出来的这些原因,秦桧之所以坚决反对李纲担任议和大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这些人好不容易才将李纲罢免,怎么可能再让李纲死灰复燃

对于李纲那又臭又硬的性格,赵构其实也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想促成此次议和的赵构,其实也不想让李纲去议和,他说出此事,也就是想听听秦桧的意见,所以,听秦桧反对,他直接问秦桧:“那爱卿觉得何人能担此大任”

秦桧听言,信心满满的答道:“若是昨日,臣也没有太好的人选,可天佑我大宋,天佑官家,今日降下一个非常合适去议和之人”

赵构有些不解的问道:“爱卿所说是何人”

秦桧也不啰嗦,张口吐出了三个字:“赵明诚。”

第七百二十四章乞降求订阅

“赵明诚”

听了秦桧所举荐之人,赵构的眉头就是一皱,暗道:“秦桧怎么会举荐这个怂货去议和呢”

看出了赵构心思的秦桧,不慌不忙的说道:“如今,大中兵强马壮,又有辽东源源不断的钱粮兵马支援,其军,不论是与金军交战,还是与我宋军交战,皆连战连胜,颇有些势不可挡,其气焰必定嚣张,去议和之人少不得要吃些委屈甚至是受些侮辱,若是由我等忠直之人去议和,必定难受这等委屈,进而坏事,而赵明诚此人,胆小怕事,爱惜自己的性命,所以,在关键之时,他应能做出一些让步,也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此次议和。”

赵构悠悠地问道:“爱卿难道就不怕他出卖国家利益”

秦桧听言,并不畏惧,而是一拜在地,道:“官家恕臣无罪,臣才敢说。”

赵构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秦桧这才站起身,道:“现在,形势不在我大宋,议和也是我大宋提出来的,所以,此次议和,若想成,唯有乞降。”

乞降这两个字,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那么的刺耳,是那么的侮辱

可赵构又知道,秦桧所说的正是大宋目前的窘境如果不乞降,大中又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大宋

沉默了好一会,赵构才道:“议和也好,乞降也罢,此事皆由爱卿去把握,不过,联有几个条件,希望爱卿能为朕达成。”

秦桧心中一凛,知道,赵构这是要面授他议和的底线了,而这底线,显然是不容易达到的。

秦桧拜道:“臣洗耳恭听。”

赵构道:“一、最多只可以大江为界,川陕不能割。”

这是必然的。

再割,南宋可就没有多少疆土了。

而且,陕西有大宋最精锐、最能打的西军,那是南宋的全部希望。

另外,南宋的海上贸易已经被李衍切断了,赵构和南宋朝廷只能指望富饶的蜀中为南宋提供经济支持。

可以说,川陕失,则南宋必失从战略上,也是这种情况,川陕若失,南宋依仗为天险的长江,可就形同虚设了,中军可以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举攻入江南。

所以,这真是赵构和南宋所能接受的底线。

秦桧听言,道:“臣记下了,必定必土不让”

赵构又道:“称藩纳贡皆可,但朕绝不认李衍那个恶贼为父”

这并不是赵构想多了,而是因为李衍收了赵构之母韦贤妃为妃嫔之后,很多人都管赵构叫“儿皇帝”,有人甚至管赵构叫“李构”,这让赵构感到无比屈辱。

说实话,这也就是赵构,若是换成别人,是绝忍不下这口无尽恶气的

秦桧知道,赵构的心结在哪,也理解赵构,所以,毫不含糊的答应道:“臣就是万死,也绝不让官家受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