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8(2/2)
而御史台的次官御史中丞,是从二品,位高权重。
此前,李光只是侍御史,而且还是不久前赵桓刚提的。
侍御史,御史台下台院、设侍御史四人之一,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一般由侍御史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正五品。
如今李光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更为关键的是,原宋朝的官员当中,只有唐恪和他直接得到了任命,就连一直极为活跃的王时雍和徐秉哲都没有得到任命。
而且,所有人都清楚,原宋朝官员必然会降职使用,毕竟,水泊梁山有一大批官员,新朝一定会以水泊梁山的官员为主,唐恪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他李光的职务不降反升
这让李光着实是纳闷不已
宣布完任命之后,李衍就让所有人各司其职去了。
闻焕章正在来的路上,因此,由赵鼎带着中书门下的人去了中书省。
由许贯忠带着枢密院的人去了枢密院。
由蒋敬带着三司的人去了三司院。
吏、户、兵、刑、工部尚书带着各自所统领的官员去了自己的衙门。
等等
李光原本也想跟陈公辅去御史台的。
可就在李光转身之际,内侍突然叫住李光,道:“李大人,陛下宣你觐见。”
不好意思,计算失误。
白天带孩子去看电影熊出没了,准备回来就开始码字。
不成想,几个同学突然临时决定聚一下。
结果又没写出来两章。
实在抱歉
明天大鸟一定恢复两更。
第六百五十六章史上最亏本的买卖求订阅
“李大人,陛下宣你觐见。”
陈公辅听了内侍之言,笑着对李光道:“你先去见陛下吧,回头咱们再商量怎么建设御史台。”
陈公辅原来就是宋官。
而且,陈公辅和李光都与李纲是好朋友。
因此,李纲与陈公辅原本就认识,甚至彼此很熟悉,也可以说,他们本就是好友、是知己。
所以,李光自然知道,陈公辅见识不凡,为人正直敢谏,不畏权贵,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谏臣。
仅从李衍任命陈公辅为御史大夫一事之上,李光对李衍的肯定就又增加了三分在李光看来,有陈公辅主持中央监察机构,百官定无人不畏服。
李光微微一拜,道:“李光去去就回。”,然后就着跟内侍去了李衍目前所在的垂拱殿
垂拱殿也叫常朝殿,并不似大庆殿那么宏大,也不似崇政殿那般空旷威严,乃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召见众臣之所,于福宁殿南,是皇帝“内朝”日常接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
李衍将帮自己处理政务的女官们全都安置在这里。
李光入内,见到这么多女官,眉头就是一皱,心道:“我必谏之。”
李光拜道:“臣李光,拜见陛下。”
正在批阅奏折的李衍,听言,放下手中的笔和奏折,然后抬起头看着李光,道:“朕在支持朕为君的名单之中看到了你的名字,这很好。”
李光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是目前最适合为君之人。”
李衍问:“这就是你的全部理由”
李光答道:“是的。”
李衍问:“你不留恋赵宋”
李光答道:“国家非一人一姓之国家,乃是天下人之国家,赵氏于臣有恩,乃是私德,为国家选明君乃是公德,李光不敢因私废公。”
李衍没法去判断李光所说是真是假。
关键是,李衍不能跟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朝代较劲,那样除了显得自己太没有气度,不会有任何好处。
所以,李衍并没有深究此事,而是又道:“听说,你与李纲是好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能否给他写一封信,请他来担任尚书右丞”
李光道:“为陛下和国家引荐人才是臣分内之事,臣回去就给李纲写信。”
李衍点点头,道:“除了李纲以外,你认为谁堪用,谁堪大用,堪何用,写个奏折给朕。”
李光恍然大悟,终于明白李衍为甚么把他叫来了
没错,就是荐才。
如今,李衍已经入主朝廷,即将登基为皇帝。
在一般人看来,当务之急最重要的应该是准备李衍的登基大典。
而在真正睿智的人看来,当务之急应该是吸收原宋朝的人才,免得人才流失,更重要的是,免得人才被敌人得去。
想明白这些,李光在心中感慨道:“难怪陛下能有今日”
李光应道:“诺”
不过
也有一事,李光想不明白,那就是李衍为甚么为让他来荐才
似乎是看穿了李光的心思,李衍微笑道:“想不明白朕为甚么让你荐才”
李光道:“臣愚钝。”
李衍道:“其实,在很久以前,朕就注意到你了,宣和二年,朕曾跟赵佶做过一笔交易,当时朕就跟赵佶要过你,不过却被赵佶给拒绝了。”
听李衍提起那笔交易,李光不禁感慨万千
那次,李衍用了不到两千万贯铜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