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316

分节阅读 316(2/2)

目录

闻焕章等人不敢做这个重大的决定,所以,以飞鸽和快船将消息送到了李衍这里。

其实,宋国并不单单联系李衍,还联系了天祚帝的次子梁王耶律雅里,也就是北辽的第二任皇帝。

当初,李衍灭北辽的时候,不少契丹人逃出燕京,然后找到了天祚帝,之后投靠了天祚帝。

天祚帝打算渡过黄河逃往西夏,这些人苦劝无果,便劫夺耶律雅里向北奔逃,后来到达了沙岭。

当时,耶律淳已经去世,萧普贤女已经被李衍纳入后宫,这些人便一同商议拥立耶律雅里为帝。

耶律雅里于是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神历,成为北辽的第二位皇帝。

可宋国使节历尽千辛万苦到了沙岭之后,才知道,耶律雅里早就于两年前死了,就连耶律雅里的继任者辽兴宗的曾孙耶律术烈都已经被乱兵所杀,辽国彻底亡了,剩下的辽人全都前去可敦城避难了。

如此一来,能成为宋国强援的只有水泊梁山。

所以,宋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汉城派使者,而且筹码一次比一次高,最后一次甚至将王庆都派去了,并许诺事成了之后将燕云之地以及金国之地尽数割让给辽东

第五百九十九章倒着打回去求订阅

“都说说,宋国所请联合灭金一事,咱们该如何应对”

王伦最先道:“宋人无信,屡次失约,非是诚盟,今日它受金国所欺,才许燕云和金国之地,与咱们水泊梁山结盟,它日它渡过此难关,必谋燕云之地,出此谋者,实属狼子野心。”

萧嘉穗道:“钦宗对其父尚且如此,何况君上乎此薄情寡义之辈,不足救。”

岳飞道:“若要燕云和金国之地,咱们可自取,何需宋军相帮”

韩世忠道:“宋军上下猜疑,军令不一,有功不赏,有过不罚,战力低下,与之为盟,必误大事。”

李助道:“金地贫瘠,燕云四战,君上若要,就要中原大地,或是江南水乡,宋皇若是舍得割让,咱们水泊梁山未尝不可出兵。”

陈箍桶道:“君上且在真腊郡再待些时日,金人这次收获巨大,又全身而退,已得甜头,必会再去侵扰宋国,待宋国遭到金人涂炭,君上再考虑是否救援也不迟。”

随着真腊等郡的治理展开,陈康伯也被李衍调来,给王伦担任副手,确保重要的中南半岛尽数为水泊梁山所有,也确保王伦不会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陈康伯犹豫了一下,道:“宋人毕竟与咱们同种同源”

不等陈康伯说完,王伦就道:“非也,国与国之间,岂能义气用事且君上此时提大军相救,宋人必不会感激,还会像防贼一样防着君上,何苦来哉”

娄敏中也道:“王总督所言不错,宋人不陷入绝境,是不会感激君上出兵的,只会觉得君上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席长实藤原长实操着还不算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宋国的疆土虽好,这中南之地亦不差矣,关键是,中南之局面已经打开,微臣觉得还是应以中南为主,将中南完全纳入咱们水泊梁山的版图,再图中原亦不迟。”

李大石耶律大石道:“塞种人、贵霜人、匈奴人、嚈哒人和古加拉等民族以及安息人和希腊人,大批移居西天之地,灭了印度人所建的笈多王朝,然后建立了伐泰比的遮娄其、拉喜特拉库塔、卡利阿尼的遮娄其等等十几个小国,这十几个小国之间争斗不断,军事能力低下,君上您完全可以在占领了中南半岛之后出兵攻打西天诸国,然后北上”

对于耶律大石的目的,李衍很清楚。

耶律大石之所以力劝李衍攻占印度,那是因为他想从印度打回他们辽国的故地。

这个想法虽然有点天方夜谭,但并非绝对不能实现。

正像耶律大石所说的那样,印度如今分成了十几个小国,梁山军如果放弃攻略中原,将大军全都调来这里,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平定中南半岛和印度。

在这之后,耶律大石一定会鼓动李衍攻打伽色尼,然后攻打东喀喇汗国,再然后耶律大石的目的就达到了,水泊梁山的势力基本上就可以跟辽国的残余势力接轨。

说实话,耶律大石的设想其实还是挺有诱惑力的,而且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中南半岛这里,水泊梁山几乎可以说是已经没有对手,如果将辽东的三十多万大军调来,最多一年半载应该就能攻占整个中南半岛,然后梁山军就可以水陆并进扑向印度。

印度那些小国的军事水平还不如中南半岛这里,高棉国内部如果不是有婆罗门羁绊制肘,很可能早就平定了中南半岛和印度。

因此,轻松打败高棉国的梁山大军,若是发去印度,必定有很大几率统一印度。

而伽色尼和东喀喇汗国都不是甚么强国。

上一世,耶律大石的西辽就曾吞并了东喀喇汗国,甚至连西喀喇汗国都吞并了,并且数败伽色尼王朝。

一旦打通这里,水泊梁山就跟辽国残存的势力接壤,然后就可以倒着打回去,再然后灭西夏,回到中原大地。

不过

李衍深思熟虑过后,还是放弃了耶律大石的这一设想。

不错,耶律大石的设想是有点意思。

可这里有太多的侥幸了。

首先,中南半岛这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那些国家的实力,水泊梁山都已经摸清楚了,只要兵力足够,应该能征服它们。

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印度上。

倒不是说,印度的那十几个小国不好打,而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太讨厌了。

印度的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南边左面是西高止山,右面是东高止山,这几个山几乎将印度围上。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印度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温迪亚山脉和一条东西走向的纳尔马达河,这一山一河将印度一分为二。

另外,南印度左面的海岸线太短,根本不适合居住,只有中间和右边才适合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