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302

分节阅读 302(2/2)

目录

贼一忌郭药师手下常胜军,勇于战阵;二忌河东、河北两路坚城可守,卒不能攻;三忌民兵守城养锐,不轻易出战;四忌战线拉得太长,首尾难顾,粮草辎重供应不足。此四忌也。

贼其一幸,大王退避,诸帅无统,军民气丧,不能相互增援;其二幸,大宋不能迅速调集河北、河东两路重兵防御险要;其三幸,大宋区别归朝官不用,上疑下惧,自生变乱。此三幸也。

河东地险、多关隘,人皆谙战斗,贼必不能长驱。唯河北路,虽雄、霸州至顺安军界有塘泺,但广信军、保州、中山、真定府皆是坦途,万一常胜军有变,燕山失守,贼马乘之,定长驱南渡。大王应速移宣抚司入真定府。真定与太原系邻路,足可相为应援,兼城坚粮多,加以大王据之,左右多西人,惯熟守御,金贼虽入境,决不敢越以南渡。兵法云:攻者常自劳,守者常自逸。决可挫彼锐兵于坚城之下。”

马扩将这篇劄子交给童贯。

童贯看过之后,沉默不语。

马扩见状,知道童贯这应该还是想回京赴阙,于是道:“大王掌握国家兵柄,当此紧急报国之时,于大王来说,不可不尽力何况结交女真,恢复燕山之事,乃是大王所经手,今有此窟窿,也必须由大王来弥补,不只是别人不知金人情伪,不能弥补,而且也不得使别人来弥补,此言非特系国家利害,亦系大王一身利害,乞大王深思之,勿惑于众人苟且之议,陷国家与大王于被动之地”

童贯听罢,脸上阴沉不定,不知有何抉择

不久,童贯便让马扩退去了。

很快,宣抚司又接到代州关报,说金人已打破马邑县,游骑已至代州城下。

马扩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又跑来见童贯,劝道:“大王宜早过真定,唯恐有不测”

童贯听了,大怒,随即叱责马扩说:“尔因为家小在保州,故要我去真定,只是要去保尔家小也”

马扩听言,知道童贯已经怕了,下定了逃出太原的决心,于是道:“马扩愿随大王入京,还请大王休要言语重殇马扩,马扩只是不想大王失此,名节扫地,为众人唾骂杀去也”

童贯沉默了许久,才缓缓的说道:“你如何不知,我身旁无兵,如何能御此大敌”

马扩道:“大王若至真定,何患无兵今日番骑入寇,孰不顾惜乡土,营护骨肉此乃人人保家卫国之时,人人皆死战之士大王若去真定立旗募勇,不需三月便能得十万大军”

童贯暗自一笑他笑马扩太天真,大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得到

不过童贯一向喜欢马扩,不忍打击马扩的积极性,遂道:“既是如此,本王派你去中山、真定府招置忠勇敢战军马,由你来统一指挥,如何”

马扩也不推脱,真接跟童贯提了六个要求:

“一、请大王给中山、真定府州县下令,让他们收取破旧盔甲,组织人力进行抢修。

二、请大王给中山、真定府州县下令,让他们收集境内战马,以备马军之用。

三、请大王给河北诸州府下令,令其各招忠勇敢战之人,择官统帅,互相应援,同时,将归朝人有武勇者,激劝编之行伍,使为前锋,将其家小移近以南州军,厚加给恤。

四、请求大王调径原路精兵到河北与河东协防。

五、请求大王调拨胜捷军一千人来真定,给马扩充当衙兵,马扩以为招置军马之本。

六、一旦出现不测,那么请大王赶紧循唐朝故事,奉大驾入蜀,委一大臣留守京师,以图克复。”

对于马扩提的这六个条件,童贯全都答应了。

马扩于是去了真定府,准备无中生有变出一支大军来。

马腊脚刚走,后脚童贯就带着宣抚司官员撤离了太原,回京赴阙。

第五百七十八章忠奸人求订阅

完颜宗翰严戒部伍,整肃器甲,率西路军一路小心翼翼的向代州挺进。

在完颜宗翰看来,此番他们西路军必然要有几场硬仗打,完颜宗翰甚至跟副帅完颜希尹和耶律余睹说:“今日至代州,与南军必有数战,不可能一帆风顺,你们要有心里准备。”

然而,让完颜宗翰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一路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碰到多少抵抗。

在朔州的时候,守将孙翊忠而勇,带大军出城与金军决战,结果他前脚刚出城,后脚汉儿们就开城投降了。

金军到了武州,汉儿亦为内应,武州也毫不费劲的被金军占领。

仅三天时间,完颜宗翰就率领西路军来到了代州城下。

代州也称雁门郡,北拒雁门,山河之险,号称据高负险、凭山控水、地形完固。

完颜宗翰以为,到了这里,应该打一场大仗了。

可让完颜宗翰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代州的汉儿们竟然将代州的守将也就是义胜军统帅李嗣本擒获,然后直接开城投降。

这些汉儿到底是甚么人怎么纷纷投降

其实,他们就是义胜军,由燕云汉人组成的义胜军。

义胜军是由谭稹招募的,组建这支军队的本来目的是,固防和牵制常胜军。

可宋人当面以番人来辱骂这些燕云汉人,视其非我族类,这使得燕云汉人无法在宋人那里找到归属感。

可以说,这些燕云汉人之所以叛变,与宋人对他们很不信任有很大关联,这是宋人一贯歧视他们所产生的恶果。

另外,宋国从李衍手上得到燕云之后,实行的政策,让大宋失去了燕地汉人的民心。

蔡靖妻弟许采,在反思宋国治理燕山之教训时指出,其失燕人之心者三:一换官,二授田,三盐法。换官失士人心,授田失百姓心,盐法并失士人百姓心。

换官,表面上看是在重用那些汉人官员,其实是对他们不信任,不敢让他们继续在原处为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失原辽国汉人官员之心,有些响应宋朝号召赴朝廷换官者,后来也都越境而逃,如赵公严、赵公伦、姚企望等人。

授田,即将燕人的田地给常胜军,后来燕人回来,无田无产,不少富裕之人,沦为上街乞讨。

盐法,则是指宋朝在燕山地区推行的经济方面的失败之举李衍控制燕云的时候,燕云地区没有税收,盐一元两百斤,就是辽国后期,燕云地区的税收也不严重,一贯钱得盐一百二十斤,结果到了宋国控制燕云地区的时候,宋国的掌权者不考虑实际情况,在燕山地区大行和内地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官盐制度,每斤盐二百五十文甚至二百八十文,让燕人吃不起盐。

加上,自从宋国从李衍手上接过燕云之后,燕云地区,尤其是云地的汉人,一下子就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后来甚至易子而食。

这让汉儿们既无限想念水泊梁山的统治,又恨死了宋国,认为宋国别说跟水泊梁山相比,就是跟金国相比,都不如。

所以,金军一到,各地汉儿纷纷开城投降。

金军占领代州后继续南下。

几日后,金军便兵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