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6(2/2)
呼延庆毫不含糊的说道:“合约签完、匠人和太学生上船,咱们双方就可以开始交割燕云。”
当天,蔡攸就派人快马加鞭将此事直接禀报给了赵佶,中间都没有通知童贯。
赵佶接到蔡攸的密报之后,大喜过望,随即赶紧将王黼叫进宫来。
王黼看过蔡攸的密报之后,也是大喜过望,然后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燕云是咱们大宋的了”
赵佶道:“那依王爱卿来看此事是真的”
王黼道:“必真无疑”
赵佶问:“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真的”
王黼答道:“首先是形势,李衍的老家正在遭受几十万大军的攻打,他不得不回援,目前燕云地区又面临咱们大宋、金国、西夏的围攻,他做出退出燕云的决定太正常不过了,这也是最有利于他的决定。”
赵佶点点头,认可了王黼的这个分析。
王黼又道:“其实从李衍所索要的,也不难看出他是真的打算撤离燕云了,并且准备跟咱们大宋长久的交往下去,否则他也不可能只要这几个贫瘠之地。”
赵佶想了想道:“这会不会是李衍的阴谋”
王黼也没敢把话说死,道:“是不是阴谋,一试便知。”
赵佶道:“怎么试”
王黼道:“签和约,让匠人和太学生上船,随即就要求李衍交割云地的险要关隘。”
赵佶问:“为何不先要李衍交割燕地的险要关隘”
王黼道:“水泊梁山要从燕地撤走,所以不可能先交割燕地,官家放心,只要李衍肯交割云地,这事就差不了,官家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册封李衍为辽东王,进一步试探。”
赵佶皱眉道:“封王”
王黼强调道:“封辽东王。”
赵佶问:“这有何区别”
王黼解释道:“辽东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以及下辽河平原,形象一点说,辽东不仅包括原高丽全境,还包括金国近半之地,一旦李衍接了这个辽东王,那么就会在水泊梁山与金国之间埋下一个祸端,恁地时,这两只猛虎就会在辽东地区争雄,无暇南下,而咱们大宋就能赢来喘息之机。”
赵佶听罢,眼睛一亮
不过赵佶随后又有些迟疑,道:“李衍会接受这个辽东王吗”
王黼言之凿凿道:“李衍如果真撤出燕云,那他就只剩原高丽的一偶之地,不足以称帝,勉强称帝只会图遭天下人耻笑,因此他只适合跟原高丽王一样当个王,更重要的是,现在他必须要有一个王以上的身份,否则他将无法将手下群臣百官,官家您册封他为辽东王,是让他名正言顺的获得王位,这是在帮他,他如果真准备撤出燕云,一定会接受官家您的这个册封。”
第五百二十八章辽东王下求订阅
“册封我为辽东王”李衍有些诧异。
赵鼎道:“赵官家这应该是对大都督您的试探。”
李衍皱眉道:“试探”
赵鼎解释道:“大都督您如果不撤出燕云,当然不需要这个辽东王,因为您可以直接登基为皇帝,反之,您如果撤出燕云,则必需要有一个王以上的身份,因为您如果没有一个王以上的身份,将没有将群臣百官的名分。”
听赵鼎这么一说,李衍立即就明白赵鼎是甚么意思了。
目前,水泊梁山的官制极为混乱,闻焕章的官名为副都护,却行宰相之权,六部不叫六部叫六曹,就连李衍这个大都督都有些不伦不类,实际上只是一个从二品的官职。
之前因为要登基为帝,尽管水泊梁山的官制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可李衍也没有去改变李衍准备等到登基的时候,再一并赏升。
可是现在看来,李衍登基当皇帝已经变得遥遥无期。
这种情况下,水泊梁山就不能再用之前混乱的官制了。
事实上,李衍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官员。
例如:
宰相:闻焕章。
门下侍郎:赵鼎。
中书侍郎:孙静。
尚书左丞:陈康伯。
尚书右丞:左企弓。
枢密使:许贯忠。
知枢密院事:朱武。
参知政事:乔道清。
同知枢密院事:耶律大石。
太尉:萧嘉穗。
三司使:蒋敬。
度支:赵开。
户部:李应。
盐铁:扈成。
等等
可就因为不能暂时不能登基为皇帝,这些官员,李衍现在都不能任命。
原因无它,以上任何一个官职都比李衍的大都督高,你让李衍怎么任命这些官员
如今,赵佶给了李衍一个辽东王的名头,倒是解决了李衍目前的尴尬,让李衍可以任命这些官员了。
有人可能会说,没人任命,李衍不会自己任命嘛
这话倒也不错。
不过要想名正言顺,还是需要大国的承认的。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就连金国当年立国的时候,都寻求辽国和宋国的册封。
赵鼎又道:“另外,赵官家册封大都督您为辽东王,应该是一计,他应该是想挑拨咱们水泊梁山和金国的关系。”
李衍不以为意道:“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