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2/2)

目录

刘延庆道:“请金军入关与我军南北夹击燕京这个方案最好,一来这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来老实说目前咱们军中的士气并不太高,而且对辽军骑兵还有些惧怕,毕竟咱们是以步兵为主,所以,别看咱们人多,但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其实都很难占上风。”

蔡攸生气地说:“步军又如何,李衍不是以同样数量的步军大败辽国、西夏、蒙古的骑兵,刘都统制,气可鼓不可泄,我们有几十万大军,辽军只有几万,是他们十几倍,这样如果都不能打胜,我们非被天下人笑掉大牙不可。”

出于对蔡攸的讨好,郭药师顺着蔡攸说道:“辽军其实没那么厉害,他们先败于女真人之手,又败于李衍之手,足以说明他们不是当世强军,而且他们兵力少,又分兵守御,而咱们大宋则正好相反,兵多将广,又集中攻击,所以,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取胜还是有把握的。”

童贯说:“郭将军说得不错,明日全军北上,在雄州会师,然后见机行事。”

次日,刘延庆率东路军向北进军,郭药师也随军北上。

很快,郭药师就发现,宋军队形凌乱不整,士兵精神萎靡,严重缺乏斗志,还有一支奇葩的姑且叫它军队吧,从上到下好像都是来游山玩水的,不仅有几:“那座小山叫燎石岗,岗上的那座塔,是一座空心佛塔,也可用作瞭望军情,站在其上,能北望燕京,南眺涿鹿,周围数十里军情,举目在前。”

刘延庆指着那座佛塔说:“那是个军事要地,应派军守卫。”

站在他身旁的刘光世,回答说:“已经有所安排,请都统制放心。”

刘延庆随后又率众将驰马来到卢沟河边视察军情。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卢沟河河面上金光灿烂,鳞波闪闪,而岸边的一排垂柳,倒映于河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刘延庆用马鞭指着河水说:“多好的景致,简直是垂钓的绝佳之地。”

刘光世说:“是啊,卢沟垂钓,风光无限,只是不知道这河中有没有鱼”

其他将领都沉默不语。

郭药师心想:“作为都统制和副都统,不与众将领谋划怎样作战,却在此大谈什么卢沟垂钓,实在是不该,再者,大战在即,他们爷俩心中还能有如此闲情雅致,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刘延庆又问:“河水深不深”

郑健雄回答说:“有深有浅,深处可没顶,浅处仅到腰。”

刘延庆很严肃地环视了一下众将,命令道:“现在敌情不明,不能仓促出战,要多开壕沟,多挖堑道,坚壁营垒,以待时机。”

晚上,两名斥候跑回来向郑健雄报告说,河北岸有一大片树林,东西连绵数十里,辽军主力隐藏在林中,枕戈以待。

郑健雄问:“他们大约有多少兵马”

斥候回答说:“看不太清楚,不过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养马场,里面养有数千匹战马,根据马匹推断,他们应该不会少于五千人。”

郑健雄决定亲自去一趟良乡,将情况报告给刘延庆。

于是,郑健雄带上十几个亲兵,骑马朝良乡驰去。

郑健雄本是一个文人,后弃笔从戎当上了将军,然后从西北到东南,他长期跟随刘延庆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郑健雄走到良乡东北燎石岗附近时,突然发现有一大队骑兵,悄悄绕过燎石岗,直奔良乡而去。

郑健雄判断,这必是前来偷袭的辽军。

郑健雄猜对了,这是萧干亲自率领的一支辽军骑兵,他们企图到良乡南侧去偷袭宋军的粮仓。

郑健雄当机立断派几名亲兵快马去良乡报信,自己则带着其余亲兵朝辽军射击。

辽军遭到攻击,立即调转马头,朝郑健雄冲来。

郑健雄则急忙跑进瞭望塔内,与塔内守兵汇合。

萧干见状,改变计划,集中大队人马向瞭望塔发起猛攻。

郑健雄与塔内守兵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殉难。

等到杨可世率援军赶到燎石岗时,辽军已撤出战斗,宋军一直追到卢沟河边也没追上辽军。

杨可世想要过河追击,却遭到刘延庆的严厉训斥。

望着滔滔河水,杨可世既不甘又无可奈何。

前军将士听说郑健雄殉国,都纷纷请战,强烈要求杀过卢沟河,为郑将军报仇。

刘延庆却严令:“任何人不许擅自过河。”

其实,刘延庆对郑健雄是有感情的,他对左右说:“健雄跟随我多年,追击西夏,征剿田虎、王庆、方腊,他处处打先锋,没想到今夜他却命陨燎石岗。我跟健雄感情最好,对他的壮烈殉国,我比谁都心痛。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要理智,不要冲动。各军要严守阵地,尤其要加强河防,时刻警惕辽军再次偷袭。”

刘延庆的想法是,只要我军在卢沟河畔保持高压态势,辽军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溃,现在是比实力的时刻,也是比心理承受力的时刻,两军对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一连数日,两军隔河相望,相互对峙,谁也不敢前进,谁也不甘心后退。

萧干夜袭燎石岗,也损失了不少兵马,并没赚到多少便宜。

萧干第一次觉得,宋军的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差劲。

所以,萧干也在徘徊犹豫,他一直在计划偷袭宋军粮寨,希望以此逼迫宋军后退,但看到眼前宋军严阵以待的态势,他不敢轻举妄动。

童贯获悉郑健雄在良乡殉国,也很难过。

同时,童贯对刘延庆连续多日在卢沟河南岸与辽军对峙不主动过河作战很不满意。

因此,童贯派人给刘延庆下达了进军檄书:“大军至良乡后连日不进,是何道理可否寻求出奇制胜之法我军比敌军多出数十倍,力量对比十分占优势,望大军能勇猛前进,直达燕京城”

刘延庆接到檄书,立即在良乡召集众将开会商议。

郭药师献策说:“目前,萧干将主力摆在河北岸阻击我们,燕京城内必然空虚,我们可趁此时机,捣虚而入。我建议,选派一支轻骑兵悄悄东去,从固安渡河至安次,然后直插燕京。燕京城内汉民,若获知王师来到,必为内应,如此则燕京可得。”

刘延庆问:“这条路线你可熟悉”

郭药师说:“如走自家庭院。”

刘延庆有些迟疑:“固安、安次一带,萧干能不设防”

郭药师回答说:“从涿州东去固安八十里,从固安再往东北行进一百三十多里,方能到达安次,萧干手中兵力有限,他的防线不可能那么长。”

刘延庆又询问众将,众将都认为这是一个出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