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2)
郑居中反驳道“区区五十万银绢,对咱们大宋,算什么汉朝时给单于岁币一亿九十万,比今天多了多少倍而一旦开战,消耗军费又将会是多少倍”
王黼不耐烦道“官家已经决定了,谁又敢阻止你别到处煽风点火了,这对你没什么好处。”
郑居中怒气冲冲地说“将来有一天让大宋子民肝脑涂地的,就是你王相公恁地时,你绝难辞其咎”,然后愤愤的离开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tigt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tigt
了。
郑居中最后扔下的这两句话铿锵有力,让王黼惶惶不安,呆坐良久。
其实,从王黼内心来讲,他对联金灭辽之策也是持怀疑的态度的。
可王黼清楚的知道,赵佶想收复燕京,他要是逆了赵佶的意,他这宰相之位也就坐到头了。
而且,现在不收复燕京也不行,难道将燕京给李衍或是给女真人
郑居中离开都堂又来到隔壁的枢密院。
童贯是鼓动赵佶北伐的始作俑者,又是内定的领兵之人,他如果能说服童贯,说不定就能阻止北伐。
郑居中找到童贯,说“我刚从都堂出来,王黼已经被我骂了一顿。”
童贯不冷不热的说道“郑太宰此来不是也要骂我一顿吧”
郑居中道“谁敢骂太傅我来就是劝太傅一句,好好保住自己的头颅,别一不小心被人给砍下来。”
童贯一听这话,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郑居中仿佛没看见童贯的脸色,继续说“燕京对我大宋很重要,这我知道,可是你别忘了,那块土地对于辽国、对于女真人、对于李衍也很重要。这三家哪一个都不好相与。燕京哪是那么容易收复的”
童贯沉默不语。
他已经知道了梁山军的战力,同时也知道女真人也不好惹,至于辽国,希望昔日的大辽帝国真的已经完全没落了吧。
郑居中又道“你不要总想着建功立业,你现在可以说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你收复了青唐,又剿灭了田虎、王庆、方腊,这些足够你名垂青史了,如果你还不知足,我看,搞不好你会身败名裂。”
童贯勉强笑了笑。
他如果不同意北伐,赵佶怎么会让他复职
童贯虽然已经近七十岁了,可他的身体还很硬朗,所以他还不想退休等死。
见童贯并没有被他说动,郑居中很失望的转身离去。
走到门口外,郑居中脚步一顿,然后又回过头,看着童贯说道“女真人是些甚么人是虎狼之辈,如果你执意要同虎狼之辈打交道,那么早晚是要惹出祸端的,你信不信你身为始作俑者,将来是要负首要责任的。”
童贯依旧沉默不语。
尽管童贯已经意识到了郑居中所说的不无道理,可他还是舍不得他手中的权力。
而他童贯要保留手中的权力,就要顺赵佶的意,否则他一定会被已经下定了北伐决心的赵佶换掉。
见童贯也已经意决,郑居中非常失望的离开了枢密院。
出来以后,郑居中抬头看看那阴恻恻的天,喃喃道“大宋到底会有一个甚么样的命运”
数月之后,郑居中暴卒,追封华原郡王,谥文正。
纵观郑居中这一生,并不能算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或是一个很有建树的官员。
不过,即便是如此,郑居中的死对于北宋的意义也很重大,因为他是北宋露出亡国之态前最后一个在关键时刻敢直谏的宰辅之臣。
。
第四百五十四章哭师求订阅
“和诜传回来消息说,燕京混乱不堪,燕民人心惶惶,燕京汉民都渴望回归我大宋的怀抱,所以,只要大军北上压境,燕京百姓定会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收复燕京故地就在今朝朕决定,由童太师挂帅,大军北上巡边”
北伐收复燕京一事终于定下。
王黼随后也表态说:“太师尽管率军北行,各项军需,某愿尽死力相助”
轮到童贯,道:“微臣必将竭尽全力为官家收复燕京”
出征会议开完,其他人都散去了之后,王黼突然对赵佶道:“如今天下精兵尽归童太师节制,似有不妥。”
王黼的话,让赵佶警惕之心立生
赵佶嘴上没说什么,只是在心里非常感谢王黼的提醒。
沉吟了一会之后,赵佶道:“朕对童太师是很放心的,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童太师毕竟已六十八岁高龄,确实应该给他安排一个助手,嗯你看谁比较合适”
王黼其实早就想好了人选,道:“在微臣看来,蔡节度担任宣抚副使最合适。”王黼知道,蔡攸是赵佶最信任的人,所以顺赵佶之意推荐蔡攸。
深入揣摩赵佶的心里,并及时提出建议,这是王黼能快速得到提升的秘诀之一。
赵佶与蔡攸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好友,能一起嫖能一起干坏事的好友,私下里二人时常不拘君臣之礼。
二人好到了甚么程度
好到,赵佶时不常的就在宫中开设曲宴招待蔡攸也包括王黼和李邦彦。
所谓曲宴,就是皇上举行的私人宴会,是皇上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这不是赵佶的创举,应该算是北宋皇宫里的一种传统,参加者一般都是皇室成员和近臣密僚,他们常在酒席上赋诗、赏花、演戏、歌舞等等。
就连蔡攸的妻子宋氏,进出皇宫,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很是随便。
王黼提议让蔡攸去给童贯担任副手,替他看着童贯,正中赵佶的心思。
于是,赵佶下诏书任命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为河东、河北宣抚副使。
蔡攸从未担任过军职,因此对于此次任命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
蔡攸来到崇政殿,对赵佶说:“臣去河北边防,不知该如何行使职务,还需官家明示。”
赵佶道:“童贯年老昏耄,行为时有乖谬,真相常常隐匿不闻,一旦边事有变,朝廷害莫大焉。卿是朕所依靠之臣,无人能比,所以,卿名义上为副宣抚使,实际上可行监军之职,但军旅之事,卿不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