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逐鹿传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2)

目录

战后一统计,此战杀敌七千多,俘虏了四千多,只有不到一千人逃了出去,首将耶律马哥被陈丽卿射杀又被数千战马践踏连尸首都找不到了。

战争就是杀伤敌军有效战力。

尤其是在如今的辽军一共也没有多少能战的军队的情况下。

所以,此战无疑是大获全胜。

对于此战,所有人都感慨万千,包括总指挥刘锜。

当初,吴玠不在朔州城下设伏,不在神头设伏,而偏偏在石碣谷设伏,所有人都反对,包括刘锜和韩世忠。

不过后来吴玠说服了刘锜,再加上吴玠暂时节制诸军,刘锜才带人来石碣谷设伏的。

不曾想,还真被吴玠给算中了。

刘锜心想:“这吴玠还真厉害,还有韩世忠、岳飞、王彦、张宪,都很有一套,我得努力了,要不然就得让他们甩得没影了。”

刘锜带人回到朔州城时,韩世忠已经带着本部攻打辽西京去了,并让吴玠转告卢俊义:“步军行军慢,我先走一步,卢将军请尽快跟上来。”

卢俊义让铁浮屠简单的休整一下,又从俘虏的战马中挑一些好的补充一下战损,然后就追韩世忠去了。

跟铁浮屠一块走的,还有娘子军。

陈丽卿见这边没甚么大仗可以打了,就跟吴玠说:“这边不需要这么多马军,打寰州,有杜将军他们足够用了,辽西京才是目前最关键的所在,我们解烦军也去辽西京吧”

打下朔州城并不意味着朔州的战斗就结束了,因为朔州治下还有四座县城,另外朔州境内还有不少堡寨,这些全都得一一清除掉,然后重新布防,可即便是这样,吴玠也不想留陈丽卿这个烫手的山芋,因此,吴玠二话不说,就同意娘子军跟铁浮屠一块去辽西京了。

等铁浮屠和娘子军离开,刘锜就找上吴玠,商量:“我想趁此大胜之势去攻打寰州城,吴兄意下如何”

寰州城的战略位置也很重要,而且如果将寰州城也控制在梁山军的手中,朔、寰、应三州就能连到一起,整个云地西南一片就全都是李衍的了,并且朔、寰、应三州还可以遥相呼应,梁山军的战略回旋余地就会变大很多。

再者说,刘锜接到的任务就是攻占寰州,如今朔州大势已定,刘锜自然是要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吴玠道:“让杜将军跟你一块去吧。”

燕云之地盛产战马和骑兵,因此,想武装出一支骑兵来,并不困难。

而与骑兵对战,己方如果没有骑兵,就会出现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的尴尬局面。

所以,尽管三千马军看着不多,但却是攻城掠地必不可少的。

其实,就算吴玠不主动提出来,刘锜也会跟吴玠讨要拐子左军。

如今吴玠主动提出来让杜壆跟刘锜走,大家脸上都好看,刘锜也顺势谢道:“那小弟就谢谢吴兄了。”

不过

也不知是刘锜的运气太好,还是刘锜的运气太不好,等刘锜的大军开赴到寰州城下,寰州城的大门竟然自己开了

原来,寰州城中的汉民听闻梁山军要来攻打寰州城,私底下串联了一番,然后在一个叫“徐云”的汉官的带领下,将寰州城中的契丹人杀得七七,尤其是姓耶律的,几乎是屠戮得一干二净,之后将寰州城献给了梁山军。

面对这种情况,刘锜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一面赶紧接管寰州城,一面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去太原城向李衍请示怎么处理寰州城的事

吴玠所取得的大捷让李衍非常高兴打下了朔州城,还歼灭了辽国一万多骑兵、五六千步兵,这种能影响全局胜负的大捷,李衍实在是没有理由不高兴。

不过,李衍只高兴了一天,就开始愁眉不展,“寰州城的事,该怎么处理”

第四百二十四章众族之王为好友“你笑我笑”加更12

一个民族可以用刀剑或者用弓矢打败另一个民族,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却绝非刀枪剑矢就能做到的,尤其对方还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强大民族。

所以,不能靠杀戮征服契丹这个民族,除非能将他们杀得一个不剩。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将他们杀得一干二净好了。

说这话的人可能不懂,屠戮能威慑一时,却不能威慑一世。

就像大蒙古国,它屠戮了四分之一个世界,可它却连一个民族都没有彻底征服,仅仅五十三年就解体了,只经历了两代帝王。

大蒙古国和蒙古帝国不同,铁木真被推举为大可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铁木真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均出自“黄金家族”,又同奉大蒙古国为宗主,这个时期是大蒙古国时期,等到蒙哥死了以后,四大汗国都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与元朝之间互不统属,并且战争不断,那时候大蒙古国就已经解体不存在了,所以,大蒙古国只存在了五十三年,经历了铁木真和蒙哥两代帝王。

而且,大蒙古国存在的时候,内部战乱不断,叛乱几乎就没有停止过,铁木真和蒙哥一直到死都在征战和平乱,几乎没怎么休息过。

相比较而言,大英帝国打抚相结合的做法就要好得多,存在的时间长得多,内部稳定得多,地盘也大得多,并且很多它所征服的国家和民族一直记得它的“绅士”,比如印度。

当然,大蒙古国有诸多不如大英帝国的地方,也不光是因为大蒙古国是靠杀戮威慑其他民族,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存在,比如,它境内地形复杂,交通落后,民族众多,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语言、文化传统各异,因此它根本不可能实现完全统一,从它诞生的时候,就无法避免瓦解崩溃的命运。

总而言之吧,李衍并不想以屠戮来对待契丹这个民族,包括女真族、蒙古族以及将来他所征服的其他民族。

因此,李衍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徐云等寰州城的汉人将契丹人屠杀一空一事。

李衍将许贯忠、乐和、赵鼎等参谋文臣招来,然后将刘锜送来的密信给许贯忠等人传阅。

等所有人都看完,王庶抢先道:“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朔州、寰州、应州连成了一片,咱们梁山军在云地站住脚了,接下来只要能攻打下辽西京,云地半数之地就是大都督您的了,然后大都督您就可以大举进入云地,之后夺下蔚、武、新、妫四州,将山后八州全都纳入怀中,之后兵发儒州”

虽然王庶所说的,并不是李衍想听的,可李衍还是让王庶将他的长篇大论说完。

等王庶将他的全盘战略说完,李衍夸赞道:“子尚用心了,此大方针可行性非常高,回头你写个折子给我,我仔细看看。”

这个时代还没有凑折,嗯应该说,一直到顺治时期,都没有奏折,奏折是顺治首创,康熙将之完善推行,现在的“奏折”,叫“疏”,也叫“奏章”,李衍与手下文臣武将之间交流当然不能用疏和奏章,毕竟李衍还没登基,所以,李衍就将奏折提前弄了出来,简称折子,反正也没有人知道奏折和折子是甚么意思,谁知道他李衍逾越,再说了,就是有人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谁敢管他李大都督”

被李衍当众夸奖,王庶很高兴,拜道:“是。”

李衍道:“子尚的军策很全面,我研究一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