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2/2)
王庶则反对道:“这么干,太激进了,咱们虽然有十四万大军,但这么一分军,可就得有一大半军队各自为战了,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而且,万一哪一路进展的不顺利,留下一两座城池或是一两支辽军,咱们的后路可能就会被辽军切断,届时就有可能酿成大溃败。”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打仗,粮草是最重要的保障,汉武帝远征匈奴,几万骑兵就需要几十万人提供后勤就是很好的说明。
如今这个时候,生产力底下、交通运输手段落后,如果不攻下城池,那么就更难保障后勤了,这是打仗不能绕过城池的最重要原因。
另外,绕过驻有重兵的城池,就等于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这样就不能全力向前进攻,因为后方往往有军队最薄弱的交通运输线因为后方的粮道被断被洗劫,最终导致军队惨败的事,可是数不胜数。
再有,打仗打的不仅是装备,训练,规模,还有士气,如果两线作战腹背受敌,是最容易引起部队心理溃散的,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军队战斗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战争决策者是不敢轻易把自己的后方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也就是说,王庶反对得有理有据。
但话又说回来,战争是个动态问题,在战争中城池攻与不攻,绕与不饶,锁与不锁,跟当时的战场形势、作战目标、自身实力、后勤保障都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说到底,现在是考验李衍这个统帅的决策能力的时候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正面对决求订阅
所谓的辽西京,其实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
辽太宗时,石敬瑭割云州与辽国,升为节度使州,成为辽国重要的军事重镇。
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名大同。
辽西京就在宋国河东路的正上方。
而河东路第一要城就是太原城。
不过,为了赶时间,吴玠、岳飞等人并没有在太原城停留,而是双双直接就越过太原城,吴玠走忻州前往陈家谷,准备攻取朔州,而岳飞走代州,准备过雁门关进入雁北平原,然后攻取应州。
吴玠一路暂且不提,先只说岳飞这一路。
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里。自东胜弃而平、雁剥肤、河套失而偏、老震邻矣太原建为重镇,州尤为唇齿要地。
代州与太原唇齿相依,作为锁钥之重,依托雁门关,使太原的防守更加稳固。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又云:天下九塞,勾注其一。
所以,雁门关最早的名称又叫“勾注”。
雁门关得名于山海经w:“雁门,飞雁出于其门。”勾注山群峰海拔一千九虚的,史文恭不仅暗自摇头,“到底还是年轻啊。”,等岳飞说完,史文恭才道:“汉人能否收复云州,子孙后代能否安居乐业,全看咱们的了。另外,在这无遮无挡的平原之上,步军怎么都不可能跑过马军,所以,只有胜了,你们才能活,败了,你们十死无生,将这些话也转告给将士们。”
待岳飞和史文恭吩咐完,牛皋、王贵、鄂全忠下去布阵去了,准备跟辽军决一死战
那章得晚一点,建议明天早上看。
第四百一十三章大捷上请订阅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金人第一次入侵东京汴京,宇文虚中殚精竭虑,出谋划策,亲入金营与金酋周旋,最终金军退走。
事后,宋国言官弹劾宇文虚中议和误国,他被贬放青州,又改韶州。
建炎二年,赵构寻求出使金国使者,宇文虚中毅然应诏使金,后被软禁。
转年,由于宋金之间的关系略有松动,金人放宋使回江南,宇文虚中言道:“二帝未归,我岂能归”,然后独留虎狼之国。
由于宇文虚中仪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爱其才艺,“加以官爵,即受之”,使得后来的宋使洪皓等人很鄙视他。
实际上宇文虚中心中怀有更大的抱负,忍辱负重,以成将来大事他在金国,每每派人持密信告以金国虚实,金人每次南侵,他都想方设法予以阻劝,真正是身在金营心在宋。
可恨的是,秦桧奸邪,为报答金兀术在宋金和议中要宋朝保证不能轻易废掉宰相,他便把宇文虚中为宋国内探的实情告予金国,更有甚者,秦桧为金人出谋,尽迁宇文虚中家属于金国。
宇文虚中得讯,密奏赵构说,若金人索取我家属,请告知他们我的家属早已在靖康乱中失散。
不料,赵构不仅不保护这个功臣,反而亲自下诏派中使前往时在闽中的宇文虚中一家,一个不留,全部派人监视着送往金国。
被赵构、秦桧出卖的宇文虚中被金人杀害,全家百余口也遭屠戮。
金史w称宇文虚中因恃才轻肆被女真贵族以文字案致死,宋史w也大概如是说,估计皆是陋儒文人认为宇文虚中政治“失节”,才一致对他没好感。
直到清朝,清人袁枚在随园随笔w摘选散佚的宋人施德操笔记时,发现有这样一条惊人的记载:“绍兴十五年,谋挟渊圣南归,为人告变。虚中急发兵直至金主帐下,金主几不能脱,事不成而诛。”,盖世胆魄,是在可歌可泣
宇文虚中在金国当国师时,给使金的杨安一封“矾书”,让他把情报传回南宋。
所谓“矾书”,就是指用明矾水写的书信,这种书信笔迹一干就变成了一张白纸,得重新沾水才能现出字来,算是一种古老的密信吧。
宇文虚中怕矾书被人识破,所以书信内容乍看只是一部佛经和经后的“跋语”而已,其实秘密全都藏在那跋语里。
在跋语中这样写道:
“石头双林,虽未出世,气象已咄咄逼人当坚其心,有进无退,众魔将降,吾道自胜。”
所谓“石头”是指耶律大石;“双林”是指两位林牙,也即耶律大石林牙和耶律佛顶林牙;“魔将”是指女真人;“吾道”是指南宋朝。这段话看上去都是些神神鬼鬼的妄语,真实含义却是说最近耶律大石和耶律佛顶的势力变得极为庞大,如果能够与之联络,请他大举进攻金国,咱们宋国就有收复中原的希望。
宇文虚中希望杨安把这份跋书传递给张浚,再由张浚奏报给赵构。
那时,耶律大石已经建立西辽,手下精兵强将无数,并准备派七万骑兵杀回来,而耶律佛顶也在可敦城聚有几万骑兵,如果能与他们取得联系,夹击金国,南宋则有很大的可能性收服长江以北的旧土。
耶律大石就不说了,那是能称霸中亚的顶级俊才,这耶律佛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少现在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跟耶律大石齐名,并称“双林”。
而此次带兵来阻挡岳飞和史文恭等人的,就是西南招讨使耶律佛顶。
得知宋军出雁门关来攻打西京,辽人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该派使者质问宋军,有人认为辽国完了该投降宋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