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2/2)
“这大门加持的灵纹好强,而且我还感受到天地玄机变化蕴含其中。”赵石在心里无比惊叹的说道。
“这暗藏的丝丝天地玄机变化你都能感受得到,看来你对于天地法则又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魑魔夸赞的说了起来。
“我能参悟出灵法丈身瞬移。这可多亏了魑魔大哥的点悟。”赵石赶紧的说了一句。
“我也就是从旁指点了一下,主要还是靠你自己,果然有过悟道经历的就是不一样,对于天地法则玄机的领悟极其的敏锐。”魑魔对着赵石说道。
“魑魔大哥你看,那灵纹阵之中丝丝流淌着的红色液体到底是什么”赵石这时候注意到了灵纹阵里的红色液体,好奇的问了起来。
“应该是精血。”魑魔答道。
“精血”赵石小小的吃了一惊,然后不解的问道:“那这精血到底有何用处”
“相当于是打开这大门的钥匙。”魑魔淡淡的说着,然后补充了一句,“像这类的灵纹阵还有一个俗称,叫做饮血阵。顾名思义就是要饮血才能运转,打开也要用到精血。”
“这可真够邪恶的,估计要不少的精血吧。”赵石眉头一皱,说了起来。
“算不上什么邪恶,精血乃是人的精华所在,能和天地进行沟通,感应到冥冥之中的天地法则之力。如果精血足够的多,足够的纯,就可以通过献祭之法,嫁接获得一丝法则之力。”魑魔给赵石解释了一下精血的用处。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这灵纹阵就是通过献祭精血,从而获得了一丝法则之力。”这下赵石总算是明白了。“那这献祭之法应该算得上是旁门左道吧”
“可以这么说,不过这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捷径之法,很多修士起初都是靠献祭精血来沟通天地。感应天地玄机变化,从而参悟天地法则之力。”魑魔说道。
由于献祭精血可以感应天地,参悟法则之力,所以赵石自然是非常的感兴趣,于是他问起了魑魔:“那这献祭精血之法魑魔大哥可有”
“肯定有了,想当年我魔婴后期的时候。修为已经很难有所提升,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尝试悟道,把能想到的办法都尝试了遍,最后我通过献祭精血之法终于是如愿以偿的悟出了饿鬼道。”魑魔回想起了当年,颇有感概的说了起来。
“等你灵婴中后期之后,若是迟迟不能悟道,我可以教你献祭之法。”魑魔说道。
“多谢魑魔大哥,魑魔大哥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好了,我不会全指望它的,实在是无计可施了才会用这个方法。”赵石自然是听出了魑魔的话中之意。
“那就好,献祭之法说到底不是正统之法,并且每次献祭都要大量的精血,用自己的精血一次两次倒还吃得消,但是次数多了肯定是得不偿失,绝对行不通,所以只能用妖兽或者其他修士的精血,但是如果用妖兽和其他修士的精血的话也有不少的问题和麻烦,总之能不用献祭之法就不用献祭之法。”
魑魔说到这就没继续展开了。可是赵石听的真过瘾,魑魔不说了他可受不了,于是赶紧对着魑魔央求道:“有什么问题和麻烦呢魑魔大哥你就说完吧”
魑魔一看赵石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没有办法只能是继续说了起来:“如果用其他修士的精血来献祭,一来这有违天理,时间长了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还会降下因果报应;二来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精血,所以在沟通天地,感应天地玄机变化,参悟天地法则之力的时候都会存在着一层无形的隔膜,这样就平添了不小的困难。”
“那如果用妖兽的精血呢”还没等魑魔说完,赵石立马迫不及待的问道。
一道升仙暂时停更,预计恢复更新时间在五月的样子,在这期间吃馍要专心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不住了诸位,多多包涵我们五月不见不散
第五百零二章天澜秘境三十三六道盘古
四月没有更新,感谢四月诸多读者对吃馍的支持,五月吃馍还要继续努力,但是偶尔会更新的,再次对不住大家了,毕竟这本小说几乎没钱可赚,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多在几棵树上试试。
“至于用妖兽的精血献祭,问题就更多了。妖兽灵智都很低下,九级妖兽都没开启灵智,化形期的妖兽才相当于是七八岁孩童的灵智,灵智越低就越难沟通天地,感悟天地玄机变化,自然就更不可能参悟出天地法则之力了。”
醍窍期的妖兽有了成人一般的灵智,但是修为堪比灵虚中后期的修士,并且实力肯定要比一般的灵虚期修士高不少,所以试问哪能搞得到他们的精血。如果碰到醍窍期的妖兽,就连灵虚期的修士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但是他们却有打灵虚期修士主意的实力。”魑魔说这番话的时候显得很是无奈,并且有着丝丝的恐惧在里面。
赵石听到最后一句话心里一凛,就连灵虚期的修士都惧怕醍窍期的妖兽,这是多么恐怖的存在。“哎果然因果循环是不变的真理,处处都存在着平衡和制约,以前我还以为我们修士一直凌驾于妖兽之上,现在才知道并非如此。”
“你刚才所说的就是整个天地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循环和生生不息玄机,若是能把这个玄机彻底的参悟透,悟出天乘道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魑魔轻声的说道。
“天乘道”赵石听到天乘道,眼睛一亮,激动的说了一遍。
“哎”看到赵石如此的雀跃。不知为何魑魔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魑魔大哥你为何无缘无故的叹气”赵石纳闷的问了起来,在他认为应该兴奋才对。
“那是你对天乘道一无所知,不知道它的难。所以才会一提到天乘道就如此的兴奋不已,天乘道可完全不同于剩下的五道。据传言从古至今也只有寥寥数人参悟出了天乘道,其中大半是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