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2/2)
张正江听着李如海和刘尚的声音张正江越发有底气,挺直了腰板,原本来的时候,世子李义璋告诉他给韩通文添点麻烦,原本还发愁怎么半,但是现在大唐烽烟四起,按照大唐惯例,一旦战争爆发大唐内所有的物资一切都优先供给军队,张正江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明目张胆的捐给了边军,而且李如海也根本不敢阻拦。
张正江也是聪明人,他不是不知道如果捐赠了这一批物资会有很多难民饿死,但是他更知道皇帝现在为了应对三面危机一筹莫展,将这批物资捐献虽然不能解决大问题,但是也能解了燃眉之急,所以就算做的不太妥当皇帝也不会怪罪,或许最后还会有奖赏,三品官是所有官员的是一个坎,他成为正四品已经数年,或许可以跨过这个坎。
莫说没有触犯大唐律法,即便触犯了打探律法,巡查使这样级别的官差如果没有特殊授命也应该交由三司审断,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韩通文如果真的杀了他那才真的是惹上大麻烦了。
韩通文瞪了李如海一眼,虽然知道他也是迫于无奈,但是也不愿意原谅他。
“张巡查使,走,跟我走一趟吧”
刘尚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杀张正江,那一切都好说,刘创可是在韩通文身上下了重注,如果因为这十万贯的物资得罪皇帝,那才是得不偿失,而且这一次刘创也有新的决策,这一次就是想看看韩通文如何处理这件事然后来决定将来把韩通文放在什么样的地位,如果青崖书院韩通文的表现让刘创觉得韩通文值得投下重注,那么现在用一位吏部侍郎和皇帝亲自封的巡查使来考验韩通文究竟值得他投资多大,如果杀了巡查使,所有的投资都会打了水漂。
张正江虽然竭力反抗,但他哪里是已经是武将修为的韩通文的对手,一路如同死狗一样被拖着,旁边的侍卫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一直拽到了幽州内北庭难民的聚集地,穿街过巷让他一个朝廷四品大员颜面尽失
张铁铮将幽州特意划出了一块很大的地方来收留北庭难民,靠着韩通文的救济维持着生活。此时的难民营内死气沉沉,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每个人都在等死,雪患未停,战争又起,年轻力壮的跟着已经变成了强盗,剩下的这些妇孺看不到曙光,看不到生的希望。
韩通文看到了一个角落里都是一些抱着孩子的女人,不时的会有几个人进去挑拣一番,扔下一些钱财,然后带着这些孩子离开。看到这里韩通文更加按捺不住,他不能去责怪那些母亲,天下没有那个母亲希望变卖他们的孩子,如果跟着她们只会母子全部饿死,他也不能去责怪那些买下这些孩子的人,毕竟他们也给了这些人一些生存的希望。
当韩通文拖着巡查使走进难民营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视,但也只是注视而已,活着的事已经跟他们无关了。
“诸位北庭的父老乡亲,你们可认得此人”韩通文将张正江一把仍在地上
张正江这些北庭难民怎么会不认识,就是他带着士卒拆了施粥棚,将他们赶了出来,并且将粮食统统拉走的。
“是这个狗官打,打死他”
难民营暴动起来,李如海和那些士卒准备上去组织,但是刚迈出一步便被一股强大的气场推倒。
韩通文长剑在手,一刀划在地上,可怕的斩击将地面上划出了一道沟
“今日谁若过了这条线,谁就得死
”韩通文提剑站在这条线之前,从乔松受伤的那一刻起,韩通文就准备将自己暴戾的一面释放出来,如今将乔松送走他也不必在收敛什么,如果不让这些难民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想说服他们根本不会有人听的。
“兄弟们不用怕,我不信他敢跟我们这么多人作对”士卒群中有人喊道
话音刚落,一道银色的亮光闪过,那人喉咙处插着韩通文的剑。
韩通文内力外放,身上的气势让所有人都心生畏惧,刘尚也不知道原来温文尔雅的韩通文有这么霸道强硬的一面。
“诸位且听我一言”在内力的推动下韩通文的声音响彻难民地。
第一百三十四章安抚难民
兄弟们不用怕,我不信他敢跟我们这么多人作对”士卒群中有人喊道
一道银色的亮光闪过,那人喉咙处插着韩通文的刀。
韩通文身上的气势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刘尚也不知道原来温文尔雅的韩通文有这么霸道强硬的一面。
“诸位且听我一言”在内力的推动下韩通文的声音响彻难民地。
拉出了快要被打死的张正江,韩通文对着难民们说道“这狗官不顾你们的生死,借着战争的名义将所有的物资捐献给了军队,但诸位请放心,我韩通文在这里保证,三日之内绝对将所有粮食都给你们索要回来”
“我们凭什么要相信你”难民之中也有不乏有见识的人。
“口说无凭”
韩通文也不多言,手起刀落,张正江的头颅飞起,鲜血洒了一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干脆果断的韩通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皇帝亲自任命的巡查使,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李如海,这是我最后一遍告诉你,我所要回来这批粮食后,谁若在敢用作他用,你也是这个下场”韩通文眉宇之间带着杀气,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李如海算是一个迂腐的人,之所以容忍张正江是因为张正江并没有触犯大唐律法,而且战争期间所有物资优先供给大军也是大唐的一贯惯例,但是韩通文就不一样了,他这一刀下去这是在公然挑衅皇帝。
韩通文取出一方金色的令牌扔给了李如海,令牌正面是一只狰狞的蟒龙盘踞,李如海翻过来一看,一个龙飞凤舞的“安”字
在大唐认识这面金牌的人不算多,但认识的人无一例外全是大唐最上层的人物,这个“安”字代表的什么意义他们更清楚。
李如海偶然得知了这面令牌,这面令牌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青崖书院山长,当世大文宗李安李安本人在士林极具威望,掌握着青崖书院,是士林的领导者之一,但这面令牌象征着李安的另一个身份,大唐安王,当今陛下的亲叔叔,皇族辈分最老的的成员,也是真正的皇帝之下第一王,先帝驾崩前特许,上可打昏君,下可杀奸佞,有安王令牌,如安亲至。
“张正江我可杀得”韩通文问道
“杀得”李如海冷汗直流,莫说张正江只是泽王府里的一个棋子,就算是泽王亲自到了也不敢如何。
“杀的好”难民中传出了一阵阵的呼喊
“请在稍等三两日,我这就前往军营所要那批物资,若是要不回来,我韩通文就算倾家荡产也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有了刚才的斩杀张正江,此时的韩通文说话才更有新服力。
“好,我们相信你”
“大家不能相信他,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有人呼喊道“想想我们这些人受的罪,想想我们哪些冻死饿死的亲朋好友,想想那些原本能活下来却死在这群见死不救的狗官手里”人群中传来哭声和喝骂声
那中年又准备开口煽动民心,韩通文抬手一剑直接斩掉了他的头颅,难民营中一片哗然。
“诸位北庭的父老,我明白你们的苦难,数月未能饱食,背井离乡,饥儿号寒,老父僵死,我深知你们失去至亲的痛苦,我明白,我都明白,因为我和你们有过同样的噩梦一样的人处境,那时候我才十三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