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2)
难解难分韩通文不明白这难解难分是什么意思,温胖子就是一个臭棋篓子,满棋盘都是史黑脸的白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个难解难分法。
待韩通文走后温胖子一只手拂乱了棋盘“老黑,你说你这样行吗”
“怎么不行,你觉得我会随便找个人就去替我上课这小子就像是个金矿,你挖一点他就露一点,挖一点就露一点,不逼他不行”
“确实是根好苗子,将来老李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百年之后这小子或许真的可以接替我们”
“所以啊,伤仲永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发生在他身上,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如就压榨他”史黑脸笑的非常阴险
“老不修,半只脚进棺材的人来还算计人家一个小伙子”
“放屁,你没参与老吴没参与,还是老谢没参与”
韩通文感觉莫名其妙,自己十四岁而已,从来没想过来了青崖书院会被当做先生来用,青崖书院对招收先生非常严格,非名儒硕士真正的学问人不收。新生甲班约有四十余人,音律可其实就和前世的选修课程一样,大唐的士子不是后世明清时代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孔乙己,大唐士子非常开放诗书礼仪乐几乎都会选择一两门去学习。
韩通文倒也知道一些中国传统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非常的不同,西方的传统音乐是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音乐,而他娘的中国的古典音乐可以追朔到三千年前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而同时代欧洲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是思想体系形成的一定高度的产物,自刀耕火种开始中国人的思想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直到近代方才没落,但韩通文一直认为汉民族是最优秀的种族。
走进教室的时候,已经坐满了学生都在等着史中远,史中远在大唐名声非常高,能跟着他学习将来也就能说是师出名门了,不少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而来,至于学什么倒是次要,真正想学乐曲的人倒是也有。
韩通文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走上讲台,前世今生这应该是最大的场面了吧,所有学子都疑惑的看着他站在应该是史中远坐的地方。
“诸位不好意思,今天史先生让我来代替他上这一节课”韩通文说话有些中气不足
第四十一章韩通文的音律观
下面瞬间炸开了锅
“兄台你在开玩笑吗你能替得了史先生”一学子哈哈大笑
“请不要耽误我们上课”
“出去吧,别再这里丢人”因为他们都是学子,所以说的言辞倒是并不算激烈,但足以表示他们的愤慨了,换成后世那就该是骂娘了,指不定什么拖鞋臭鸡蛋菜叶子什么的。
韩通文依旧一副笑嘻嘻的面容,拍拍桌子“今天确实是史先生让我来替他上课,我也是学子,怎么敢在这方面弄虚作假,所以不想上课的可以现在出去,我不会跟史先生说的”
下面有些人皱着眉头,确实没人敢开这样的玩笑,除非他想被开除,而且现在已经上课了,从未迟到过的史先生并没有来,这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难道真的是这样也有人不满意,自视甚高,一个同样是学子的人给自己上课,不屑为之,一摆衣袖冷哼一声离去,不少人跟着他离开,教室只剩下了二十人左右,走了整整一半,而留下的人也有大部分是在看笑话,权当调剂一下枯燥的学院生活。
“谢谢你们留下来听我讲课,其实史先生让我来上课我本是不愿意的,但耐不过史先生黑脸,虽然他的脸确实挺黑”
韩通文一句话惹得教室的人哈哈大笑,还没人敢开史黑脸的玩笑。
“今天我来讲解一些我所知道的关于音律的知识,若是诸位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虽然不敢保证能够像史先生那样完全解答,但我也会尽力的”
“首先我们从音律的发展历史来讲讲,请问什么是音律”
“声音的汇聚”
“宫、商、角、徵、羽”
总之回答的五花八门
韩通文道“音律很简单其实就是节奏。行走,脉搏,说话声调的高低其实都是音律。”
“那放屁也算是音律了”有学子哈哈大笑道
“当然算,这位仁兄你也可以用屁来演奏一曲,不过我觉得听起来不怎么样,倒是闻起来挺恶心的”韩通文幽默的化解了学子的刁难
“音律的出现非常早,人类最早的活动是什么”
在座的自然不知道,他们可没学过自然,没学过社会韩通文有几千年的学识做底蕴自然知道,就连躲在窗户角下偷听的史黑脸也在思考,屁股后面站着一群从教室不听课出来的学子,老子好不容易匡来韩小子,你们竟然不给面子不给面子那就也别走了,站着吧
“最早的活动其实非常简单,劳动和生孩子”
下面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诸位如果不相信可以把生活中的东西一样样的去掉,留下最需要的,你或许可以发现点什么”
一阵沉默之后,史黑脸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劳动和生殖中,随同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就孕育了音乐。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在周和秦,周朝设立有大司乐,秦朝也有乐府,收集各国音乐歌曲,咱们大唐倒是也有教坊司,只不过像青楼妓院多过像管理乐曲的地方。”
下面的学子也有些达官显贵家里的,自然知道教坊司,犯官的家属女儿放到教坊司,美其名曰为其他贵族演奏歌舞乐曲赎罪,实则干的青楼的勾当,听到韩通文这么讽刺教坊司不由的乐的直笑,因为在大唐没人敢这么说,慢慢竟然忘记了韩通文是个学子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