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2/2)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被李悠这么一引,饱读诗书的戚继光也忍不住放声长歌,唱起北宋沈括所做的来,这是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时,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后所做。
听到这首歌,李悠心中忽然冒起一个有趣的念头,这首的作者沈括好像和戚继光一样怕老婆啊。
“好”歌声暂歇,军营之中想起雷鸣一般的叫好声,今日虽然无酒,但胜利的喜悦和激昂的军歌足以让人迷醉。
“将军和李教头的这两首歌唱得好。”吴惟忠夸赞完之后咂咂舌,略有遗憾的说道,“只是这些歌儿好像说的都是北边的事情,就没有说倭寇的歌儿么”
“这恐怕要戚将军现做一首了。”李悠笑着说道,他倒是记得许多有关日本侵略者的军歌,可无论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还是“太行山上”用到此处似乎都不合适。
“好,戚某就为你们做一首。”戚继光也是文武双全之人,在后世他的、、广为传颂,做一首军歌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难事,起身绕了几个圈子,戚继光就将军歌拿来出来。
“戚某所做的这首歌同沈知州的一样唤作,尔等且慢慢听来。”说罢戚继光再次高盛吟唱起来,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些为戚家军合身而做的句子让大营之中的所有士兵感如身受,每一句歌词都说到了他们心底里;所以没花费多大工夫,戚家军的士兵们就将戚继光新作的这首背的滚瓜烂熟,齐声合唱起来。
是夜,皓月当空,大胜之后的戚家军在大营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吟唱着这首让他们血脉贲张的,士气顿时为之高涨起来。
这首歌似乎比原历史中早出现了一年啊,看来随着我的到来历史再次发生了微小的偏转,可若仅仅是这点改变的话,我总是有些不甘心啊。
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似乎到了告辞的时候,可李悠却不愿意就这样离开,他开始细细琢磨起来,临走之前要送戚继光一样什么礼物才好。u
第221章张居正
随着最后一波倭寇被击溃,台州暂时恢复了宁静,而胡宗宪告捷的奏折已经用八百里飞骑送往京师,接下来戚继光该连升三级获得他应有的奖励,而戚家军也将随着这一战扬名天下;日后戚继光还将率领他的戚家军远征福建、兴化、仙游,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些胆敢冒犯大明疆土的倭寇击溃,直到达成他昔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理想。
只是这些和李悠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台州之战结束,他的任务也顺利完成,现在到了该返回的时候了,但是在临行前他还有些事情想和戚继光说一说。
“文阳,你这就要走了么”这半年多来,李悠和戚家军一起训练、作战,戚继光在潜意识里已经把他当成了戚家军的一员,若不是李悠阻止,他还想在请功的奏折里写上李悠的名字,让他能有个好前程;现在听闻他要离开,戚继光大为惊讶。
“是啊,晚生离家日久,现在台州的倭寇已经被戚将军荡平,也是该回家了。”李悠含糊的说道。
“文阳怕是要参加乡试了吧以文阳的文采,今科必能高中。”李悠没有多说,戚继光就已经为他找到了理由,“既然如此,戚某就不再阻拦了,愿文阳今科高中解元;来日若是到了南直隶,必会登门拜访。”
科举对于大明的文人来说,是莫大的事情,既然戚继光这样猜测,也省了自己再找理由解释,不过他想在南直隶找到自己恐怕没什么指望了,担心戚继光浪费时间,李悠说道,“勿用如此,来日若是文阳中了进士,自会前来拜访戚将军。”
“如此甚好,来日文阳的成就未必在阳明先生之下。”纵观大明开国至今,文武双全的官员不知凡几,尤其以新建伯王守仁最受崇敬,戚继光这话虽然略显夸张,但也是对李悠的良好祝福,也寄托了他对李悠的期盼。
“这半年来多有叨扰戚将军,文阳心中甚觉不安,故而有一份礼物想要送给戚将军。”李悠赶紧岔开话题,免得说多了出错。
“文阳何必如此客套你到我军中来教习士兵箭术,戚某感激还来不及,又何来的叨扰”戚继光面露不悦,显然认为李悠赠送礼物是见外了。
“这样东西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戚将军不妨看了再说。”李悠命人太紧了一个大箱子,然后打开,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木球,上面用白漆刷了一遍,然后涂上了各种颜色以及许多七扭八拐的线条,戚继光不算见识浅薄,但他也没认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文阳,此乃何物戚某倒是从未见过。”看着李悠将这个大球搬出来安放妥当,戚